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超长期特别国债 > 超长期特别国债百科

解析中央预算内资金与超长期特别国债具体支持方向的区别

来源:原创  时间:2025-01-07  点击:777
2025年将继续发行超长期国债,优化投向支持“两重”建设,提前下达千亿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二者各有侧重但大方向重合,中央预算内投资侧重基础公益项目,超长期国债聚焦“两重两新”。

2025年将继续发行超长期国债,优化投向支持“两重”建设,提前下达千亿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二者各有侧重但大方向重合,中央预算内投资侧重基础公益项目,超长期国债聚焦“两重两新”。

解析中央预算内资金与超长期特别国债具体支持方向的区别

政策背景与资金投向

国家发改委明确指出,2025年将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并进一步优化其投向,加大力度支持“两重”建设 。与此同时,近期还将在年内提前下达2025年1000亿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以及1000亿“两重”建设项目清单,以此支持地方加快推进前期工作,促使相关项目能够先行开工实施。


从发布会新闻通稿可知,中央预算内投资会持续支持具有基础性、公益性、长远性特点的项目,致力于加快补齐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短板弱项,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而2024年开始发行的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则主要用于“两重”建设,即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以及“两新”工作。


共性特点

资金属性与目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均属于中央财政资金范畴,可谓是来自“央妈”的支持,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推动国家这个“大家庭”的整体发展以及保障国家安全,在促进经济增长、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投向重合:二者在资金投向上虽各有侧重,但大方向存在一定重合。例如,都关注国家重大战略领域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关键支撑作用的重点项目,共同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申报流程相似:在申报流程方面,国债与中央预算内投资具有诸多相同之处。它们都属于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形式,在资金监管上都较为严格,以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安全。并且,项目分配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国家审核程序,从项目的前期申报、材料审核到最终的批准立项,都有一套规范、严谨的流程,以保证项目的质量和资金的效益。


 差异分析

建设内容侧重:目前,中央预算内投资并不涉及“两新”建设,其定位主要是着眼于基础性、公益性、长远性项目,侧重于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弱项进行补充和强化。比如在生态治理方面,通过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等项目的投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在环境整治上,致力于提升城乡环境卫生水平,打造宜居生活环境;在保障性安全工程方面,加强对各类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和改造升级,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防灾减灾领域,建设完善的灾害监测预警、应急救援等体系,提高国家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在铁路、水网等公益性、基础性项目建设上,不断优化交通和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增强区域发展的支撑能力。而超长期特别国债则重点聚焦“两重”“两新”,除了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外,还着重于科技创新、新型城镇化等领域,如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促进产业升级;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等。


地域倾斜差异:从地域分布来看,中央预算内投资将重点向贫困、边远地区倾斜,旨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通过加大对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改善当地的发展条件,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增强贫困、边远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超长期特别国债在地域上并无明确的此类倾斜性要求,其主要依据项目本身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对国家整体发展的战略意义来进行项目筛选和资金分配。


项目具体指向:中央预算内投资更加侧重纯粹的公益性、基础性项目建设,如上述提到的生态治理、环境整治等项目,这些项目大多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主要目标,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而超长期特别国债除了支持部分类似的公益性项目外,还重点关注一些具有创新性和综合性的社会事业建设项目,如产粮大县的人口转移市民化过程中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包括教育、养老、托幼等社会服务设施的完善,以满足人口转移过程中的多元化需求;又如地下管网、高标农田等安全保障类项目,既关乎民生福祉,又对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基础设施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篇:省市如何做好超长期国债项目谋划储备工作支持领域及任务分工?
下一篇: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申报工作即将于2月中旬启动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