1995年6月, 珠海机场建成通航, 标志着珠海市进入航空时代。珠海机场位于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 东邻香港、澳门, 北接中山, 西连江门、阳江、茂名, 距离珠海市区和澳门约35公里, 距离中山、江门市区约75公里, 距离阳江、茂名约250公里。珠海机场按照ICAO 4E级标准规划设计和建设, 设计年飞机起降10万架次, 年旅客吞吐量1 200万人次, 年货邮吞吐量60万吨。珠海机场建成通航以来, 在航线网络、客货流量、机场商业、交通接驳、硬件设施、安全服务等诸多方面实现了较大发展。经过多年建设, 珠海市已经具备一定的临空经济发展基础, 但在空港服务设施、航空物流园区、航空产业集聚、高端生活配套等多个方面发展滞后, 商务、金融、娱乐等现代航空城综合功能仍然十分薄弱。
 

 
2019年1月22日, 珠海市第九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要“尽快完成机场升级改造, 统筹好机场建设、航展中心提升、航空产业园发展, 加快推进机场改扩建和航空物流园建设”。自“粤港澳大湾区”概念成为公共话题以来, 湾区各城市发展迎来新的机遇。然而, 与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城市相比, 珠海市的临空经济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如何发挥机场的战略资源优势, 合理谋划临空经济发展, 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空港交通枢纽和国际一流的航空新城, 成为当下珠海市政府的重要议题。笔者以珠海临空经济区建设为研究对象, 基于共生理论视角, 结合珠海市具体行政环境, 探讨临空经济发展的可行思路, 旨在为珠海市临空经济区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选择。

一、临空经济的内涵、圈层及影响因素
1959年, 爱尔兰设立香农国际航空港自由贸易区, 在紧靠香农国际机场的香农自由工业区和香浓镇, 利用外资发展出口加工业, 成为现代临空经济的雏形。20世纪70年代, 世界航空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临空经济”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中国临空经济理论首创者曹允春认为, “依托机场设施资源, 通过航空运输行为或航空制造活动, 利用机场的产业集聚效应, 促使相关资本、信息、技术、人口等生产要素向机场周边地区集中, 以机场为中心的经济空间形成了航空关联度不同的产业集群, 这种新型区域经济形态称之为临空经济”。临空经济区是指以机场为中心, 以10~15公里为半径, 以航空产业为特色, 具备客货运输、航空制造、仓储配送、综合贸易、商业服务、会议展览、文娱体育、生活居住等功能的多功能经济区。总的来说, 临空经济是一个多层次圈层结构的空间布局模式, 表现如下。 (1) 中心机场圈层 (机场周边1 000米) , 与航空运输直接相关, 如飞机后勤、旅客服务、航空货运、航司办公等。 (2) 商业服务圈层 (机场周边1 000~5 000米) , 为空港运营、航司职员、旅客等提供商业服务, 如住宿、餐饮、银行、超市等。 (3) 制造配送圈层 (机场周边5 000~10 000米) , 发展航空制造、航空物流、会议展览等高附加值产业。 (4) 外围圈层 (机场周边10 000~15 000米) , 发展商业住宅、特色旅游、总部经济等。临空经济这种“走廊+集群”的空间结构发展形式, 具有强大的集聚和辐射效应, 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临空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 (1)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经济发展会带来客运、货运等交通需求的显著增长, 能为航空运输机构提供稳定的客源和货源。区域经济的规模决定了临空经济的发展空间, 区域经济的结构影响了临空经济的发展方向。 (2) 机场基础设施状况。机场设施是临空经济形成的动力源泉, 也是临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备基础。机场的飞行等级、塔台、跑道、停机坪、维修区、航站楼, 以及旅客服务设施、生活保障设施和行政办公设施, 影响到航空客运和航空货运的业务拓展。 (3) 机场运营管理水平。从机场的安全保卫、值机问询、行李托运、餐饮购物、休闲娱乐、过境通关, 到机场的航线网络、航班频次、航班准点率、航空物流设施, 都影响着客户体验。 (4) 政府关于临空经济的规划和政策。空港是典型的公共物品, 具有较大的投资规模、较长的建设周期和较大的建设难度, 从空港规划建设, 到交通配套工程, 到高端人才引进, 到航空产业集聚, 再到实现临空经济繁荣, 都需要地方政府和国有资本扮演关键角色。

二、珠海市临空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客源货源集聚十分困难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香港国际机场、澳门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珠海金湾国际机场5大国际机场, 民航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见表1所列) 。在航空客运领域, 香港国际机场有着优越的航线网络和一流的机场服务, 白云机场和宝安机场有着良好的客源基础;在航空货运领域, 香港国际机场是世界第一大货运机场, 白云机场和宝安机场有着雄厚的产业基础。相对而言, 2018年珠海市国内生产总值2 966亿元, 仅为深圳的1/9;珠海市常住人口约为176万, 仅为深圳的1/7。作为珠海机场客源腹地的珠海、中山、江门、阳江等珠江口西岸城市, 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口规模, 都与深圳、东莞、惠州等珠江口东岸城市差距悬殊。2018年, 珠海机场旅客吞吐量1 122.1万人次, 年货邮吞吐量4.64万吨。由于自身的经济总量和人口总量劣势, 珠海机场迈入“千万级空港”行列之后, 后期增长可能缺乏足够动力。另外, 珠海机场至今仍未开通直飞国际航线, 有出境需求的珠海、中山、江门、阳江等地的客源和货源被香港、广州、深圳、澳门等机场进一步分薄。
表1 粤港澳大湾区六大机场2018年主要运营数据 
  
2. 机场基础设施亟待升级
珠海机场1995年6月建成通航, 至今已有24年的历史, 机场基础性设施和经营性设施陈旧, 难以提供更好的航空客货运服务。第一, 飞行区需要升级改造, 机场跑道容量接近饱和。目前, 珠海机场有长4 000米、宽45米跑道一条, 能够满足当前机场飞机起降需求, 但也接近原有设计容量的极限。机务保障车辆、助航系统、消防工程、供电工程等也需要升级改造。第二, 航站楼的服务设施陈旧, 整体设计落后时代潮流。新加坡樟宜机场、香港国际机场、迪拜国际机场等世界一流机场, 设施先进、设计独特、交通便利、购物娱乐体验非凡, 而运行24年的珠海机场, 仍然仅仅是一个交通枢纽, 不符合现代化空港的发展潮流。第三, 机场的交通配套历史欠账过多。对接西部的沿海高速、江珠高速以及珠海东部城区的金海高速、鹤洲至珠海机场高速、香海大桥、洪鹤大桥等目前仍然在建设中;备受期待的广佛江珠城际轨道项目推进缓慢。

3. 航空物流园区建设滞后
航空物流园区是指以航空物流服务业供给者为主体, 以机场公司提供机场地坪地面服务和管理为主导, 以政府投资建设物流枢纽设施为服务保障平台, 以高科技产业、快递业、航空指向型产业等行业为服务对象, 提供具有特定物流服务的、多主体、相关组织的物流产业集聚区域。现代航空物流园区, 位于机场内或机场附近, 依托机场, 吸引国际货运代理企业、进出口贸易企业、国际快递企业、电子商务企业和产业配套服务企业等入驻, 具有便捷通关、仓储配送、中转分拨、保税监管、信息服务、展示交易和货运代理等多种功能。国内外大中型航空港, 一般规划建设有一定规模的航空物流产业园。例如, 广州白云机场附近规划建设广州空港物流产业园和广州空港国际物流园, 吸引顺丰速运、嘉里大通物流、中国货运航空等知名企业入驻, 航空物流发展渐成规模。但是, 珠海机场没有规划建设专业的航空物流园区, 建设于1996年的珠海机场货站是珠海机场唯一处理航空货物的中转性货站, 为航空货代公司提供货物仓储、配送和分拨等服务, 但机场货站空间有限、功能单一。珠海金湾区的三大物流园中, 港汇通物流园服务于珠海高栏港的港口物流;珠海机场周边的德昌顺物流园和卓裕物流园, 并非航空物流园的定位和设计。没有专业的航空物流园, 无法提供更多高附加值服务。

4. 航空产业规模质量均需提升
珠海市的航空产业园起步较早, 航空关联产业集聚已经初现规模, 并形成一定的区域竞争优势。2008年11月4日, 珠海航空产业园正式开园, 园区规划总体面积99平方公里, 建设用地面积65平方公里。园区空间布局为“一轴、两翼、三核、四区”:“一轴”, 航空产业发展轴线, 指以环三灶半岛的机场西路、机场东路作为航空产业发展主轴线;“两翼”, 航空制造翼和航空服务翼, 指以机场为基础和发端, 沿机场西路和机场东路发展的产业发展翼;“三核”, 制造运营中心、金融科研中心、商业服务中心;“四区”, 航空产业核心区、航空产业加工区、航空城配套加工区、航空城生活配套区。截至2018年底, 珠海航空产业园引进总投资达679亿元的69个航空项目落户, 中航工业集团、航天科工集团、羽人农用航空、佰家科技等知名企业入驻园区。相比处于初级阶段的珠海航空物流园, 珠海航空产业园拥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 但也存在许多问题。 (1) 航空制造、运营、配套和维修等核心业务仍然需要强化, 从事航空制造、运营和配套的企业数量依然有限, 影响力和经济效益一般, 竞争优势并不明显。 (2) 航空关联产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具备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但航空金融、航空科研、航空教育、航空体育、航空娱乐和航空医疗救护等新兴领域的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相关企业集聚十分有限。

三、湾区建设背景下珠海市临空经济发展思路
1. 培养集聚临空经济英才
区域临空经济的竞争, 实质上是临空经济人才的竞争。临空经济人才, 尤其是高端临空经济人才, 是区域临空经济构建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目前, 北京顺义、上海虹桥、广州花都等地陆续启动“临空经济高端人才聚集工程”, 出台最优人才政策, 打造临空经济人才高地。笔者认为, 珠海市的临空经济人才集聚, 应该做好培养、引进和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等3个方面的工作。首先, 面向珠海, 支持本土高校培养航空技术人才。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开办了珠三角地区第一家航空学院, 开设飞行技术、飞行器制造工程等航空类专业, 珠海政府应当给予重点支持, 以培养更多应用型航空技术人才。第二, 面向全球, 引进海内外临空经济高端人才。针对珠海航空产业发展定位, 引进空港运营、航空制造、航空物流、无人机、通用航空、航空金融、航空博览等领域的优秀人才。第三, 做优人才发展环境, 确保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政府应给予人才落户、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创业、税收等各方面的优惠待遇。

2. 全面升级机场基础设施
珠海机场运营至今已经24年, 机场跑道、机务保障系统、航站楼外观、内饰和服务设施等已经十分陈旧。2017年8月, 珠海机场启动候机楼东指廊升级工程, 升级后的珠海机场拥有17个登机口、6个远机位, 乘客体验大幅提升。但是, 候机区改造只是基础设施升级的一部分, 珠海机场还应做好以下工作。 (1) 尽早启动飞行区升级工程, 推进第二条跑道建设, 推进滑行道、停机坪、机务保障系统、货站的升级改造, 准备迎接更大的旅客和货邮流量。 (2) 对标国际一流机场, 高标准规划T2航站楼, 高标准改造现有航站楼。确保航站楼外观、内饰、空间布局、功能设施、休闲娱乐、交通配套等规划符合时代潮流, 并争取早日动工建设。 (3) 积极推进机场口岸开放, 力争早日开通国际航线。国际航线的开通将极大促进珠海机场客货集聚, 政府应全力争取。 (4) 尽快建成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工程。珠海机场可效仿上海虹桥枢纽设计, 早日建成具有民航、城轨、公交等多种运输方式集中换乘功能的综合交通枢纽。

3. 协同共建航空物流园区
航空物流园区是临空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航空物流园区, 有利于助力珠海机场建成广东省货运枢纽机场。然而, 珠海市既没有自发生成型航空物流园区, 也没有政府主导型航空物流园区, 航空物流已经全面落后于广州白云机场和深圳宝安机场。航空物流园区是一个复杂的商业生态系统, 基于共生理论视角, 珠海市应该充分利用临空经济区内现有物流园区基础, 多方协同共建航空物流园区。目前, 珠海机场附近有德昌顺物流园和卓裕物流园两家物流园区, 珠海市政府可以考虑搭建合作平台, 由政府负责建设基础设施和提供优惠政策, 由德昌顺物流园或卓裕物流园负责园区内基础设施和设备的投资, 由机场公司负责机场内货运基础设施和设备的投资, 政府、机场、园区三方发挥各自功能与优势, 共同建设航空物流园区。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扶持、政策支持等方式, 支持机场和园区打造现代化航空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信息系统, 实现现有设施的升级改造和功能转换。

4. 加速成型航空产业集群
珠海航空产业园是广东省唯一的航空产业园, 2018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500亿元。但是, 在航空产业部分细分领域 (如航空维修、通用航空等) , 广州、深圳等地已经开始强有力的竞争。因此, 珠海航空产业园应加速成型航空产业集群, 形成竞争优势, 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航空产业园。首先, 政府应持续推进“一轴、两翼、四区”的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建设, 优化园区的投资环境。一方面, 要做好道路交通、水电、燃气、电信、排水和绿化等市政配套工程;另一方面, 要做好办公、酒店、商业、居住和娱乐等高端生活配套项目。其次, 园区应通过各种方式宣传推介和定向招商, 吸引国内外大型航空企业入驻珠海航空产业园。根据园区发展规划, 应重点引进航空制造、航空维修、飞行培训和通用航空等领域知名企业, 力争建成国内一流的通用航空制造基地和航空维修基地。第三, 做好园区运营管理工作, 提升园区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园区应做好物业管理和增值服务工作, 满足企业的各类服务需求。

5. 扎实推进湾区机场合作
珠海发展临空经济, 应当积极寻求粤港澳城市群之间的机场合作, 构建航空生态圈。根据共生理论, 对称性的互惠共生是自然界的主要组织规则, 是生态系统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动力。湾区城市群之间的机场合作, 需要畅通的共生界面, 塑造对称性的互惠共生关系。 (1) 各机场应明晰自身定位, 按照发展规划, 实现错位发展。根据《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十三五”规划》, 珠海机场要“打造复合型国际干线机场;主要服务珠江西岸及周边地区, 主要发展客运和国内、东南亚货运航线网络”。 (2) 湾区城市应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合作, 打造湾区一小时通勤圈。湾区政府应协力推进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深中通道、广佛江珠城际、广珠澳高铁等基础设施建设, 方便航空旅客出行、中转。 (3) 湾区城市应加强机场运营管理合作, 共同开拓航空市场。珠海机场可以成为澳门机场的国内中转机场, 以及成为香港机场的国内中转机场、廉价航空基地和货运分中心, 并在通用航空领域开展合作。(来源:李立周 李栋)

 

中机院致力于各类自由贸易区(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口岸经济区临空经济区、陆港经济“一带一路”发展项目的研究、规划及招商运营。先后为满洲里、天竺、杨凌综合保税区进行规划;于北京新机场、武汉、张掖等地规划临空产业经济建设;于成都、菏泽、安宁等地规划陆港经济产业建设;为泰州、孝感、贵阳、霍尔果斯等地进行经济开发区规划。均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成为当地产业(园区)经济建设的行动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