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来源:原创  时间:2024-01-18  点击:646
要以数字乡村建设为抓手,着力完善乡村新基建,进一步挖掘和发挥新业态、新模式的潜力,全面推进乡村现代化。本章将提出推动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策略,以期为周边乡村地区发展提供新路径。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加快乡村现代化步伐,其必要条件是依靠数字化转变生产方式,提升农业农村的生产效率。当前,数字经济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新兴业态的出现,都为乡村现代化带来了新的契机。因此,要以数字乡村建设为抓手,着力完善乡村新基建,进一步挖掘和发挥新业态、新模式的潜力,全面推进乡村现代化。本章将提出推动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策略,以期为周边乡村地区发展提供新路径。


一、提升统筹规划能力,整合优化资源配置

加强对数字乡村建设的顶层设计,构建“规划体系统一”“发展模式协同”“区域联动”的发展新机制。同时,结合慈溪市的具体情况,制定“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的数字乡村建设方案,构建数字乡村建设的评估指标体系,为数字经济和乡村产业的深度融合提供政策依据和技术支撑。

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针对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上下游产业衔接不畅问题,可以通过数字技术,深度挖掘乡村传统文化资源价值,优化农村营商环境。打造“跟着二十四节气游乡村”等电子地图应用场景,创建乡村数字生活新服务样板。并积极引进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及其他新兴的市场化经营主体,延伸产业链,促进农村产业由一产向二三产的延伸与升级。同时,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引导小农户积极参与到农产品的直播销售中去,为农产品的销售带来新的增长点,从而达到生产和消费之间的高效衔接。


二、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共享共建机制

数字化基础设施是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通过加快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并促进其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能够有效增强乡村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因此,政府一方面要加速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布局、建设与应用;另一方面要全面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加快推动乡村供水用电、水利灌溉等传统基础设施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有效解决农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中,各地都应发挥好各类主体的作用,加大对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共建共享力度,合力构建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同时,协同相关机构,创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设基础设施(PPP)模式,优先扶持农业农村领域公益性项目设施建设,实行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


三、完善培养体系,保障数字人才供给

完善培养体系,引进科技创新人才。顺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人才培养观念,突出培训特色,优化培训内容,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鼓励数字技术人才积极参与数字技术竞赛,参与创新创业实践,通过参与实践提升农业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培养高素质的乡村数字化创新型人才。利用农村以“熟人”为特征的网络化社会,通过宣传报道,发挥好数字化应用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鼓励数字技术人才回流,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同时,重视本土数字人才队伍的培养。联合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等高校、科研机构及平台企业,发挥大学生“村官”、科技特派员等的作用,组建数字乡村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乡村产业数字化技术联盟,开展数字经济领域人才下乡活动,通过讲座、网络培训等形式开展线上线下相关知识培训,在农村推广互联网技术和农业数字化技术,提升农民的数字技术水平,提高其生产技能。(作者:虞雯锃)



上一篇:数字乡村背景下慈溪市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下一篇:乡村振兴战略下陇南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逻辑及存的问题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