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乡村振兴战略专题 > 战略资讯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存在的3大问题及发展要求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存在的3大问题及发展要求

来源:原创  时间:2022-05-14  点击: 6063次
乡村公共空间设计与乡村现代化建设辅车相依,针对当前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乡村公共空间存在形式化建设、模块化构建、拼贴式设计等日益泛滥的空间改造设计乱象,提出多元价值表现与动态规划建设。

  乡村公共空间是容纳村民公共活动及邻里交往的重要场所,是村内公共事务管理和祭祀等社会性活动发生的物质空间,更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村公共空间的功能是复合多元的,不同空间形式的表现所传达给村民的内容和氛围是有区别的。多样化的空间形式不仅能丰富村民的休闲娱乐生活,而且也有利于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然而当前乡村公共活动相当匮乏,除了春节期间的祭祀游神、舞龙舞狮、逛庙会等大型活动,其余时间基本处于“静止”的状态。目前国内学者关于乡村公共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功能性空间的布局和地域性文化空间的重塑上,通过不同学科的视角,对乡村公共空间进行研究和探析,从乡村公共空间的功能属性、文化肌理及景观设计等层面进行设计研究。


乡村公共空间问题,乡村公共空间发展要求


  乡村公共空间设计与乡村现代化建设辅车相依,针对当前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乡村公共空间存在形式化建设、模块化构建、拼贴式设计等日益泛滥的空间改造设计乱象,提出多元价值表现与动态规划建设。

  一、乡村公共空间存在问题
  1.乡村公共空间的形式化建设近年来,有些地区为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拉动乡村地区的旅游产业活力,激发市场消费潜力,致力于推进乡村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盲目追求建设大而空的休闲广场或公园。巨型的休闲广场搭配城市化的活动服务设施在乡村环境中显得格外突兀,不仅对村民的日常生活没有实质性意义,而且还降低了乡村公共空间的使用率,破坏了乡村地区自身独有的文化肌理,失去了当地本应具有的人文关怀。

  2.乡村公共空间的模块化构建
  乡村公共空间追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忽略了其乡村本土文化的延续和建设质量,盲目的以物质表达形式构建“模块化”的文化设施,缺乏对乡土文化的深入了解,进而忽略了村民对地域性文化的需求,导致乡村公共空间文化性遭到“破坏”,无法吸引当地村民的关注。因此,重塑和营建乡村公共空间是需要在尊重当地村民的日常生活基础上,以提高村民日常生活的幸福感和文化性需求为基准,发挥乡村公共空间的文化性功能,从而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3.乡村公共空间的拼贴式设计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建设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无论是传统的祠堂、寺庙、古街道等空间形式,还是现代化发展的生活休闲广场、乡村便民服务中心、扶贫驿站等空间形式,正逐渐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成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表现。但是在这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乡村公共空间“混乱”的拼贴式设计问题。如有些乡村公共空间直接套用城市地标建设标准,在一个地块或者是一条街道上集中改造与建设,形成所谓的“特色街区”,实际上不仅无法展现乡村的特色文化,而且缺乏创新性。“格格不入”的空间表现形式,忽略了乡村公共空间的本土化和特色化,不仅无法满足村民对公共空间文化性和创新性的需求,而且难以引起村民共鸣,导致村民对其发展漠不关心。

  二、乡村公共空间发展要求
  乡村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乡村公共空间的构建和发展,要充分挖掘并展示其空间的多元价值表现与动态规划建设。从乡村振兴的角度看,乡村公共空间具有生活、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等多元价值,并具体表现为: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产业兴旺,拉动乡村经济发展;搭建沟通协商平台,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繁荣乡村文化生活,推进乡风文明;以及优化乡村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过去我国乡村地区在进行乡村规划时缺乏系统性规划,村民仅限于问卷调查、被告知规划等被动的参与改造形式,缺乏主人翁意识。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必须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让村民参与到乡村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当中,使乡村建设形成一个良性的动态发展规划路线,前期的系统理论指导和后期管理相结合,而不是简单套用城市的形式化建设模式。同时,在乡村建设过程中还需要村民树立文化自觉意识,在传承优秀乡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延续和创新,形成一种健康文化生活方式,能够为其提供幸福生活和乡土情怀。(作者:赖雅凤 管幸生)


    中机院起源于产业竞争情报监测,发展壮大于规划咨询,成名于规划思想。专注于乡村振兴规划,如:“三农”问题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乡村产业聚集区、农产品产业链等研究规划咨询服务10余年。时刻洞悉乡村正在发生的巨变,对于乡村振兴相关项目有着丰富的经验及庞大的研究队伍,经手相关乡村振兴规划项目近百余例,欢迎致电400-666-8495咨询!


分享到:
上一篇:乡村振兴视域下探索福建永泰县尾林村公共空间改造设计方案
下一篇:《江苏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草案)》搭建乡村振兴“四梁八柱”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