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产业园可以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但需满足特定条件并符合政策支持方向。以下是具体分析及成功案例:
一、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方向与低空经济契合性
1. 政策支持范围
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支持“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包括低空经济、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规模超7000亿元,支持方向涵盖“高技术产业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八大领域。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其基础设施建设(如通航机场、空管系统)和技术研发(如无人机、eVTOL)均符合支持方向。
2. 明确支持案例
- 浙江省:在《关于高水平建设民航强省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符合条件的低空新基建项目可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及超长期国债。
- 天津市宁河区:通过《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动产业园建设,涉及基础设施、应用场景开发等,可能通过中央资金支持实现项目落地。

二、申报条件与流程
1. 基本条件
- 项目定位:需符合国家重大战略(如低空经济安全能力建设)或重点领域补短板(如智慧物流、应急救援等)。
- 前期手续:完成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用地预审、环评、节能审查等“七件套”手续,并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及三年滚动投资计划。
- 资金落实:地方配套资金需到位,项目总投资中企业自筹比例不低于5%(资本金注入类项目)。
2. 关键限制
- 项目开工进度不超过50%,不得重复申请其他中央财政资金。
- 公益性项目需收益覆盖专项债券本息(覆盖倍数≥1.2倍),企业需避免列入严重失信名单。
3. 申报流程
- 线上申报:通过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录入项目信息,逐级审核推送至国家发改委。
- 线下材料:提交资金申请报告、可行性研究、资金承诺函等单行材料。
三、支持方向与资金类型
1. 重点支持领域
- 基础设施:通航机场、起降点、空管系统(CNS/ATM)、低空通信网络等。
- 技术研发:无人机动力系统(如轴向磁通电机)、eVTOL适航认证、低空安全技术(如反制系统)。
- 应用场景:物流配送(如无人机货运航线)、城市交通(如飞行汽车)、智慧农业等。
2. 资金类型匹配
- 直接投资:适用于非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如空域调度指挥中心)。
- 资本金注入:支持经营性项目(如低空物流平台),政府出资比例不低于5%。
- 投资补助:针对市场难以覆盖的技术研发项目(如电池技术突破)。
四、成功案例参考
1. 天津市宁河区低空经济创新产业园
- 政策支撑:通过减免租金、人才补贴、专项资金奖励(如市级实验室奖励10万元)吸引企业入驻,推动“低空+物流”“低空+巡检”场景应用。
- 金融保障:利用中航大基金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整合专项债、中央预算内资金等多渠道融资。
2. 浙江省绍兴市低空经济产业园
- 基建投入:配套基础设施(如低空网络指挥中心)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专项债协同支持,总投资超5000万元。
- 技术落地:开发城市级无人机安全运营方案,获盛邦安全等企业技术支持,符合中央对“安全规范”的要求。
3. 深圳市低空物流网络
- 场景创新:开通94条无人机货运航线,年载货量超70万架次,通过政策试点(如简化空域审批)争取中央资金倾斜。
五、风险与建议
1. 风险提示
- 空置率问题:部分低空产业园因盲目建设导致高空置率,需结合地方产业基础谨慎规划。
- 技术短板:需突破通信安全、电池技术等瓶颈,避免项目因技术滞后无法落地。
2. 申报建议
- 强化前期准备:优先完成项目用地、环评等手续,确保2024年6月底前开工(参考国债项目时限)。
- 多资金整合:以中央预算内资金为核心,配套地方专项债、产业基金等,形成“中央+地方”资金拼盘。
- 突出安全与创新:聚焦空域管理、数据安全等痛点,申报方向与“两重”(重大战略、重点安全)高度契合。
总结
低空经济产业园可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获得资金支持,但需精准匹配政策方向(如新基建、安全能力建设),并完善前期条件。地方政府可参考天津、浙江等地案例,以“基础设施+技术研发+场景创新”为核心包装项目,提升申报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