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十五五规划专题 > 相关动态

“十五五”来了,园区要把握好三个大方向

来源:原创  时间:2025-08-28  点击:79
“十五五”的五年,将是承前启后、决定命运的五年。对于产业园区而言,既是时代赋予的巨大机遇,更是沉甸甸的历史责任。园区管理者需兼具战略家的定力、洞察未来的眼光和改革者的魄力。

风云际会,征程再启。随着最高层会议官宣,“十五五”规划的宏伟蓝图正在徐徐展开。


这不仅是一个五年周期的更迭,更是中国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关键奠基期与全面发力期。


“十五五”战略意义

从内部发展来看,作为“十四五”与“十六五”的衔接期,“十五五”时期是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阶段,需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该阶段的部署将对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产生决定性影响,这五年的实施路径与成效,直接关系到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与国家现代化进程。


从外部环境看,规划编制之际,国际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如大国竞争加剧、全球产业链面临重构、技术封锁与规则博弈升级等,挑战与不确定性显著增加,规划需平衡“战略定力”与“灵活应对”,既要抵御外部压力,又要主动塑造国际新秩序。

“十五五”来了,园区要把握好三个大方向

“十五五”目标体系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当前全党全社会的基本共识。这一目标源于国家“三步走”战略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2021年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49年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2021年起,我国进入为期30年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其中前15年(至2035年)的目标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关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体内涵,2021年提出的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经济总量与人均收入迈上新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制造业升级(如C919、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超13%;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差距显著缩小,中等收入群体超8亿人;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竞争新优势增强,如“亚洲共同体”构想通过市场规则整合区域资源……其中,最具体的一项指标是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普遍认为门槛约为2万美元。以2024年我国人均GDP约1.35万美元为基础,若年均增长率保持在5%,预计到2033年即可实现2万美元目标,2035年有望达到2.31万美元,侧面反映维持经济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可见,“十五五”规划的实施,本质上是中国在百年变局中“立足自身、塑造未来”的主动选择。其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经济增长的数值目标,更在于能否通过制度创新与开放合作,将规模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双重愿景。


产业园区如何把握方向

于此波澜壮阔的历史关口,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载体的产业园区,须深刻领会“十五五”的时代内涵,精准把握历史方位,在“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总基调下,实现自身的战略升级与价值跃迁。


一是保持战略定力,深耕新兴产业,筑牢“安全与发展”的基石。十五五”时期的核心任务之一,是为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夯实基础,产业根基的稳固与安全至关重要。进入“十五五”,最重要的并非盲目追逐新风口,而是保持战略定力,对已布局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深耕与精进。一方面,持续完善和强化产业链,围绕主导产业进行“补链、强链、延链”,着力破解“卡脖子”难题,吸引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企业入驻,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链主”企业,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另一方面,要着力于营造更适宜的产业生态,如通过提供专业的共性技术平台、中试基地、检验检测中心等,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让企业能够心无旁骛地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


二是聚焦消费升级,孵化卓越服务,拥抱“美好生活”的新常态。“十五五”阶段,人均GDP将迈入下一个台阶,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先发省市将率先达到甚至超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消费结构也将发生变革,人们对商品与服务的需求,将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从功能型消费转向体验型、服务型、品质型消费。对于产业园区而言,一方面,积极招引培育与消费升级相关的产业,如数字文创(游戏、动漫、影视)、工业设计、时尚品牌、精品旅游等;另一方面,要给予创新企业充足的耐心和长期主义的支持。以《黑神话:悟空》为例,其研发历程启示我们,伟大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体验无法一蹴而就。园区应建立包容审慎的监管环境和完善的投融资体系,鼓励摒弃短期功利,进行“十年磨一剑”的长期投入和研发创新。除提供物理空间和载体之外,更重要的是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推崇卓越的创新文化氛围,让更多“悟空”能够孕育和诞生。


三是立足中国本土,融通全球,勇当“新秩序起点”的先行者。“十五五”时期,产业园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须以更宏大的视角和更主动的姿态,立足国内大市场,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的大趋势、大浪潮。产业园区的视野不能局限于本省本市,甚至不能只盯着国内市场,而是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枢纽作用?如何吸引全球高端要素资源?如何推动中国的优势产业、创新模式和服务标准走向世界等等。于园区而言,一方面要持续提升国际化能级,如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吸引全球顶尖人才、研发机构和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入驻,定期举办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峰会和创新论坛,使园区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会客厅”和“桥头堡”。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如积极鼓励园区内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不仅输出产品,更输出技术、标准和品牌。支持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利用全球资源优化产业链布局,提升国际竞争力。


结语

“十五五”的五年,将是承前启后、决定命运的五年。对于产业园区而言,既是时代赋予的巨大机遇,更是沉甸甸的历史责任。园区管理者需兼具战略家的定力、洞察未来的眼光和改革者的魄力。唯有将内部的产业深耕、居民的消费升级与全球的格局重塑三者紧密结合,既夯基固本,又驭势而行,产业园区才能不负使命,真正成为推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的强劲引擎和坚实支柱。



上一篇:2026-2030 “十五五” 乡村规划:锚定振兴目标,抓五大重点强三重保障
下一篇:“十五五” 时期,化工行业如何节能降碳?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