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利技术状况分析的天津低空经济发展策略

聚焦天津低空经济相关技术专利申请趋势和分布,旨在通过对其进行多维度分析,为天津低空经济的发展探寻有效对策。通过系统收集并梳理天津低空经济相关领域的专利申请数据,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分析专利的申请数量变化趋势、技术分布特点及主要申请主体等情况。研究发现,天津低空经济已具备一定创新基础,但仍存在部分关键技术专利储备不足、产学研合作有待深化等问题。基于上述分析结果,结合天津产业优势与资源禀赋,针对性提出促进天津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策略,以期为天津进一步开拓低空经济新蓝海、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提供参考。


天津低空经济专利概况

1.1数据来源和划分

按照产业链逻辑划分,《2024中国低空经济发展指数报告》将低空经济产业链划分为:上游——基础设施及保障服务,包括低空网络、数据、监管、配套物理设施、地面保障服务等;中游——低空飞行器制造,包括基础材料及元器件,动力、飞控和整机研发;下游——运营应用。《2024中国低空经济行业研究报告》则将基础材料和元器件、动力、飞控系统划分为上游,将整机划分为中游,将应用服务划分为下游。虽然划分方式不同,但相同的是,上游和中游都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与低空用飞行器的制造、研发、控制相关;下游则为应用服务,包括作业类、安全类和出行类,与具体产业结合较为紧密。基于此,本文将专利分析划分为中上游技术和下游应用两个层面(简称“技术”和“应用”),利用incoPat专利数据库进行专利检索,分别从这两个层面对比天津产业发展情况。

1.2专利申请趋势与质量

截至2024年12月25日,全球低空经济专利申请量为18万件,申请趋势如图1所示。2005—2024年,全球专利申请数量整体呈增长趋势,尤其是在2015—2018年间增长迅猛,随后几年虽有所波动,但整体仍保持较高水平。我国低空经济专利申请数量增长更为显著,特别是在2014—2018年间,专利数量激增,显示出我国在创新和技术发展方面的迅速进步,如图2所示。就专利数量来说,我国低空经济专利申请数量占76.42%,在全球低空经济专利技术中占较大比重。天津低空经济专利申请自2015年开始迅速增长,与全球申请趋势同步,如图3所示。

基于专利技术状况分析的天津低空经济发展策略

我国各省市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如图4所示,天津位于第13名,总量为2800件,与前3名的差距较大。深入剖析内在结构发现,天津在上游的航空器制造、零部件生产及中游的飞控系统、动力系统研发等技术密集型领域的专利申请量相对可观,体现出了一定技术沉淀与研发实力。如天津部分高校与企业在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制造工艺、无人机飞控算法优化等方面拥有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为产业发展奠定了技术根基。在下游应用场景的专利布局上,天津短板较为突出,相较于技术研发端,面向农业植保、物流配送、低空旅游等实际应用场景的专利申请相对匮乏。

基于专利技术状况分析的天津低空经济发展策略

        合享价值度是incoPat专利数据库的指标之一,能够通过综合考虑专利的引用次数、家族规模、实施情况、技术潜力等方面来衡量一个专利的价值。天津和广东、江苏、北京[合享价值度排名前3的省(市)]及全国合享价值度分布如图5所示。从各个价值度分布来看,天津专利申请在某些合享价值度下的专利数量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合享价值度为4和9),也在某些情况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合享价值度为6和8),总体上看大致分布相当,且24.24%申请量的合享价值度为9,具有较高的专利质量。同时需要注意到,虽然天津总体和全国相比出入不大,但是61.81%的申请量位于6~10之间,低于全国平均的67.82%,仍需提高专利申请质量。


基于专利技术状况分析的天津低空经济发展策略


1.3申请主体分布和质量

进一步分析天津市申请主体情况发现,天津专利申请排名前20的创新主体专利申请量如图6所示,其中高校和企业分布较为平均,且高校的专利总量整体较高。天津大学申请量最高,“技术”专利数量明显多于“应用”专利,主要集中于中上游与低空经济相关的技术研发,应用场景扩展不多,反映出天津在低空经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链条上存在断点,高校、科研机构的前沿技术未能高效转化为市场所需的应用方案,企业在应用端的创新需求未能及时反馈至研发端,专利布局与市场实际需求契合度有待提升。中国民航大学专利申请量次之,但“应用”专利数量相对较多。作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精海智能、航天彩虹、云圣智能在专利申请量上具有良好的表现,“技术”和“应用”专利数量相对均衡。

天津合享价值度大于5的专利申请量分布如图7所示。整体而言,天津专利合享价值度较好,高价值度(合享价值度为9和10)的专利在数量上表现突出。

基于专利技术状况分析的天津低空经济发展策略

意见与建议


2.1制定整体的低空经济发展策略

加强空域管理和监管,确保低空飞行活动安全有序,完善各项激励政策及操作指南。以审批流程为例,应建立跨部门协同审批机制,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实现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只有加速产业的落地应用,才能反过来促进技术进步,实现技术应用双循环。从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和产业基金方面给出政策引导,明确低空经济的发展方向,引导企业、人才和社会资本投入。

鼓励区域依据自身定位,结合区域产业优势和特色,发展区域低空经济。如《天津市宁河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明确提出要依托当地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与资源禀赋,聚焦无人机研发制造、低空运营服务、航空教育培训等重点领域,打造具有区域特色与竞争力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以人才和财政政策激励低空经济的发展。此外,《天津港保税区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聚焦于低空制造、运营、保障、服务四大环节,鼓励科技创新投入,推动低空基础设施运营平台的构建。

2.2加强产学研合作

整体而言,高校在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方面均有突出表现。如天津大学、中国民航大学等科研团队在飞行控制算法优化、导航定位技术创新等方面成果丰硕。同时,天津有一批在飞行器制造领域工业基础与科研实力较强的企业,应该鼓励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高校、研究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2.3加速应用服务的落地

天津低空经济相关下游应用服务专利较少,与全国情形类似。下游应用场景的开发往往能够通过商业应用反向驱动技术进步。因此,应大力开发“低空+”经济,把握先机,加快领域的开发和应用,促进专利技术落地。如中国中铁与交通运输研究院均研究与铁路或船舶运输相关的低空应用技术,可以充分鼓励企业进行系统性创新型的专利布局,围绕天津港挖掘物流市场需求,加速应用服务技术的研发与专利储备,实现低空经济全产业链的均衡发展;宁河区作为天津的农业大区,主粮作物种植面积达453.33km2,可以大力开拓“低空+农业”应用场景,因地制宜开发无人机作业方案。

展望未来,天津低空经济专利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技术、产业、应用等多个维度蕴含着巨大潜力。天津可以充分发挥其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潜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作者:赵丽敬)




上一篇:低空经济背景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监管体系的困境与优化路径

下一篇:新基建加速落地背景下的运营商布局低空市场策略建议

在线咨询 400-666-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