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超长期特别国债 > 超长期特别国债百科

超长期特别国债申报过程中的“十大”避坑要点

来源:原创  时间:2025-02-07  点击:326
特别国债“两重”八大投向的要求又极为严格,只能根据以往审查项目的经验来摸索。总结下来,项目未能通过的主要原因包括投向不符合、项目要素不具备、建设资金未落实以及申请材料不合格等。基于这些经验,不断储备和总结,逐步形成了一套实战指南。

“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的通过率高吗?” 坦白讲,通过率并不高。原因在于对政策要求的精准把握不足,以及项目前期审批要件的欠缺。


由于相关文件不公开,特别国债“两重”八大投向的要求又极为严格,只能根据以往审查项目的经验来摸索。总结下来,项目未能通过的主要原因包括投向不符合、项目要素不具备、建设资金未落实以及申请材料不合格等。基于这些经验,不断储备和总结,逐步形成了一套实战指南。


对于政府管理谋划,政府项目种类繁多,总体原则要吃透政策,加强重大项目研究,做到“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申报一批、实施一批、退出一批”。

超长期特别国债申报过程中的“十大”避坑要点

第一“关”:长期努力,领域错配

自今年三月份开始,各地陆续地就收到了各种各样的国债“路边社”消息,比如诸如国债将涉足哪些领域,各领域又大致有着怎样的要求。


尽管这些“消息源”颇具可信度,像省级层面召开的国债相关线上线下会议所透露的信息,但各市县对国债投向领域的解读却各不相同。加之,国债的具体领域和要求直到申报前几天才真正明确下来,这就导致许多小伙伴努力了半天,却因为领域选择错误而功亏一篑。


例如,某企业曾精心筹备了一个元宇宙数字基础设施项目,起初依据所获取信息判断,该项目与“数字经济” 领域的预期要求高度契合。


但在正式申报阶段,却发现“数字经济”领域的范畴界定已发生变动,该项目所属类型已被排除在外,致使项目失去适配的申报领域方向,申报进程被迫中断。


第二“关”:领域适配,区域受限

除面临上述领域界定不明的困境外,还存在一种情形,即项目所属领域已确定且符合要求,但申报主体所在区域却不在国债支持范围内。


有项目团队与邻市同仁共同研究国债相关政策,甚至专程前往省里“抄作业”。然而,等到了最终结果“开奖”时,却发现邻市同仁的项目顺利获批,而自身所在项目却因所在区域限制而未能申报,皆因地域支持差异所致。


第三“关”领域契合,主体不符

好不容易跨越了前两道难关,项目幸运地符合国债支持的领域,可新的挑战接踵而至——申报主体资格不符。


国债针对不同领域设定差异化申报主体的要求。以某城投客户筹备的托育中心项目为例,该项目在领域层面与国债要求精准匹配,且所在区域为人口流入型城市,符合国债在地域方面的支持条件。


可是问题又来了,养老托育类项目在国债申报体系中,仅接受审批类的政府投资项目作为申报主体。城投平台因自身性质无法申报,无法获取国债资金支持。辛辛苦苦谋划的项目,最终因为主体原因而流产。


第四“关”:具备资格,要求未达

历经重重困难突破第三关后,部分项目既拥有符合要求的申报领域,又具备相应的申报主体资格。然而,国债申报并非仅考量领域与主体两方面因素,各领域还设有特定且严格的详细要求。


例如,某粮食仓储的项目,支持领域、建设内容,甚至成熟度都非常好,万事俱备只欠资金到位便可开工建设。


然而,问题来了,这个粮食仓库只有2万吨的建设规模,受现有土地资源条件限制只能承载得起2万吨的库容。而国债针对此类粮食仓储项目明确要求建设规模不得低于2.5 万吨。这一硬性指标使得原本极具潜力的项目陷入绝境,希望破灭。


第五“关”:要求满足,要件缺失

当然,也有不少项目成功闯过了前四关,在领域、申报主体、领域细则等方面好不容易符合了国债的各种要求,但还是出现个“幺蛾子”—国债所需的要件不完备。


国债希望下放的资金能够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所以对于项目成熟度要求很高。为了证明项目的成熟度,在项目申报的时候,就需要匹配立项批复、可研批复、土地手续等各类要件。


但现实情况是,为满足国债的严苛要求,很多项目都是临时谋划出来的,成熟项目寥寥无几。加之国债申报窗口期短暂,要件难以在限期内获取,这成为许多项目的致命伤。


如某学校的项目,为了申报国债调整了建设主体和建设内容,需要重走流程。但当地项目审批要求非常严格,用地预审需要公示10天才能拿到,可研批复也必须在拿到用地预审后才能下达。


可研批复的下达最后硬生生跟国债申报的关门时间差了2天,项目因要件未能及时完备而错失申报机会。


第六“关”:要件齐全,成熟欠佳

实际上,为抓住国债的这波风口,许多地方都加快要件办理速度,为国债申报开辟绿色通道。


然而,即便取得了立项批复、用地预审和可研批复,项目成熟度仍可能存在不足。


从时间节点倒推分析,自 6 月至 12 月期间,项目需完成方案设计、可研深化、初步设计以及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的招标等一系列复杂工作流程。


部分项目团队担忧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项目开工准备工作,同时顾虑国债审核过程中的严格审查机制,在拿到各种要件后采取保守策略,犹豫不决,最终导致错过申报时机。


第七“关”:万事俱备,名额受限

当然,仍有部分地区拥有成熟度较高的优质项目。但国债申报过程中存在一个客观限制因素——名额有限。


例如,某“平急两用医院”项目,在项目规划、建设内容以及功能定位等方面均与平急两用医疗设施的国债申报要求高度一致。but,国债要求每个城市的“平急两用” 应急保障医院项目不超过三个名额。

当该项目前往市级部门争取申报名额时,发现三个名额在政策要求公布后的极短时间内,已被市辖区内的其他项目抢占瓜分完毕,地处县域的该项目因名额限制无法进入申报流程,尽管项目自身已具备完善的申报条件,但仍遗憾错失机会。


第八“关”:准备就绪,信息延误

历经前七关考验,项目在领域要求、名额获取等多方面均已达成申报条件,正欲申报之时,却遭遇国债信息传递不畅、透明度不足的问题。


在国债申报工作过程中,部分基层FG部门对国债政策的具体要求与细节把握不够全面,导致下面申报单位的咨询时,无法提供有效的指导与信息支持。


例如,某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集疏运配套设施项目,因县FG部门迟迟未获取该领域的明确信息,一直未进行填报。待反应过来时,申报系统已锁定,项目无法再上报,只能遗憾放弃。


第九“关”:申报准时,填报有误

提及申报系统,不得不强调国债申报的关键环节—填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


毕竟在主管部门审核项目的时候,首先查看的就是这个库内的信息。


然而,系统填报难度颇高,涉及项目建设内容、投向领域选择、项目投资预算明细、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等多方面的信息录入。


例如,在长三角地区的某厂网一体化项目,该项目在实体建设内容与国债申报要求的匹配度方面,符合相关条件。但在申报过程中,因申报单位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的填报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在填写“前期工作手续” 相关内容时,包括项目批复、可研批复等关键信息,未按照要求逐一详细填写,而是错误地选择了 “未涉及” 选项。


这一填报失误直接导致国家审核部门在初审阶段对项目的前期工作进展情况产生误判,最终致使项目申报失败,错失国债资金支持。


第十“关”:上报成功,临阵退缩

历经重重艰难险阻,成功将项目推送至国家层面审核环节后,按照国债申报流程要求,地方需补充提交项目“真实性承诺函”。


这时,项目申报单位却产生顾虑与退缩心理。申报单位认为,提交“真实性承诺函” 意味着项目存在潜在风险或瑕疵,国家已对该项目重点关注,担心国债资金的使用将受到严格监管与限制,同时自身需承担更为重大的责任。


例如,某客户已顺利报送至国家层面的项目,其申报单位在权衡利弊后,最终决定放弃申报,撤回相关材料。


这一决定不仅导致项目前期的大量投入与努力付诸东流,也反映出在国债申报过程中,申报单位对政策风险的认知与应对能力存在不足。



上一篇: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申报工作及相关案例
下一篇:深度解读:超长期特别国债与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异同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