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永泰县为例,探讨了县域经济与乡村振兴,重点探讨永泰县当前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永泰县经济发展现状,提出相应的实践策略,为其他各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永泰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1.1 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难
以提高我国大部分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单一,原始积累较少,十分依赖当地的生态资源,农业经济仍占据大部分县域产业结构的主体,农业在三产结构中占据较大比重,人口比例中农业人口依旧占比大,并且大部分县域在农业发展方面缺少相关的龙头企业,难以有效拉动农业经济收益,有的县域农业比重甚至超过50%,成为产业结构优化的巨大难题。
以永泰县为例,近几年,虽然逐渐建立了农产品特色品牌,但是其农产品特色品牌效应仍不突出,其县内盛产的李干、柿饼、茶油、茶叶等特色产品,虽然说建立了特色品牌,但仅仅只是获取了其表面的经济效益,并未挖掘出永泰县域的特色产业潜在价值,难以在农产品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凸显永泰县特色产品的优势,无法持续稳定为消费者提供有特色、有价值的产品,导致难以持续吸引大量消费者,进而难以推广,无法作为优质品牌驰名全国。从产业结构上看农业、种植业仍占据较大比重,导致其第二、第三产业严重不足,致使整体的产出效能较低,经济效益较低。
1.2 资金链单一,县域发展存在局限性
经济发展是乡村发展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保障,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发展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多个环节都需要大量资金。据了解,福州市永泰县美丽乡村连片建设的整治经费有84.6%来自于省级的“以奖代补”,由此可知,永泰县乡村发展资金的投入严重不足。
永泰县在进一步发展方面面临资金链过于单一、建设资金不足的严重制约。虽然近几年永泰县的交通环境有所改善,各乡镇中村村之间的道路基本实现了硬化,也对农村电网进行了升级,并对部分水利设施也进行了有效的整治开发。但是永泰县的乡镇经济与福州市其他县区相比依旧普遍较弱,配套资金短缺的问题仍旧在一些乡镇中存在,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仍未得到明显改善。例如,尽管各乡村之间实现了水泥路通行,但路面通行能力较差,道路养护也较不到位;乡村电网改造任务仍然紧重;许多农田水利设施老化严重,需要进一步整治和治理;永泰县的部分城镇存在着电力供应不足或不正常的问题,无法满足当地乡镇企业和居民的用电需求。
1.3人才流失严重,难以培育乡村经济新业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青年人才的就业观念产生了巨大变化,为了追求更多的利益,乡村大量人才涌入城市。城市工作的高报酬、高收益的工资体系相对于乡村的低报酬、低工资产生了明显对比,这就导致大部分的乡村青年人才涌入城市施展自己的抱负。
由于永泰县基础设施薄弱,经济环境、发展条件等元素相较于福州其他各县市较差,永泰县大部分的年轻劳动力都会选择其他城市乡镇进行工作,同时外部的人才也因永泰县政策条件难以流入,这就导致永泰县外生力量不足,内生力量孱弱,对永泰县培育县域经济新业态造成了巨大阻力。
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2.1 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
传统产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来源,也是承载其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传统产业的发展,一定要贯彻“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以新形态、新模式、新渠道的推动传统产业经济发展,深入推进乡村供给侧结构改革,将传统文化打造成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传统产业产品,促进县域经济有条不紊的持续发展。随着国家的政策引导,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向着现代化转型升级。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有助于推动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提升县域产业附加值,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
永泰县应推动经济主导产业加速转型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序发展,以产业技术为突破口,以新型技术为发展路径,搭建平台,鼓励和支持资源共享、资源融合,推动数字乡村振兴,促进产业跨界融合。突出传统产业优势,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云技术等技术突破传统产销链,实现数字零售、数字制造、实现产销一体化,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
2.2 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内循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支撑。”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用好创新这把金钥匙,着力破解乡村振兴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永泰县要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建立县域创新技术分享平台,推动县域创新能力发展,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形成多元化、多点支撑的绿色产业链,激发永泰县经济的内生活力。要培育县域多等级创新主体,充分利用县域创新资源,提高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展开城乡融合创新示范基地试点工作,整合城乡各类创新政策,保证城乡之间的创新体系有序对接,推动城乡创新驱动战略一体化进程。
2.3 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激发县域人才市场活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战略指引,也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指明了方向,为解决“三农问题”吹响了“冲锋号”。
县域经济的张力和活力取决于乡村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县域经济有序发展的首要问题就在于乡村的人才振兴。历史上乡村人才的外流,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使乡村人才得以进入城市施展才干,开阔了眼界和见识,客观上也培养了一批潜在的新农民。然而,大量农村人才流入城市也造成了许多问题。现在乡村急需形成一套健全的人才激励措施,吸引外部人才,留住本土人才。
面对当前人才流失严重的情况,永泰县应以内生动力为出发点,打造优良的人才工作环境,健全人才奖励机制,给予乡村人才充分的政策保障,积极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尽量缩小城镇与乡村之间的收入差距,加速推动城乡融合进程,保证人才在城乡之间的有序流动。
同时还要做好对外来人才的引进工作,鼓励、吸引优秀大学生扎根乡村,打城乡之间的人才壁垒,解决外来人才住房、健康、教育等生活问题,保证外来人才能够工作舒心、顺心、放心,提升其的成就感与幸福感。(作者:郭淞杰 周君 许梦娇 张鹏凯)
上一篇:数智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痛难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