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财政厅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北京总部顺利完成今年第六批政府债券的发行工作,总规模达 130.11 亿元。本批债券期限丰富,涵盖 7 年、10 年、15 年、20 年及 30 年等多个品种,以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从发行结果来看,市场认购热情高涨,平均投标倍数高达 26.32 倍,充分彰显了资本市场对山西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同时,债券平均利率确定为 1.93%,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处于合理水平,为省级财政筹措资金降低了成本。截至此次发行完毕,山西省今年已累计发行政府债券 1211.82 亿元,为全省重大项目建设、民生工程推进等提供了坚实的资金支撑。
值得关注的是,在本批新增一般债券发行过程中,山西省首次试点采用地方债收益率曲线招标方式,这一举措标志着该省在地方债市场化改革进程中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步。为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省财政厅提前谋划、精心部署:一方面,积极对标学习上海、广东等先进地区的成熟发行经验,组建专业团队密切跟踪国家政策导向与债券市场动态,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研判市场利率走势,科学界定地方债收益率区间范围,凭借 “优质” 的定价要素实现了债券的精准定价,既保障了财政资金的筹措效率,又兼顾了投资者的合理收益预期;另一方面,大胆加大试点规模,将 2 只 7 年期新增一般债券共 79.92 亿元全部纳入试点范围,占本批债券总发行量的六成,以 “足量” 的规模效应充分激活市场活力,吸引了众多银行、保险、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广泛参与,有效提升了地方债的市场流动性。
最终,本批 2 只试点发行的债券均以 1.84% 的中标利率顺利完成发行。这一结果不仅体现了市场对山西地方债信用资质的高度认可,更意味着地方债市场化定价反馈机制在山西省得到进一步完善。通过收益率曲线招标,债券定价更加贴合市场实际供求关系,有助于形成公允、透明的地方债价格体系,为后续债券发行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也增强了山西省在全国地方债市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此次第六批政府债券的成功发行,尤其是地方债收益率曲线招标试点的顺利落地,对山西省而言意义深远。从短期来看,所筹资金将重点用于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为稳投资、补短板、惠民生提供直接助力;从长期来看,市场化发行机制的不断完善,将推动山西省地方债管理水平持续提升,降低政府融资成本,优化债务结构,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稳健的财政金融环境。未来,山西省财政厅将继续总结试点经验,深化地方债市场化改革,力争在债券品种创新、投资者结构优化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让政府债券在服务全省发展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