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风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重点问题研究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国际项目融资、合约签订、投资决策的重要前置条件。由于国际项目的特殊性,对原始资料收集、数据分析、地质风险评估、投资编制、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关注度较国内更为突出。以某国际风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为例,重点对相关问题及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分析,采用的属地化设计方法、创新运维方案具备参考价值高、实用性强,该可研报告已顺利通过项目履约各方的检验,项目风险可控、技术可行、安全可靠、费用合理可控、社会效益显著,为国家“一带一路” 布局和“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业务的开拓积累了技术经验,也为后期承接类似工程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概况

某拟建国际风电项目位于欧洲某国,当地风资源条件优越,风电场海拔在2000m以下,50m高度年平均风速为7.50m/s。风电场拟安装机组单机容量为4.2MW,轮毂高度100m,年上网电量为28 140万kWh,年利用小时数3350h。该国电力生产能力较低,需从邻近国家的电力系统进口,工业体系薄弱,合理开发风能资源高度契合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建成后将成为当地单机容量以及总装机规模最大的风电场工程,进一步优化当地的电力结构、带动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目前集团公司已收购该项目一定比例的股权,为保证项目的融资计划顺利推进,尽早争取较有利的上网电价,响应当地“可再生能源行动计划”,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迫在眉睫。


二、存在问题及风险

国内风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思路和方法较为成熟和标准化。国外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如何统筹考虑项目属地化设计的问题,合理辨析项目中存在的各种风险,为后期的项目履约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国际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

项目想要获得好的效益,属地化建设和控制至关重要。该项目在属地化设计的初期,通过对项目前期收资和已完地勘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该项目存在原始资料收集、数据分析、地质风险评估、投资编制、资源配置等方面的问题,因国外疫情形势较为严峻,无法开展进一步的资料收集工作,同时受限于所在国经济条件低迷,劳力和工业化水平低下,项目实施和后期运维管理难度大。其中:

 1)收集的测风数据代表性差,数据完整率较低;

 2)缺乏满足可行性研究编制规程的风电场场址范围内实测地形图及相关地勘工作;

 3)国内费用标准和配套规定不完全适用,投资编制难度大;

 4)当地缺乏大型起吊设备,主设备(风机和塔筒)的吊装存在较大的困难;

 5)项目后期运维的范围较大,管理难度大;

 6)风险因素多,项目运行和安全难度大。


三、研究重点

3.1 运用相关性分析方法补充订正测风数据

风资源分析是项目是否可行的最为重要依据之一。本项目收集到邻近测风塔的测风数据较为完整连续,但因测风数据代表性差,数据完整率较低,未能代表长期水平,不利于项目风资源评估。同时因无法收集到当地气象数据作为参证站进行分析,无法正确评估项目风资源情况。为解决此问题,该项目采用中尺度数据,并采用分扇区相关性分析方法进行数据插补,以期得到一套完整且具有代表性的风资源数据。通过完成不同高度测风数据的相关性分析,利用完整度较高数据插补完整性较低的测风数据,以达到符合规范要求的完整率。数据插补完成后,采用中尺度数据分扇区相关订正法进行数据订正,得到一套代表多年平均风速水平的风资源数据。测风数据订正前后对比见表1。

测风数据订正前后对比表

表1   测风数据订正前后对比表(测风高度为50m)


通过对数据的补充订正,测风数据提高至7.48m/s,较订正前的平均风速7.23m/s提高了0.25m/s,不仅提高了风电场的预估电量,也有利于项目开发者的投资决策。


3.2 创建高质量研究模型

在开展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时,风电场区已完成了地质调绘、部分深孔的钻孔、取样及室内土工试验和初步勘察工作。经过与联合国国际工程联合会认证的地震灾害评估项目(GSHAP) 发布的《全球地震灾害分析及地震烈度区划图》(1999) 核对,拟建风电场未来50 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可按0.24 g使用。拟建场址属于灰岩发育区,存在的不良地质主要是岩溶问题,通过创建地质地震风险评估模型,联合风机制造厂家,对场地适应性进行评价,优化风电机组载荷。提出风电机组采用天然基础,以含粘性土碎石及以下地层为基础持力层;升压站采用天然基础,以含粘性土碎石及强风化灰岩为基础持力层;送出工程采用天然基础,以含粘性土碎石及强风化灰岩为基础持力层的推荐意见。针对项目地质风险评估及策略分析创建的高质量研究模型的有效应用,针对性的进行风电机组载荷优化,将工程地质风险降至可控范围,保证项目安全前提下,有效控制了项目投资水平。区域地质构造图为模型建立提供了研究基础,如图1所示。

区域地质构造图

图1 区域地质构造图


3.3 制定属地化投资编制方法

因国外项目没有编制规定、费用标准及配套定额可供参考。同时由于国内外物价水平以及各类相关规定的不同,人工、材料等基础价格存在较大的差异,如直接套用国内相关基础价格计算方法,最终费用测算结果将出现较大差异,因此针对本项目投资编制制定了一套属地化的计算方法。对于人工单价,根据收集的工程所在地中国工人收入情况并参考与定额相适宜的人工预算价格和用工耗量确定中国人工预算单价。通过综合分析当地人工基本工资、辅助工资、加班工资、个人缴纳的规费、个人所得税、社会税及其他税费等费用后确定当地人工预算单价。最终根据人员构成和用工比例等进行分析,合理确定综合人工单价。对于材料价格,通过充分调研项目所在地周边城市和周边国家的材料供应情况、运输条件、材料市场价格和相关进出口费用规定等,确定材料原价、运输保险费、运杂费、采购保管费、包装品回收价格、进出口费用等,合理计算材料预算价格。


受多年战乱影响,当地经济落后,人员技术水平较低,施工机械不够完善,与国内同类项目相比本项目存在施工难度较大、效率较低等特点。针对当地的实际施工工效与国内施工工效的差异性,收集了项目附近正在施工的工程资料,对于本项目的重点建安单价将国内定额与实际施工消耗量进行了分析对比,结合本项目的施工条件和施工组织,综合对定额中的人工、材料、机械耗量进行调整,大大降低了直接套用国内定额产生的费用差异,计算出的建安单价更加准确,更加贴合项目实际情况,为项目的设计概算编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资料。这套属地化的投资编制方法,无论是针对本项目贴合实际的投资测算,还是在其他国外风电项目上的应用,均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3.4  建立“设计+厂家+吊装”工作联动机制

因工程所在国没有700t的大型履带式起重机,主设备( 风机和塔筒) 的吊装存在较大的困难。通过调研查勘,首次提出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建立“设计+ 厂家+吊装”的工作联动机制。通过优化施工组织设计,选用220t 的汽车式起重机作为辅助吊装设备,对各机位第一节塔筒先行吊装;主吊设备考虑从邻近国租赁,经拆卸后由邻近国当地港口海运至本国港口,到港后采用与风电设备一致的运输路线,运至吊装平台进行组装,以优化物流费用和交通维护费用;同时对风机厂家提出了全方位、立体化交付和提供技术服务的要求。风机吊装设备运输和吊装方案优化后,不仅实现了项目履约前置化的优势,加强了相关方的工作效率和协调力度,解决了主设备吊装的难题,更能在项目实质履约期间加快施工进度,保证项目能够顺利完工、按期发电,获得收益。


3.5 建立主辅集控中心的模式

目前国内陆上和海上风电场正在加快构建一体化监控系统服务,通过系统构架、数据处理和安全分区等,实现海上风电场升压站无人值守、陆上风电场升压站少人值守运行的运营模式。因为国外项目投资方存在投资国别范围大、项目不集中等特点,导致一体化监控运维系统建设的难度加大。考虑投资方项目联动开发及其后续项目运维的要求,充分调研当地市场特点、分析现实困难、结合本项目和后续项目开发的客观条件、依据项目地理位置和项目公司的现实情况,首次提出建立主辅集控中心的模式,即以“优化片区化多项目集中运营”为目标,以风电场自动运营为辅,立远程控制接入集中控制点,采用“以点控面”一体化监控运营模式,见图2,实现项目“无人值守/少人值守”的理念,得到了各投资方的高度认可。

风电场运维流程图

图2  风电场运维流程图


四、风险分析

根据本工程的财务评价分析,该工程的资本金收益率高于10%,收益水平较高。从正常运行年开始每年利息备付率均大于1,偿债能力较好。从风电场开始发电即出现资金盈余,整个运行期内盈余能力较好,财务风险较低。因该项目为跨国股权收购项目,跨国并购因标的及其未来经营在境外,收购、转让主体国别及所涉法律法规、制度、环境等迥然不同,实施周期较长,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及可能导致的风险类型众多,一旦认识不当,控制措施不力,即可导致潜在风险向现实损失的转化。通过采用德尔菲法进行政治风险分析,政治风险来源和现状依然很严峻。同时该项目存在着汇率波动的风险,所在国经营环境恶劣,外籍劳务市场规模小,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对当地影响范围较大,需要加强所在国政策、法律法规、制度、环境等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风险管理方案、应急预案、担保及保险机制方案,并严格执行,确保项目健康持续有序的运行,保证项目投资安全。


五、结语

1) 本项目目前已完成项目履约前期调研和筹备工作,进入实施阶段。经实践数据检验,项目工程风险可控、技术可行、安全可靠、费用合理可控、社会效益显著,可行性研究成果得到了业主的高度评价。


2) 经实践证明,本次可行性研究设计中建立的属地化设计思路、计算方法、测算模型、创建的高质量地质风险研究模型、建立的“设计+厂家+吊装”工作联动机制、建立的主辅集控中心模式、采用的“无人值守/少人值守”理念等,具备参考价值高、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属地化程度深等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3) 本项目创新运维方案可大幅度节约人力资源和运维成本,为投资人实现某国别甚至某区域的项目联动、持续开发与管理提供科学的运维方法。


4)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成果,为国家“一带一路” 布局和“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业务的开拓积累了技术经验,同时也为后期开展海外新能源工程设计及投资控制奠定了良好基础。(作者:赵婉婷)




上一篇:中央预算一体化系统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研究

下一篇:创新空间视角下从产业园区走向产业社区的转型趋势及产业社区规划策略

在线咨询 400-666-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