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旨在探讨行业新政策、技术变革等因素对我国广电有线网络行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夯实和优化网络基础设施
(1)继续推进超高清体系贯通。进一步推进广电网络骨干传输网、数据网扩容升级,加快接入网光纤化和IP 化改造;继续推进中国广电IP 互联网骨干网CBNET 的网络建设和网络升级,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提升网络容量和性能,覆盖更多城市和地区,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互联互通。
(2)建设和运营高品质广电5G 网络。共建共享和协同优化全国广电5G 网络,优化基站布局,确保信号稳定。升级传输网络,提升网络容量和传输速率。与设备厂商、内容提供商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共同推进5G 网络建设和业务创新。同时开发5G+ 超高清视频、5G+ 虚拟现实等特色业务,加快5GNR 广播的试验与商用,提升用户体验。
(3)提升网络基础设施,优化服务能力。一是进一步改造和扩充网络线路和数据中心等网络基础设施;二是持续优化网络拓扑,提升基础网络传输可靠性,优化传输时延;三是积极采用自主化新型传输技术,提升超高清等大带宽业务的传输分发效率。(4)推动广电算力扩容提质。强化算网协同发展,加快建设“1+7+31+N”的多级分布式算力体系,统筹规划智算、通算的一体化服务能力,打造高效能、高安全、高可靠的广电云底座。
(5)加强多渠道协同覆盖与发展。通过有线、无线和卫星等多种方式,实现信号的广泛覆盖,促进 5G产业链、光通信产业链、云计算产业链等协同发展。
(6)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和服务。为 5G、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新兴业务提供更加优质的网络服务。
二、加强技术创新与融合发展
一是推动5G 网络与广电有线网络的深度融合,实现网络共建共享,满足用户对高清、超高清视频服务的需求。同时,推动端到端支持5G NR 广播功能,推进5G NR 广播从试验验证到试验示范,最终实现5G NR 广播网的规模部署和业务运营。
二是推进广电5G+ 直播卫星协同发展,促进直播卫星与有线电视的有效协同覆盖。如通过有线+5G+直播卫星的协同发展补齐直播卫星网络与公共文化云资源互联互通的短板,通过户户通升级改造计划打通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构建销、装、维、服四位一体的售后服务体系,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等。
三是优化内容分发网络(CDN),确保超高清内容的流畅传输。结合直播星技术,实现卫星直播与地面网络的无缝对接,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和稳定的视频服务。推广应用IPv6 和边缘计算技术,为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业务提供更好的网络支持,并降低数据传输延迟。
四是 推进分布式网络架构落地。明确分布式网络架构的优先级,加速边缘计算节点的广泛部署,从而有效支撑AI 推理、超高清直播等对时延敏感的应用场景,确保数据处理的快速响应,提升整体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
五是加强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应用,构建智能推荐系统和智能运维体系,提高用户体验和网络运维效率。此外,构建智慧广电生态,发展智能家居和参与智慧城市建设,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智慧生活服务。六是创新服务模式,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和跨屏服务,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体验。如通过直播星技术,将直播业务拓展至移动端和互联网,实现个性化内容推荐和多屏互动。此外,强化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应用,确保服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定期进行市场调研,建立用户反馈机制,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三、推动个性化服务
第一,应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用户收视行为、兴趣爱好等进行深入分析,构建精准的用户画像;加强与内容提供商的合作,丰富节目源,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继续深化智能推荐引擎开发,根据用户观看数据推荐节目,提高推荐准确率。
第二,提升互动体验,增加弹幕、评论、投票等功能,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活动;实现电视、手机、平板等多屏互动,推出跨屏观看服务,让用户在不同设备上无缝切换;推广4K/8K 超高清内容,提升用户观看体验,并为用户提供硬件升级服务。
第三,针对家庭用户推出家庭成员定制套餐,满足不同年龄段家庭成员的需求。同时,提供家庭教育服务,如在线课程、互动教学等。
第四,推进5G、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业务。
四、进一步拓展行业应用
(1)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广电有线网络在智慧城市、交通、消防、教育、文化、医疗、能源等行业的长远发展规划,明确各领域融合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阶段性目标,合理分配资源。
(2)深化行业合作,创新业务模式。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探索“广电+X”模式,将广电有线网络与各领域业务深度融合,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定制化提供广电有线网络解决方案,助力其他行业创新发展。同时,加强跨行业、跨领域的业务创新,提高广电有线网络市场竞争力。
(3) 制定超高清与虚拟现实(VR)融合标准。研究、制定超高清与VR 融合的技术标准,如8K+VR直播的编解码规范、交互协议等,推动沉浸式内容规模化应用 。同时鼓励企业研发符合标准的产品,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超高清VR 体验。同时加强与国际标准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超高清与VR 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4)完善政策支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争取政府政策支持,为广电有线网络在多领域融合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推动政策落地实施。
五、全方位重视网络安全
一是高度重视全网系统安全策略,严防因为网络系统的崩溃和损坏而对系统内的存储、处理和传输内容造成破坏和损失。
二是高度重视网络系统信息的安全,这是确保网络用户和信息数据的重中之重,及时升级信息安全智能跟踩、信息数据加密等防范手段。
三是高度重视网络信息传播安全,即信息传播内容的安全,包括信息过滤等。须侧重于防止和控制由非法、有害的信息进行传播所产生的后果,采取必要策略避免公网上自由传输信息的失控。
四是网管要高度重视信息内容安全,加强信息传播的保密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从而保护广电有线网络的传播者和用户的利益、隐私。
五是加强技术创新,提升自主可控能力。加强先进安全产品的技术创新及应用,进一步提高科技转化运用能力。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转化,形成价值闭环,保证相关技术创新的持续推进。
六、关注低空经济领域应用
广电有线网络行业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发展应着重于技术创新、服务升级以及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广电有线网络公司应通过挖掘算力产业与低空经济的融合点,探索新的应用场景。一是建设低空智联网,实现低空高效覆盖,完善空地一体低空网络建设,形成通信、感知、智算一体化的智能低空数字化服务体系,具备“泛在连接、全域感知、智能计算”的基础能力;二是积极跟进低空空域格网化建设,利用广电有线网络低空经济业务信息管理平台进行精细化管理和监控;三是搭建低空经济业务管理平台,实现“低空+”各类场景应用的综合调度和有序运营;四是拓展广电有线网络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积极与其他平台运营商合作,助力低空经济发展。
七、构建国际技术合作生态
一是积极参与国际6G 标准制定。在国际电信联盟(ITU)的指导下,我国已成功确立了三项关键的6G 技术标准,在制定下一代电信国际框架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建议中国广电参与6G 标准研究、编制,为6G 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做好技术储备。
二是推动国产TVOS 系统出海。目前,TVOS 5.0为广电行业提供了一个系统更安全、生态更开放、功能更专业的技术平台、业务平台、服务平台,未来有可能在国际市场上发挥重要作用。在技术迭代、市场应用、内容安全以及国际市场拓展等方面,应为TVOS 出海做足准备。
三是强化中国广电在全球媒体技术领域的话语权。应重点加大对AI、VR/AR、4K/8K 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提升内容生产的创新性和质量,同时优化内容的分发流程,提高传播效率,从而增强中国广电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和技术领域的话语权。(作者:周志强、王彩屏、王飞、勾瑞、王浩)
下一篇:低空经济的关联概念与产业维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