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从创新空间角度对产业社区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创新空间视角下的产业社区规划策略。具体如下:
一、产业园区演变历程
产业园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的欧洲和美国,以工业区为主,如英国的曼彻斯特工业区、德国的鲁尔工业区等。到20世纪中叶,美国斯坦福研究园的成立标志着现代产业园的开端。 此后,随着科技发展,国外现代产业园经历了发展初期、快速发展期、全面发展期三个发展阶段,产业园转为以科技研发与办公管理功能为主,开始注重公共空间的营造,园区品质有较大提升,代表为荷兰埃因霍温高科技产业园。
我国现代产业园起步较晚,以20世纪80年代深圳科技园的建立为起点,按照产业要素与空间的关系,主要经历产业集群阶段、产业园区阶段和产业社区阶段三个发展阶段。产业集群阶段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产业要素集聚,但受限于经济和技术条件的制约,产业园区多是产业功能的集聚区,与城市的空间相对割裂,园区内空间布局较为单一,且缺乏生活服务功能。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暂停审批各类开发区的紧急通告》的发布,标志着产业园发展进入第二阶段。园区开始注重生产、研发与居住的关系,空间布局上也开始出现少量公共空间、生活服务空间与景观空间。但园区内空间仍缺乏特色,生活氛围与文化氛围较弱。2015年后,北京、南京、成都等多地出台政策倡导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的复合,推动产业园区向产业社区演变。同时,创新产业和创新人才对高品质空间的需求,也促进对城市社区空间与产业空间结合的探索,最终在空间形态上促成城市功能和产业功能进一步融合。
二、从产业园区转向产业社区
“产业社区”融合了“产业”与“社区”两种城市要素,它不仅是城市区域内产业要素高效集聚与灵活转化的新形态,更是对城市生活空间的深刻重塑与品质飞跃的实践。2010年由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首先提出“产业社区”这个概念,旨在优化乡村工业经济,依托佛山一环发展都市型产业,其核心理念在于以产业为基石,深度融合城市生活功能,促进产业与城市协同发展。产业社区作为新型产业集聚区,突破传统产业园区的功能界限,实现办公、居住、休闲、教育等多功能的复合,创造宜人的园区空间,也为高科技人才提供了优质的社区环境。
创新空间导向下的产业社区规划策略
1、集约用地,促进三生空间融合
早期产业园区多位于城市近郊,园区内外自然本底优越。但随着我国转入存量发展阶段,城市可开发空间日趋饱和,转型后的产业社区面临创新产业空间拓展与居民生活需求空间增加的双重挑战。规划需遵循集约高效的用地原则,平衡产业成长、城市服务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探索土地复合利用与弹性预留的可能,优化空间布局以增强产业社区空间体验,汇聚创新资源,提升土地价值,构建一个健康、可持续的产业社区发展体系,形成多方共赢的良性循环。
2、弹性布局,打造全周期产业空间
1972 年,企业生命周期理论首次被提出,分为创建、存活、发展、扩张和成熟五个阶段。创新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技术创新和迭代的速度更快,因此其单体和集群的生命周期更短,企业迭代和嬗变的周期速率更快。如同建筑设计应当考虑建筑的生命周期,产业社区的规划也应当基于创新企业全生命周期考虑。不同规模和生命周期阶段的创新企业所需要的空间需求是持续动态变化的。在规划时需确保产业空间具备足够的灵活性与可变性。通过精细化的地块划分、多样化的产业功能模块设置及丰富的产品空间打造,能够灵活应对创新企业需求变动,促进全生命周期产业链的形成,从而强化创新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3、社区营造,构建共享交往空间
创新产业相较于传统产业,强调跨企业创新要素的互动与知识共享,因此,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空间与交往平台成为关键,它们不仅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创新升级,还强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共享交往。在产业社区中,共享交往空间可分为产业共享空间与生活服务共享空间两类。产业共享空间聚焦于创新技术人才,融合正式会议厅与非正式交流的“第三空间”。“第三空间”指在工作单位与家庭之外进行非正式公共聚集和交流的场所,如街角广场、联合办公区、咖啡馆及文化艺术沙龙等,营造宜人氛围,以促进知识交流和形成对高端人才的持续吸引力。生活服务共享空间则围绕居民和创新人才生活服务需求,依据“十五分钟公共服务圈”原则,布局全方位的生活配套设施,便捷服务各类人群需求,进一步促进产业社区的和谐共生。(作者:陆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