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视角下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研究

        本文以体育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运用产业经济学的理论, 分析了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认为当前体育特色小镇存在政策布局不完善, 核心体育产业特色不突出, 市场活力不够, 产业单一等问题;运用产业布局理论、产业集群理论、产业关联理论等提出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策略, 认为通过政府、市场、社会等协同发展, 完善小镇的政策和布局, 根据小镇自身的自然、文化、地理等资源, 发展相适应的特色体育产业, 加强关联产业的布局和发展, 培育产业集群, 最终实现体育特色小镇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当前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 提出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策略, 进而为我国当前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研究方案
 
        2016年7月, 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 提出到2020年前, 将培育1000个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同年10月中旬, 住建部发布了首批127个中国特色小镇。10月底, 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 (城) 镇建设的指导意见》。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 特色小镇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成为了当前产业、城市、经济升级的一个重要抓手。其中, 体育特色小镇成为了各地特色小镇构建发展的热点目标。2017年5月, 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发布了《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在如今体育产业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 体育特色小镇就成为了体育产业中一个新的增长点。运用产业经济学的观点来研究体育特色小镇, 以期对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1 产业经济学与体育特色小镇的概念
        1.1 产业经济学的概念以及延伸
        产业经济学研究的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 包括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关联理论、产业布局理论、产业集群理论、产业发展理论、产业政策研究等。从产业的角度出发揭示产业发展和变化, 产业内部企业间的相互作用, 以及产业间的相互技术经济联系等产业本身的特有规律。在各国产业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体育产业的飞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产业与体育产业融合。体育特色小镇也不例外, 互联网+, 文化产业, 健康产业, 旅游产业, 教育培训产业等各个新业态都存在于体育特色小镇当中。所以, 体育特色小镇的政策布局, 组织结构, 产业集群等方面是我们所需要关注的重点。
 
        1.2 特色小镇和体育特色小镇的概念
        在国家个各级政府部门下发的一系列文件背景下, 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体育特色小镇的立项和建设也呈现爆发态势。要想了解体育特色小镇, 首先得了解什么是特色小镇。
 
        1.2.1 特色小镇的内涵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 并非传统行政区划单元, 也不是产业园区, 而是相对独立于市区, 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色和一定社区功能的产城融合的发展空间平台。
图1 特色小镇示意图 
 
 
        1.2.2 体育特色小镇的概念
        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中将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定义为以运动休闲为主题打造的具有独特体育文化内涵, 良好体育产业基础, 运动运动休闲、文化、健康、旅游、养老、教育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空间区域、全民健身发展平台和体育产业基地。这其中明确了体育特色小镇的核心产业, 主导产业、关联产业, 也明确了体育特色小镇的主题, 还有它的功能地位。
 
图2 体育特色小镇示意图 
  
 
        2 产业经济学视角下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
        在国家和各级政府大势出台的文件背景下, 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如火如荼。而在这种情况下, 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参差不齐, 许多体育特色小镇发展不平衡, 出现了千篇一律, 同质化, 简单化的现象。以下是体育特色小镇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产业单一, 市场活力不足
        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第一批96个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名单涵盖29个省。从整体来看, 沿海比内陆地区多, 南方比北方多 (以秦岭-淮河为界, 南方地区有56个, 占58.3%, 北方地区有40个, 占41.7%) 。有近60%的体育特色小镇是依靠传统产业转型而来的, 其中以旅游、文化、农牧业等为主;依靠高端制造业、健康产业等新兴产业的仅占到30%, 所占比重较低。传统的体育产业已经满足不了人民的需求, 人们更希望看到新型的, 有创造性的体育项目融入到小镇中来。当前一些地区为了申报体育特色小镇, 只是简单地将体育元素添加于体育特色小镇之中, 体育项目的设置不是市场与社会的自然选择。这种脱离实际, 拔苗助长的做法使得体育项目与社会需求相割裂, 市场活力不足。“体育+”的业态不突出, 没有形成集聚效应, 各个关联产业没有协同发展, 导致动力不足。
 
        2.2 核心产业特色不够, 主题不明显
        体育产业作为体育特色小镇的主导产业, 一定要能体现出它独有的特色, 能够在整个小镇中起到核心的作用。例如:美国的特柳赖德滑雪小镇, 这里被评为北美最受欢迎的滑雪场。不仅适合初学者, 也适合滑雪高手, 其它还有雪橇, 冰钓, 直升机滑雪等项目应有尽有。这里形成了以滑雪为主题的一整套产业链, 美丽的风景, 健康饮食的餐厅以及时尚精品购物店都为游客带来了美好的体验。我国的一些体育特色小镇缺乏这样极具特色的产业。
 
        2.3 有关体育特小镇的政策, 布局还不完善
        虽然国家和各级政府陆续下发了一系列文件, 但是我国的体育小镇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其中宏观文件与具体实施还是有出入, 各部门的文件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并没有有效的整合到一起, 导致体育特色小镇在布局和运营管理上有些混乱, 发展较慢。
 
        3 产业经济学视角下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策略
        3.1 完善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布局
        把体育特色小镇作为一个整体, 制定统筹规划和各产业协调发展战略, 加强各项产业之间的分工和合作。发挥政府的具体引导落实作用, 充分考虑当地实际, 因地制宜, 发展适合的体育产业, 综合自然, 社会, 经济, 科技等因素选择适宜的主导产业。体育产业的类型多样, 需要根据区域特色优先开发适合自身的生产要素, 培养产业竞争优势。例如, 新西兰的皇后镇自然资源丰富, 历史悠久, 在开发观光旅游的同时, 将资源优势转化, 开发探险, 户外运动等体育活动, 完美的将体育和旅游结合在一起, 成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体育特色小镇之一。
 
        3.2 完善关联产业, 提高整体发展水平
        对于体育小镇来说, 它的体育产业应该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 包括生产, 销售, 售后等一系列服务。除此之外, 运输业, 旅游业, 建筑业, 餐饮住宿, 文化, 教育, 科学, 娱乐, 生活服务等都是小镇里必不可少的因素。例如, 法国比亚里茨休闲冲浪小镇, 这里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历史遗迹, 人文景观, 经常有电影在这里取景拍摄。每年都有大批的爱好者在这里冲浪, 比赛。还有滑板的制造业非常发达, 是全世界滑板职业运动员的最爱。比亚里茨还建了冲浪学校为人们提供常年教学。各种游泳池, 桑拿室, 美容厅也都不胜枚举, 让游客流连忘返。所以, 完善关联产业, 打造小镇文化氛围, 提高小镇的整体发展水平。
 
        3.3 加强核心产业发展, 培育体育特色小镇产业集群优势
        根据本地特色选择与自身相符合的体育产业, 打造独有的体育文化, 形成独有的小镇特色。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把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的有效组织方式, 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 促进区域经济增长。集群内企业是主体, 不光有体育产业的各个企业, 还有其他不同产业中的众多企业。打造品牌的体育企业, 加强与政府的合作, 注重市场效益, 对其他企业产生促进作用。随着产业链的延伸, 将吸引更多的相关产业甚至不同产业,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优化资源配置, 创新能力提高, 形成产品的差异化, 满足顾客的各种需求, 发挥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4 结语
        体育特色小镇是一种新的业态, 我国的体育特色小镇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各方面都不完善。在政策利好的情况下, 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应该尊重市场规律, 满足人民需求。打造体育特色小镇的特色文化和核心体育产业, 完善相关产业的布局, 整合资源, 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培育体育特色产业集群, 提高体育特色小镇的吸引力, 促进体育特色小镇的经济发展, 最终完成体育特色小镇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博弈论视角下的乡村重构与生态治理方案研究

下一篇:创新思路 推进河北特色小镇建设

在线咨询 400-666-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