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五峰县是我国的贫困县之一, 拥有着独特的生态环境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以及全国著名的茶产业龙头企业, 但也面临着经济发展落后、贫困人口较多、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等潜在危机。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这是当前五峰县美丽乡村建设的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美丽乡村建设理念最初是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来的, 具体要求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以及中央一号文件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不断完善,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要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作为湖北省西南部一个贫困县, 拥有其独特的生态环境优势和“七山一水二分田”的资源优势, 在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 还需要进一步开拓创新, 朝着这个方向不断迈进, 打造中国最美乡村。
1 湖北省五峰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优势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地处于湖北省西南部, 属于武夷山支脉, 以山地为主, 耕地面积较少。五峰县有其独特的生态优势, 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茶旅资源丰富, 被评为“中国名茶之乡”、“湖北名茶第一品牌”、“中国驰名商标”等称号, 更有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柴埠溪大溪谷、白溢古寨、长生洞等旅游景区。
1.1 较好的自然环境———美丽乡村建设的生态基础。
五峰县地处山区, 森林资源丰富, 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1%, 列全省县域之首;被誉为“长江三峡后花园”, 是全省著名的“天然氧吧”、“天然药谷”及武陵山区重要“生态屏障”。溪河密布, 水能蕴藏量较大, 可开发利用程度较高。此外, 五峰县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其中铁矿石较为丰富, 可满足开采的需求。
1.2 知名的茶叶产业———美丽乡村建设的支撑条件。
五峰县生产茶叶历史悠久, 是“中国茶叶之乡”、“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县”、“中国名茶之乡”和“十大生态产茶县”。由于五峰县地处深山, 常年云雾围绕, 土壤肥沃, 气候适宜, 具有产高质量好茶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五峰茶叶种类较多, 有“采花毛尖”、“向师傅茶”、“天麻剑毫”、“水仙春毫”等4个湖北知名品牌。多年来, 五峰县政府始终重点发展茶产业这一特色产业, 紧紧围绕生态立县战略, 做大茶产业, 提高茶质量, 发扬茶文化, 积极谋划茶旅融合发展, 把五峰茶叶推向全国, 走向世界。在县茶办编制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茶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6年~2020年) 》中, 提出了建设国家级茶叶公园、打造“世界茶旅名城”的目标愿景。
1.3 丰富的旅游资源———美丽乡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据五峰县政府官网显示, 五峰旅游资源实体多达504处, 拥有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和国家4A级景区,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柴埠溪大峡谷风景区、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被誉为“最神秘的生命王国”、“珍稀动植物基因库”。近年来, 五峰县先后获得“中国生态旅游大县”、“最具民俗风情的旅游大县”、“湖北旅游强县”以及“全国生态特色旅游县”等荣誉称号。
2 五峰县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
2.1 环境保护意识不足, 导致生态损害和环境污染严重。
五峰县地处山区, 以喀斯特地貌为主, 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若过度开发会导致水土流失、石漠化等等, 这增加了美丽乡村建设的难度, 再加上五峰县属于贫困地区, 导致两个方面的结果:一方面贫困导致人口增长和生态环境趋向脆弱;另一方面人口增长加剧贫困并使生态环境更趋脆弱, 生态环境脆弱既是贫困的产物又进一步加剧贫困[1]。为了脱贫就需要开发利用当地的资源, 但是在开发利用过程中, 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恢复, 这增加了开发利用的难度, 影响美丽乡村建设和脱贫致富。
2.2 基础设施建设不太完善, 缺乏合理的规划和管理。
五峰县属于贫困地区, 各个村经济发展不平衡, 贫困程度差别较大, 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 大多数地区交通不便利, 水电、医疗、通讯、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不够到位, 出现了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和通讯难等等诸多问题。此外, 农村建房秩序较乱, 存在功利化、大拆大建等等问题, 规划监管不力, 挤占道路、农田等公共设施和资源的现象比较普遍。对于一些已经建成的基础设施, 缺乏定期的维护和管理, 这些诸多问题使五峰县美丽乡村建设面临较大的挑战。
2.3 贫困人口占多数, 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
近年来, 五峰县政府一直在积极解决贫困问题, 2014~2016年3年时间实现了12个贫困村出列, 9 393户29 134人销号, 精准扶贫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贫困人口仍然占多数。部分贫困户发展动力不足, 返贫机制不健全, “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 存在越贫越光荣、越贫越要救济的懒汉思想。致贫原因多样化, 因病致残致贫占的比重仍然较大, 劳动力缺乏, 难以脱贫。政府投入不足, 基础较差, 持续发展能力较弱。
3 湖北省五峰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3.1 转变思想观念, 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发展思路。
毋庸置疑, 以前那种“边发展、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是行不通的, 建设美丽乡村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 以脱离贫困为核心, 探索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互利共赢的模式, 走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道路。政府、企业需要转变思想观念, 必须认识到贫困地区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在五峰县群众的生产生活中, 务必使环境保护的意识进入每个人的头脑, 只有在正确的思想观念指导下, 人们的行动才不会出现偏差, 使环境保护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健全维护管理机制。
美丽乡村建设, 既需要靠建设, 也需要靠管理和维护。五峰县政府应该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地区的交通运输系统;逐步建立较完备的自来水饮水系统, 解决人们饮水难的问题;加大地区电改力度, 确保家家户户通电、用电安全;不断提高地区网络普及率和通讯设备;创造优越条件引进医疗和教育人才, 提高医疗水平和教育水平。此外, 还需要建立健全维护管理机制, 明确管理主体和管理责任, 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 提高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管理技能。
3.3 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精准扶贫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五峰县政府应该开展区域性贫困普查, 确定贫困户信息数据;大力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积极指导当地群众搬迁后的产业建设;五峰县政府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探索一条金融扶贫的道路, 如可以建立政府和金融机构在担保、保险和信贷等综合金融扶贫方面的合作模式。(作者:唐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