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发行支持低空经济赋能农业现代化的面临挑战及对策建议

上一节我们深入分析低空经济赋能农业现代化的现状、存在困境,本章节针对性提出构建差异化产品体系、强化错位竞争、优化资源配置、完善风控体系及试点推广等对策建议。


一、农发行支持低空经济赋能农业现代化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市场竞争格局中的定位困境。农发行在支持低空经济发展中,面临同业竞争加剧与自身竞争力不足问题。商业银行凭借市场化机制和灵活业务模式,抢占先发优势,形成全周期融资方案,推出创新产品。农发行受限于政策性职能定位与内部能力短板,信贷服务以传统抵押贷款为主,对细分场景需求响应滞后,产品同质化。同时,农发行面临履行战略引导职能与应对商业化竞争的双重约束,创新业务施展深度弱于商业银行。随着商业银行构建综合化盈利模式,农发行传统利率优势影响力下降,资金成本优势与中长期信贷特性对客户吸引力弱化。


(二)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挑战。低空经济作为新兴领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无人设备方面,目前技术成熟度不足,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电池能量密度低,无人飞行器载重与维修成本问题突出,关键技术突破周期难测。商业模式方面,农业低空经济主要依赖政策补贴,消费级市场渗透率低,盈利可持续性存疑。此外低空经济政策依赖性强,《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域管理条例》未出台,空域开放进度影响项目可行性,增加企业规划与金融机构风险评估难度。


(三)资源配置与战略定位的错配。低空经济产业链长、技术门槛高、政策敏感性强,融资需求独特。其基础设施投资回报周期超5年,与农发行偏好1年以内中短期农业项目资金配置形成期限错配。同时区域资源配置失衡,扶持项目集中于粮食主产省份,无人机研发项目资金支持难,中西部及部分沿海地区项目储备量低,与国家区域协调战略脱节。


(四)业务创新的路径依赖困境。低空经济处于产业培育期,技术标准、商业模式及政策体系未定型,缺乏可复制的成熟业务模板。农发行作为政策性银行,需兼顾战略引导与风险防控,在构建适配性金融支持体系时,面临“无例可循、无据可依”困境,如何平衡试错成本与审慎经营原则成为重要命题。


(五)风险防控体系适配性不足。农发行传统风险防控体系与低空经济高风险特征脱节。低空经济技术迭代快、资产形态轻、政策依赖性强,融资风险多维度叠加,而农发行现有风控手段局限于传统模式。农业无人机作业还存在操作风险,政策敏感性风险也未有效覆盖,一旦发生多重风险,将过度集中于银行端,增加不良贷款风险。

农发行支持低空经济赋能农业现代化的面临挑战及对策建议

二、农发行支持低空经济赋能农业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差异化产品体系,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农发行需突破传统信贷模式,针对低空经济产业链各环节需求,打造全周期融资服务体系。在技术研发端,推出“技术验证专项贷”,结合技术成熟度评估模型设计分层融资方案。对于设备购置与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设备租赁+数据服务”融资模式。针对轻资产运营企业,建立数据资产估值体系,开发“作业流量贷”。此外,建立敏捷产品迭代机制。联合多部委设立“低空经济金融创新贷”,收集企业融资痛点,快速开发场景化产品。借鉴“投贷联动”经验,探索设立低空经济专项投资基金,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核心技术研发企业。


(二)强化错位竞争策略,聚焦农业场景差异化服务。面对商业银行先发优势,农发行需精准定位,聚焦农业场景,构建差异化竞争格局。明确战略聚焦方向,避开消费级市场,深耕农业垂直领域。在粮食主产区推广“低空技术+高标准农田”服务,在偏远、欠发达地区试点“无人机+特色农产品出山”项目。构建区域差异化服务网络,根据东西部产业特征设计梯度支持策略。在东部发达地区支持技术研发与产业链整合,在中西部农业主产区布局基础应用场景,助力降低小微企业使用无人机成本门槛。


(三)优化资源配置机制,破解期限与区域错配。重构资金配置逻辑,建立与低空经济产业特性匹配的资源分配体系。在贷款期限结构方面,发行5-15年超长期专项金融债,用于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在客户选择上,建立“核心企业+产业链+生态圈”三级支持体系,对不同类型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方案,开发适合小微农业企业和村镇合作社的贷款产品,降低技术使用门槛。


(四)构建动态风控体系,应对多维风险叠加。突破传统风控范式,构建覆盖技术与政策风险的动态防控体系。在技术风险管理方面,引入技术成熟度与制造成熟度双维度评估模型,设置“里程碑式”放款条件,评估供应链稳定性。在政策风险应对层面,建立“政策雷达”监测机制,实时跟踪政策动向,对受影响企业提供利率优惠或还款展期方案。探索“风险共担池”模式,联合保险公司开发专属组合产品,应对农业无人机碰撞风险和政策变动导致的收入损失。


(五)完善试点推广路径,降低创新试错成本。建立“小步快跑、迭代升级”的试点推进机制。第一阶段,选择3-5个低空经济示范区,聚焦农业植保与物流运输场景,验证产品与风控模式。例如在沿海城市试点“海洋牧场监测贷”,构建多维度海洋生态评估模型,嵌入贷款评审系统。第二阶段,提炼试点经验形成标准化操作手册,向全国粮食主产县推广“低空技术+高标准农田”服务,探索资产证券化路径。第三阶段,构建全产业链金融生态,通过跨境低空走廊建设,服务国家农业“走出去”战略。通过系统性改革举措,破解挑战,实现政策性金融工具创新升级。


农发行支持低空经济赋能农业现代化,是服务国家战略与自身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未来,农发行需推动金融供给与产业需求精准适配,发挥战略引导作用,优化产品体系、强化风险防控、创新服务模式,从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两方面入手,实现社会效益、产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为农业现代化提供金融支持,为农业强国建设注入新动能。(作者:熊化平)




上一篇:低空经济赋能农业现代化的现状、存在困境及案例

下一篇: 国内外低空经济发展现状探析

在线咨询 400-666-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