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2025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的“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专项”(简称“两业专项”)项目申报已正式拉开序幕。该项目致力于破解产业链上的关键难题,促进国内产品替代进口进程,并加速绿色低碳技术的转型升级。其核心支持领域涵盖了重大装备国产化、新材料自主可控、临床急需的创新药与医疗器械产业化、生产性服务业的革新升级等多个方面。

01 政策背景和核心宗旨
中央预算内投资“两业专项”是指中央预算内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专项,该专项旨在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体现了国家对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视,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创新和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促进两业融合,提高制造业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生态化水平。
02 重点扶持领域
(一)重大装备“国货国用”
该领域主要支持项目采购使用自主化装备、以及必要的 配套设施和工程建设投资。
1. 大型石化装备
2. 大型冶金建材装备
(二)新材料自主保障能力提升
该领域主要支持国内短缺的高端新材料产业化项目,加快提升重点领域新材料自给保障水平。
1. 化工新材料
2. 金属材料
3. 无机非金属材料
(三)临床急需创新药产业化
该领域聚焦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重大慢病等临床需 求,重点支持已进入 II/III 期临床试验,采用微纳米、缓控释等新型药物制剂技术,或增加治疗用途的改良型创新药规模化生产。
(四)三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建设
该方向主要聚焦原材料、机械装备、消费品领域,支持建设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检验检测中心、认证中心、共性技术平台、 中试基地,提升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高端化、 综合性服务能力。
1. 工业设计中心
2. 国家质检中心
3. 质量认证中心
4. 共性技术平台
5. 重大中试基地
03 申报条件与流程
(一)申报条件:
1.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三中心一平台一基地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原则上不低于5000万元;其他领域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原则上不低于1亿元。
2. 建设周期:项目预计建设周期为2年左右,最长不超过3年,确保项目能够高效推进并按时完成。
3. 项目阶段:项目需处于已开工或拟开工阶段,且投资进度原则上不超过50%,为后续建设预留充足资金。
4. 项目手续:项目需具备完整的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估、安全评价等手续,以及国有土地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必要证件,确保项目的合法合规性。
5. 资金来源:项目需提供明确且足额的资金来源证明,确保项目资金链条的稳固。
6. 项目主体信誉:项目主体需具备良好的行业地位与创新能力,且近三年内无重大安全、环保、质量事故,信用记录良好,无负面记录。
7. 国家项目库入库:项目需在正式申报前列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完成提前入库流程。
(二)申报流程:
1. 项目准备:项目主体需完成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市场调研、方案设计、预算编制等。
2. 入库申请:项目需向相关部门提交入库申请,完成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的入库流程。
3. 线下核查:相关部门将对入库项目进行线下核查,确保项目的真实性与可行性。
4. 地方推荐:经核查合格的项目将由县/区发改委逐级推荐至市发改委、省发改委。
5. 国家评审:省发改委推荐的项目将由国家发改委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确定立项名单。
6. 资金补贴:立项项目将获得相应的资金补贴,用于支持项目的后续建设与发展。
04 资金扶持与拨付机制
(一)扶持力度:对纳入支持范围的三中心一平台一基地项目,按 照批复固定资产投资的 20%安排专项资金;其他领域项目, 按照批复固定资产投资的 15%安排专项资金。
(二)资金拨付:资金的下达由国家发改委依据严格的评审结果来确定具体额度。一旦项目通过评审并获得立项,相应的财政部门将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指示,将资金拨付至项目实施主体,确保资金能够及时、准确地用于项目推进。
05 申报要点与建议
(一)合规性与创新性: 项目方需严格对照“两业专项”政策支持的领域和技术要求,确保项目的合规性与创新性。这不仅是项目成功申报的基础,也是项目后续获得持续支持的关键。
(二)申报材料真实性: 申报材料需真实、完整、准确,任何数据矛盾或虚假信息都可能导致项目被淘汰。项目方应高度重视申报材料的准备,确保每一项数据都经得起推敲和验证。
(三)提前准备与储备: 鉴于申报时间紧迫且竞争激烈,项目方应提前做好准备,包括项目策划、预算编制、材料整理等,并争取尽早完成入库储备,以便在申报窗口开启时能够迅速响应,抢占先机。
(四)总结:“两业专项”政策为我国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和资金保障。符合条件的项目方应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积极申报,并全力以赴推动项目的落地实施,为提升我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