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作为人类对于地表以及地下自然资源发掘、开采最频繁,人类活动干扰最大,人与自然冲突矛盾最激烈的地表类型之一,无疑需要得到更多关注。本文主要对当前国内外基于EOD理念所进行的生态修复项目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其一般“矿山修复+文旅”的策划流程与具体措施。
矿山开采带来的环境问题往往具有影响时间长、范围广、修复难度大的特点,一旦资源消耗殆尽,曾经开采过的区域往往会陷入经济和社会价值的双重低谷。因此矿山修复工作已经逐渐成了矿产资源开采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矿山生态修复的目的是借助大自然的力量,以及人为的手段来改善矿业的生态状况,同时也是为了解决因为煤炭开采造成的地质灾害、农田污染以及森林覆盖率下降的各种生态问题。这项工作的目标不仅是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到开采前的稳定状态;还要使损毁的土地得到复垦利用,生态系统的功能得到恢复和改善;或引入市场要素,对矿山开采地区进行EOD导向的再开发利用。近年来,为了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中央政府带头积极投身环境保护工作,大力开展了矿产资源的综合治理,并不断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在这一环境下,矿山生态修复理念、涉及范围、修复目标及修复手法都得到了极大扩充与拓展。
为了改善矿山地质环境,我国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有助于恢复和治理的政策文件,包括《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以及《关于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等。这些文件既为矿山生态恢复提供了全面的政策指引,也为当地实施生态恢复措施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和强大的制度支撑。通过实施这些政策措施,我国部分地区的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许多矿山地区的地质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之中。同时,这些措施也对矿山所在地区的环境、经济等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的转型升级,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然而,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有效解决矿山生态问题,应该加强对修复技术的运用,并且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矿山生态修复中来,从而实现政府、企业和社会三者共同努力的局面,推动矿山生态修复的可持续发展。
一、国内外发展现状
1.1 EOD 矿山生态修复应用
1.1.1 总体框架及技术路线
EOD 模式,即生态导向的发展模式,是一种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发展策略。该模式起源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趋势,旨在通过生态修复、产业融合等手段,实现区域生态平衡与经济的协同进步。在全球范围内,EOD模式已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概念。据目前学者的研究以及政策要求、现有EOD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的经验可知,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项目需经过现状调查、问题诊断、可行性分析、EOD符合性分析、建设规划、建设实施和运营管理等多个阶段。项目可由项目公司或若干子项目公司分别承担不同阶段的工作,并以产业项目收益、废石拍卖收益、资产增值收益和新增碳汇收益等覆盖项目投资[3]。政府可提供缺口性补贴及财税支持,金融机构也可提供贷款支持。为了促进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我们应当努力建立一个可靠的、可行的、有效的长期机制来维护我们的生态系统。譬如精心审查矿山的土地使用情况,编写完善的规划和执行计划,严格遵守相关的技术标准等等。此外,我们还应积极推进对外的招商、投融资活动,以及创造一条可持续的、有益于社会的绿色经济产业链。
当前,国内外对于EOD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正逐步深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逐步落实,在我国各地面对矿坑开采带来的生态问题,EOD文旅项目的兴起为地区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和社会参与,EOD文旅项目不仅为这些地区带来了生态修复的新机遇,也为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1.1.2 我国矿山生态修复进展
我国矿山生态修复活动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最开始主要以自发性的、零散的造田植树活动为主,没有相关规划和制度要求;直到20世纪80年代之后,我国开始出台与其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1989年《土地复垦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正式步入法治时代;21世纪以来,学者们从地质学、工程学、生态学等不同领域对矿山环境开展了多学科、多角度的深入研究,修复治理模式逐渐清晰[1]成熟。在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的理念与内涵也在不断升华,2021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首批 36个EOD模式试点项目中,涉及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的有4个,分别在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江苏省与安徽省,这些地区的矿山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促进了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石。“矿山生态修复+”的理念已经被广泛采用,使得生态和产业的发展变得更加紧密。第二批试点项目于2022年4月公示,其中有9个涉及矿山生态修复,分布在8个不同省份,基于EOD模式的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持续拓展。在实施生态修复工作成为当务之急的现实环境下,研究矿山生态修复工程逻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对于推动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的进展具有深远的意义。经过对国内外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并将其应用于我国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的工作之中。
1.1.3 国内矿山EOD生态修复应用
“南京汤山矿坑公园项目”的建设利用南京汤山废弃矿山、未利用地、荒地进行开发建设,以“生机,生长,生息,生活”作为该项目的主导理念,以汤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依托、以产业升级和生态修复为契机,打造集会议、休闲、度假、康养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休闲目的地[5];“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师西山新区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项目”旨在修复西山新区采煤沉陷区,并将其转化为产业项目建设基地。通过对矿山存量建设用地的修复和流转使用获得经济收益,并与土地出让价款共同用于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实现区域生态修复投入的反哺;“分宜县废弃矿山生态恢复工程概念性方案”采取生态遗产与文化遗产相结合的方式,该项目结合地方政府编制的国土空间规划,秉承“谁破坏、谁修复”“谁修复、谁受益”“因地制宜”“六宜”等原则,以市场化推进的方式开展分宜县废弃矿山生态恢复。根据废弃矿山的矿产种类、现状情况、区位条件和区域发展规划,采用特色生态景观打造、土地复垦及再利用、矿区污染治理、矿区植被恢复治理等多维度措施,整体开展分宜县矿山生态恢复工作,促进人与遗产的互动与活动。
1.2 国外矿山EOD生态修复应用
“英格兰康沃尔郡伊甸园”,是一个处于荒废的矿山上的世界级的自然温室,旨在将“人与植被共生共融”和“植被是人们至关重要的同伴”的概念结合起来,营造出一个具备多重功能的环境,其中“生物群落区”将不同的植被景观结合起来,带来了100万余名游客,在这里,他们可以沉浸于自然的美景,也能够参与到当地的科学研究和观光活动之中;“罗马尼亚盐矿主题公园”则将古老的矿洞作为景观廊道,以其独具魅力的岩溶洞穴、壮观的钟乳石、令人惊叹的盐矿运输通道为亮点,打造充满活力的主题公园;“纽约斯塔滕岛清泉公园”规划打造纽约都市区最大的公共城市公园,整个规划基于生态全过程进行设计,在广域尺度上为环境恢复和再生提供了依据与整体框架,如此既能恢复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生物多样性,也能体现21世纪人类的精神和想象力;加拿大北部弗林弗伦矿区通过开展地下花园试验,缓解了当地由于气候寒冷使水果和玫瑰产量受限的问题;苏联乌克兰农业研究所利用废弃煤矿建设了地下蔬菜种植基地,不仅提高了蔬菜产量和营养价值,还节约了大量建设成本。
二、EOD+文旅模式浅析
1.土地流转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工程措施将存量采矿用地修复为具有利用价值的耕地、园地、林地等用地类型,重新释放土地经济价值。
2.综合利用模式:通过将废土石料纳入县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将其进行有效地综合利用,将其用于工业生产、农业、旅游等市场之中,从而为当地的生态修复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实现矿山修复的可持续发展。
3.产业引入模式:生态修复+旅游指在符合上位规划、政策和以现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前提下,矿山修复后的土地可用于发展旅游产业,选取部分土地用以建设观光台、栈道等非永久性设施。而通过达到一定的规模和期望的生态修复目标,生态保护修复主体便可以依据法律获得自然资源的使用权,并可以进行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开发,如“品牌引领”型“两山”转化模式和“生态保护+生态农业”的EOD模式实现生态品牌的提质增效。(作者:李佼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