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县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

笔者以定西市陇西县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系统梳理了陇西县在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特色产业发展滞后、农业基础较为薄弱、经营主体带动不够、科技支撑能力不强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完善产业体系、延伸产业链条、强化龙头引育、突出品牌引领、坚持科技创新等可行性对策建议,以期为其他具有共性的地区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陇西县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特色产业发展滞后

陇西县受发展条件等因素影响,马铃薯、玉米、小麦等传统农业占比较大,新发展的果菜产业效益还不明显,现代农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新引进的西瓜产业市场前景较好,带动群众增收效益明显,但在种植管理、人工授粉等方面技术要求较高,当地农业专家、种植农户都没有成熟的经验,只能从外地引进专业人员进行生产管理,且西瓜连续种植两年后就要倒茬换地,由于集中连片地块较少,对西瓜产业的发展影响较大。


1.2 农业基础依然薄弱

陇西县农村基础设施欠账多,土壤肥力水平整体偏低,且旱地多、水浇地少,旱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95%,田间渠系、产业道路配套覆盖面的标准都很低,土地集约化率仅为25%。农业产业受水资源约束比较突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56,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农业生产投工投劳较大,导致农业生产成本高,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农业产业生产效益。


1.3 经营主体带动不够

“农”字型龙头企业整体实力不强,企业规模小、知名度不高、带动能力弱,虽然个别企业获得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称号,但对产业的支撑拉动作用有限。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际运营和运营较规范的比例不高,“外联市场、内联农户”的中介作用发挥不够。大多数合作社领办人文化水平较低,带动能力不足,合作社服务范围窄、抱团发展意识不强,加之合作社发展产业融资难度大、与农户利益联结不紧密等原因,导致合作社促农增收的辐射带动能力仍然较弱。


1.4 市场竞争能力不足

农业产业发展链条短,农产品“链主”企业不多,与农业产业相关的加工业、物流业没有充分发展起来。农产品以出售原材料为主,加工转化率不到60%,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加之市场销售体系还不健全,仍处在产业链、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过渡的阶段。同时,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程度低,设施种植、规模养殖产品品牌数量相对较少,有效期内绿色农产品认证率仅为35%,在将品牌、特色与市场挂钩进行产品包装、市场定位方面做得不够,产品市场占有率较低,品牌化集群效应还没有完全凸显,不能有效掌握市场主动权。


1.5 科技支撑能力不强

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优良品种、先进适用技术普及率不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仅为58%,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动能不足。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科学技术应用水平不高,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短缺,有效劳动力供给不足,大部分农民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对新技术、新模式、新材料和新品种的接受能力不强。


二、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2.1 完善产业体系,推动现代农业集聚发展

以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为抓手,立足农业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大力实施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扩量工程,“培育发展高效农业、节水农业、旱作农业、循环农业、设施农业,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向最佳优势区聚集”,推动中药材、草牧、马铃薯、菌菜、种业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集聚发展。采取“户均5亩草、5头牛”“户均5亩草、20只羊”的发展模式,引导农户发展特色养殖,打造养殖专业村和示范乡镇,形成家家户户“种畜草、养牛羊、稳收入”的局面,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产业基础。


2.2 延伸产业链条,促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支持企业研发营养早餐等新型加工食品,提升肉制品、食用菌等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通过全产业链培育,不断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全面加强日光节能温室、全钢架暖棚、防雹防虫网棚、养殖棚圈等设施装备的建设和提升改造。大力推进现代农业设施装备的推广运用,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施农业生产设施提升改造工程,加大对超龄、功能不完善等农业生产设施的改造扶持力度,推进设施设备更新换代。”


2.3 强化龙头引育,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高水平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现代农业强镇,全产业链提升农业竞争力。”深入实施龙头企业引培提升行动,落实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扶持高科技、高附加值、高就业率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优先发展科技、资本、管理等实力较强的企业,从而提升其引领带动能力。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园建设,提高园区配套服务水平,推动产业、企业和项目向园区聚集,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形成“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发展格局。鼓励龙头企业培育优质产品,开拓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销售终端市场,打造畅销精品。


2.4 突出品牌引领,提升市场影响力与知名度

“实施‘甘味’品牌营销战略,持续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加大对“陇味西有”“陇西黄芪”“陇西白条党参”等品牌的宣传推介力度,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加大单品品牌和企业商标品牌打造力度,如“陇之味”浆水、“陇源牌”黄瓜、“王三菇”香菇等,并提升其市场影响力。完善物流体系,“支持产地批发市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交易市场建设,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组织“甘味”品牌企业参加药博会、绿色农产品交易会等省内外各类产销对接活动和重要展会,不断提升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


2.5 坚持科技创新,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推进中药材新品种选育、草畜品种改良等科研攻关,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水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生产手段和管理方式,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新肥料、新机具,促进农业科技化、智能化。按照“突出特色、技术攻坚、基地种养、全面推广”的思路,重点在蔬菜种子种苗繁育、牛羊胚胎移植等方面求突破,推进种质种业科技化发展,依靠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作者:张富珊)




上一篇: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以永泰县为例

下一篇:陇西县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在线咨询 400-666-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