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地图
返回首页
首页
"8+1"全链咨询
项目申报资金申请
九大服务链
产业大数据
研究咨询及申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专题
超长期特别国债申报
中央预算内投资申报
地方政府专项债
“十五五”规划
玄武岩纤维产业研究
EOD项目模式
新质生产力专题研究
预制菜产业研究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村庄规划
露营地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研究
田园综合体研究
特色小镇规划
十四五规划
开放型经济规划研究
保税区发展规划
智能制造规划
军民融合产业园
产业链规划设计
装配式建筑规划
文创产业园研究
循环经济规划
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
一带一路研究
出租车投放运力研究
走进中机院
关于我们
中机院新闻
new
项目收费及咨询
各大分院
人才招聘
联系方式
搜索
①市场研究
②战略规划
③产业规划
④创新空间规划
⑤招商规划及活动承办
⑥重大项目可研
⑦项目投融资方案
⑧云展云招云脑
+1 政策咨询与全程策划
政策解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一度边缘化的制造产业重新获得重视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6-11-17 点击:1119
在2008年之后,全球出现金融危机后,其经济呈现出空前衰退的现象,欧美各个国家政府均不断探究振兴经济、促进增长的出路,重新审视制造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让一度边缘化的制造产业重新获得重视。
在当前各个国家制造业的实力此消彼长的背景下,将促使全球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进行深入性调整。尤其是在2008年之后,全球出现金融危机后,其经济呈现出空前衰退的现象,欧美各个国家政府均不断探究振兴经济、促进增长的出路,重新审视制造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让一度边缘化的制造产业重新获得重视[1]。
一、中国制造2025的由来(背景)
从2009年到今,美国根据实际情况陆续制定了“再工业化战略”、“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等指导性经济复苏的战略内容,甚至将“制造业复兴”的战略内容以法律内容提供保障,并且颁布了《制造业促进法案》,以便促进美国制造业重新得到振兴。在亚洲地区,日本国家大力推行了“制造业再兴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日本制造业强国的地位。毋庸置疑,欧美国家长时间建立起的庞大的虚拟经济在较大程度上削弱了其全球领导力和影响力。然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则是30年全面改革开放过程中促进制造业强劲发展的结果。直到2010年,中国制造业产出的比例占全球比重的19.8%,让美国从1900年连续保持110年的制造业产值世界第一的历史得到终结。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实力不断提高,在2009年到2013年期间,欧盟从中国进口商品的比重从47.39%上升到49.70%,而中国向其他国家进口的机械和运输设备的比重则由28.78%上升到了31.94%。在欧美再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对我国制造业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出了较大的挑战,为了能够更好的应对当前全球产业的大调整,国务院在2015年便发布了关于“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的是为了让中国由一个制造业大国逐渐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2]。
二、中国制造2025的意义及影响
制造产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向前发展的重要基石。如果一个国家缺乏制造业便很容易被制造业强势的国家所控制,所以一个国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以强大的制造业来维持自身经济上的独立与繁荣。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不但能够为企业产业升级创造更多的机会,颠覆传统企业的商业模式[3]。同时,未来商品的进出口直接因素将逐渐由货币影响向需求转变,充分凸显在价值、创新和智能因素方面。有色金属、轻工等传统制造业的绿色工艺技术和装备也将得到空前推广。
三、中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分析
1.切实提升核心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中国制造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化解产能过剩的问题,便需要从光伏产业模式的发展过程中吸取经验教学,有效避免将原本需要大力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变成严重的产能过剩行业,从而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核心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创新技术瓶颈。其中,制造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途径包括:一是通过研究基础内容,掌握领导企业的主导性技术;二是紧密围绕制造行业主干技术链的拓展应用要求,不断创新辅助技术、配套技术、专用材料技工技术和专用设备,从而逐步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三是紧紧围绕制造产业主导设计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展开深度研发,以完善的技术标准内容取代既有标准,从而快速开发出适应现代市场需求的创新型产品,以产业联盟、研发联盟的形式掌控互补性资产,构建主导性设计保护带,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技术升级的核心竞争力[4]。
2.工业2.0,3.0与4.0齐头并进
在智能制造产业升级过程中,并不仅仅只是某一项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某一个产业的升级,所以便需要采用全新的运行方式,塑造紧密的工业体系,促使技术要素和生产要素的配置方式发生显著变化。同时,物联网、云计算、敏捷制造和柔性系统自动化生产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大规模标准化的生产,逐步成为了当前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主流生产模式。由于我国制造业在存量方面具有复杂性和非均衡性的特征,所以不能够单纯模仿西方国家的机器换人,而是应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究适合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坚持将2.0、3.0和4.0齐头并进,力争走积极稳妥的工业强国之路。
四、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思考
1.创新产品生产,占据全球产业链高端
在我国制定2025战略背景下,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应逐步构建完善且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性体系,全面推行智能制造模式,让生产的主要产品逐渐达到国际化领先水平。其中,通过修订国际标准内容,构建全球领先的现代化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体系,逐步生产高端化产品。在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主要创新产品、工艺和服务内容。其中,产品创新主要是指生产更加高速的动车组、高速列车,以及更大功率的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具备较大轴重和牵引质量的快速货车;以及安全较高、可靠性和耐久性更好的机车车辆[5]。通过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有利于加快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逐渐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全面推进我国轨道交通产业快速升级,有效提升整个信息产业、电子工业和材料工业等相关性产业链的整体实体,促进中国由“制造大国”朝着“制造强国”发展。
2.引进绿色新技术,改进生产方法
在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尽量应用新材料,引进绿色新技术,全面提高机车车辆的性能。使用清洁能力的机车车辆,减少生产耗能量较低和效率较高的机车车辆。其中,针对生产环保型机车工艺,应该尽量采用新型改进的生产方法,促使设备、生产组织两个方面都发生一定的变化,不断创新生产工艺、企业组织和管理。
3.应用智能化技术,提升市场竞争力
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背景下,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是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和共享信息、物化的整体过程。其中,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信息化技术主要是指企业在经营生产、管理决策、研究开发和市场销售各个环节均采用信息化技术,如: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管理技术等。通过全面开发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内外信息和知识资源、集成和利用、调整或者重构企业组织结构等,从整体上优化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的各项活动,全面提高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全面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管理智能化,主要是通过广泛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和利用一切信息资源,运用现代化管理理念,构建科学完善的经营机制,面提升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的管理制度,加快企业技术发展步伐,从根本上提升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此外,还应该不断构建规范化、数字化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基础数据,优化业务管理流程,创新企业组织结构,有效提升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的生产水平。
4.创新企业服务内容,拓展市场发展空间
针对服务创新主要是指为轨道交通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内容,积极响应用户对产品的新要求,及时处理用户对产品所提出的诉求,准确把握市场发展的脉搏,积极开辟更加广阔的发展市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作为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应该率先创新发展新模式:首先是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快速融合发展;其次是促进现代科学技术与轨道交通制造行业模式的融合创新;最后应该整合和构建全球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集团。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智能化就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构建协作化创新平台,创新技术和管理服务,为推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更好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五、结论
总而言之,在我国实施中国制造20205战略的背景下,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构建“工匠精神”,克服浮躁情绪,不能好大喜功,应该坚持不断创新,不论是小产品还是零部件,都应该将其做精、做细,便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上一篇:
未来五年中国以服务业为主导的转型变革大趋势正处在历史关节点
下一篇:
中机院:打造“盘锦特色” 现代农业升级版
核心业务
重大项目可研
项目投融资方案
九大服务链
战略规划
市场研究
园区项目前期定位
产业规划
建筑规划设计
产业园区规划
·电子商务产业园规划
·文化创意产业园规划
·生物医药产业园规划
·新型建材产业园规划
·节能环保园区规划
·循环经济园区规划
·高新技术园区规划
·茶产业园规划
·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规划
·健康产业园区规划
·养老产业园策划
·新材料产业园规划
·新能源产业园规划
·总部经济区规划
·经济开发区规划
·产业集聚区规划
·工业园区规划
·化工园区规划
产业研究与规划
·通用航空产业
·轨道交通产业
·装备制造产业
·产业转型升级规划
·健康养老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
·大数据产业规划
农业规划
·生态农业规划
·休闲农业规划
·观光农业规划
·生态农庄规划
·农业科技规划
·旅游园区规划
·休闲旅游业规划
·现代农业园规划
·现代服务业规划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
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