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路 推进河北特色小镇建设

        特色小镇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的创新探索和实践。河北省特色小镇建设新模式需要从准确定位特色产业、推动业态融合, 挖掘文化资源、彰显乡村魅力, 健全公共服务机制、带动乡村生态宜居, 加强人才培育, 提供人才支撑等方面来推动。
 
河北特色小镇建设规划方案
 
        准确定位特色产业, 推动业态融合。特色产业的选择首先应根植于自身的自然资源、产业基础、历史文化等优势。一是统筹规划、差异化发展。应把握自身资源禀赋与特色条件, 结合当地现实基础因地制宜, 统筹规划, 既要实现当地空间与资源的集约化, 又要形成差异化、特色鲜明的产业布局。二是凝聚高端产业要素, 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型产业的融合。河北省传统行业基础优势明显, 但需引入高端产业要素, 培育新型产业的同时, 还需与传统产业相结合, 推动传统产业的创新与转型升级, 延长产业链和增加附加值, 进而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三是以特色产业为核心, 带动乡村产业融合。特色小镇特色产业蕴含多元产业因素, 在建设中可以带动乡村产业融合。此外, 在特色产业的选择与发展中还应注重推动业态融合。特色产业建设与发展中应与生态特色相融合, 把握当地生态环境的特色与优势, 科学规划、划定红线, 推动特色产业的绿色发展。
 
        挖掘文化资源, 彰显乡村魅力。特色小镇的建设应加强自身文化资源的挖掘, 以彰显小镇特色文化的魅力。一是整合文化资源, 实现多元文化的有机融合。特色小镇一般拥有多元的文化资源, 有建筑、标识等物质文化载体, 也有精神文化元素, 因此需要明确主题, 将各类文化元素有机整合, 进而与特色小镇完美融合形成一体。二是推动“产城文”融合, 提升小镇品位。特色产业的设计建造、小镇的规划与布局, 从细节着手, 建筑风格、文化装饰等均要融入文化因素, 以凸显小镇之“美”。三是推动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乡土风情、田园风光等与城市的现代化相结合, 在凸显个性文化的同时, 紧随时代脚步, 不忘创新。四是加强文化宣传。特色小镇的宣传需要结合村歌、民间艺术等载体, 以丰富的艺术形式彰显文化魅力。此外, 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媒体, 宣传小镇文化, 以提升乡村影响力。
 
        健全公共服务机制, 带动乡村生态宜居。特色小镇建设应加强“产、城、生”的有机融合, 以其集约化的生产、生活方式, 为乡村提供示范作用, 进而带动乡村朝生态宜居发展。一是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 依托财税、金融等资金支持, 健全小镇与乡村的公共服务机制。二是依托产业优势, 推动产业与“文、旅、社”等功能的叠加, 推动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融合, 为乡村功能建设的多元发展发挥示范作用。三是应发挥基层居委会的优势, 在居民中开展乡村文明宣传和建设家乡、爱护家乡宣传, 动员居民共同维护公共设施, 治理垃圾, 改变村容村貌。
 
        加强人才培育, 提供人才支撑。以特色小镇的建设为契机, 加强人才培育, 进而为乡村的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一是加强本地居民的职业化培训。规范农民职业培训模式, 组建专业培训队伍, 设立相应的培训专项资金。二是创建返乡创业平台。特色产业链条在延伸中将会产生大量的创业和市场空间, 因此应激发外出人员的乡土情结, 以特色产业为核心, 积极主动参与到家乡创新创业之中。三是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加强对乡村管理干部的培训, 鼓励他们主动承担责任, 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此外, 特色小镇和乡村建设是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 需要持续不断的后备力量的加入, 所以应加强优秀干部的储备和培养。(作者:王楚鑫 陈朋伟 姜健伟)

 

上一篇:产业经济学视角下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研究

下一篇:2019年特色小镇发展与规划研究

在线咨询 400-666-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