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为低空经济搭建了舞台提供了更好的机遇,低空经济正在创新与机遇的交汇点,它翱翔于时代的浪潮迸发出无限的活力。河北省作为一个经济大省应该乘势而上,挑起大梁。对此提出以下策略。
一、创新驱动,强化技术研发
依托河北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力量,支持企业联合科研所、高等院校、相关产业链企业开展产业链协同创新和模式创新,加大对无人机、智能飞行器、低空空域管理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数字孪生、5G通信、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低空经济中的应用,提升低空作业的智能化和精准度。加强航空航天材料研发,在碳纤维、高温合金等新材料方面加强研发应用。在航天器零部件方面,对高精度无人机部件、高强度模具产品等进行创新研发。同时,像其他试点区域学习探讨,对eVTOL航天器相关技术进行研究。
二、政策引导,优化营商环境
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低空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包括低空空域管理制度、飞行审批流程简化、税收优惠、资金补贴等,以政策红利吸引投资,激发市场活力。同时,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优化空域资源配置,为低空经济活动提供稳定预期和良好环境,对像捷中鲨鱼(沧州)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河北通飞未来飞行器有限公司这一类厂家提供支持与政策帮扶,同时为中小企业进行制造、创新、服务等资源共享。
三、产业融合,依托示范项目拓展应用场景
进低空经济与现代农业、应急救援、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如发展无人机植保、低空物流配送、空中游览、环境监测等业务,形成多元化、立体化的应用格局,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持张家口依托国家华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张家口A类低空飞行服务站、华北地区特色低空飞行服务试点优势,打造应急救援、低空旅游等特色产业园区。支持雄安新区依托雄安高新区空天园、信息园、未来科技园等产业园区,打造空天信息、卫星互联网、时空信息、低空经济特色产业园区,同时依托河北省首条低空无人机物流运输航线,打造低空物流运输交通网。支持衡水市、保定市围绕低空旅游、航空运动、私人飞行和公务航空等航空消费,拓展旅游业应用场景。
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加快低空飞行服务站、起降点、维护保养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善的低空经济服务网络。同时,加强通信、导航、监控系统的现代化改造,升级通信导航系统,确保低空飞行的安全与高效,支持河北电信等企业在低空通信信息领域的布局。加强高精度激光陀螺、高端微波通信装置、监视雷达、5G-A基站、北斗导航设备、北斗地基增强系统、通用航空器北斗标配等通信导航装备产业建设,确保低空飞行的安全与高效。
五、人才培养与引进,构筑人才高地
加强与高等教育机构合作,设立低空经济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专业人才。同时,实施人才引进计划,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为低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六、安全监管与绿色低碳
建立健全低空飞行安全监管体系,加强空域管理、飞行器认证、飞行员培训等工作,确保低空活动的安全有序。同时,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减少低空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促进可持续发展。完善绿色制造技术体系,开发金属、复合材料、动力电池等回收利用方法,推动形成航空装备报废拆解与再生利用的新业态。
七、区域合作
把握地区协作,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2024年发布关于征求《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在河北、天津等省市布局建设一批试飞测试基地、专业分支机构,形成北京技术输出+周边技术验证及服务应用的协同发展模式。支持将张家口机场打造成北京的公务航空配套基地。加强地区协作,提升河北低空经济。(作者:暴平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