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驱动下的民航强国建设:机遇与对策

低空经济作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正深刻重塑民航业发展格局。其涵盖的通用航空、无人机应用等多元业态,不仅拓宽了民航服务边界,更通过技术创新、空域优化、基建完善等维度,为新时代民航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发展低空经济,是破解传统民航发展瓶颈、构建现代化航空服务体系的关键抓手,更是实现民航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本文立足低空经济与民航强国建设的内在关联,系统阐述其推动作用与实施路径,为行业发展提供思路借鉴。


一、大力发展低空经济,全面推进民航强国建设

低空经济具有广阔的产业价值和发展潜力,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动力引擎,对于新时代民航高质量发展和中国民航强国建设意义重大。低空经济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并助力民航强国建设的主要方式体现在以下方面。

1. 低空经济拓宽民航服务领域与业态

低空经济包括通用航空、无人机应用、空中游览、应急救援、城市空中交通(UAM)等多种业态,这些新型服务拓宽了民航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促使民航服务从传统的干线运输向多元化、个性化服务转变,提高了服务质量和覆盖范围。低空经济激发航空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低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航空科技的进步,特别是无人驾驶航空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了航空制造业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提升了民航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2. 低空经济必须优化空域资源配置与管理

通过实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整合与合理分配低空空域资源,提高空域利用率,为民航业的高效运行和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基础,同时也为实现飞行自由化和便捷化奠定了基础。低空经济强化民航法规政策与标准体系建设。低空经济的发展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化体系作为保障,通过建立符合低空经济特点的法规框架和标准体系,为民航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制基础和规范化环境。

3. 低空经济完善民航基础设施与航空服务网络低空经济的发展需要建设大量的通用机场、临时起降点、飞行服务站等基础设施。这种“毛细血管”式的航空网络布局,有利于填补大型机场网络覆盖不到的地方,提高民航服务的可达性和便利性。低空经济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与经济融合,能够有效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通过低空旅游、无人机物流、农业植保等业务,有力助推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提升民航服务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贡献度。

4. 低空经济可以培育新型人才与民航创新能力

低空经济必将带动对新型航空人才的需求,包括无人机驾驶员、低空经济分析师、空域管理专家等,通过教育、培训、科研等方式,培养一支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专业人才队伍,保障民航强国建设的人才供给。低空经济以其独特的业态优势、技术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多重因素,有力推动了民航业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为我国建设民航强国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二、发展低空经济采取的综合措施

1. 政策引领与规划先行,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

(1)制定和实施低空经济发展的国家级战略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① 出台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财政支持、税收优惠、融资便利等,激发市场活力;② 政府要发挥好引导作用,加大对低空经济的政策扶持力度,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③ 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率。

(2)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低空经济相关技术研发和应用,提高航空器的安全性、经济性和舒适性。① 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② 鼓励低空经济领域的技术创新,加强无人机、通航飞机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③ 支持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

(3)鼓励企业发展低空经济业务,形成多元化的市场格局。① 支持通用航空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市场竞争力。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低空经济领域,拓宽融资渠道;② 推动低空经济在农业、林业、环保、应急等领域的应用,提高低空经济的服务能力和社会效益;③ 探索低空经济在旅游观光、文化体育等新兴领域的发展潜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④ 推动低空经济与旅游、农业、物流等行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低空旅游、航空运动、农林喷洒、紧急救援等多元化服务,丰富低空经济内涵。

2. 完善低空空域管理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安全监管与规范发展

(1)深化空域管理改革,合理划分低空空域,实现空域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精细化管理。① 推进空域服务体系建设,简化飞行审批流程,提高飞行效率和服务质量。优化低空空域结构,提高空域资源利用率,建立健全灵活高效的低空空域管理体系;② 完善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提供实时、准确的气象、导航等服务,确保低空飞行安全。

(2)加大对低空机场、起降点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提升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和综合保障能力,扩大低空飞行服务覆盖范围。①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加快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包括空管、通信、导航、监视等基础设施建设;② 发展智能化、数字化的低空航行服务系统,提升空管、气象、导航等配套服务能力。

(3)建立健全低空经济的安全监管体系,确保低空飞行活动的安全有序进行。① 制定和完善低空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促进低空经济的规范发展;② 完善低空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为行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3. 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强化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1)加强与国际民航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技术。① 推动低空经济领域的国际合作项目,拓展国际市场,提升我国低空经济的国际影响力;②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商业模式,同时推动中国低空经济走出去,增强国际影响力。

(2)加强低空经济领域的人才培养工作,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建立健全低空经济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扩大飞行员、维修人员和技术人才的供给。扶持初创企业,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形成涵盖制造、运营、服务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

(3)大力发展低空经济,全面推进民航强国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协作。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策略实施,有效推动低空经济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并助力民航强国战略的全面落实,推动低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为民航强国建设注入新的动力。(作者:边琪)




上一篇:低空经济的关联概念与产业维度分析

下一篇:全球竞争中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问题 与推进策略

在线咨询 400-666-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