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产业服务平台规划建设思路

  针对海洋产业发展需要,提出海洋产业平台建设思路,包括推进智能化、共享化、市场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平台发展路线,包括需求导向、统筹协调、重点突破、安全可控、适度超前、分类管理的建设原则,并分析了政府支撑、共享共建、产业园三种常见平台建设模式。


  在海洋产业服务平台建设过程中,应坚持发挥海洋科技领先优势,引导海洋数据资源和设施资源开放共享,避免部门分割和信息孤岛,充分释放资源潜能,为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服务,推动海洋经济向深海、远海进军,推进智能化、共享化、市场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平台发展路线。


  (一)建设原则

  1、需求导向。以满足海洋产业链各环节服务需求为目标,破除体制障碍,消除利益藩篱,打通信息断层,形成政产学研用统筹推进机制,政府、企业、行业和社会共同参与,共享共治。


       2、统筹协调。加强顶层设计,以政府为引导,完善工作机制。既要盘活存量,统筹管理,挖掘现有服务条件的潜力,促进利用效率最大化,又要调控增量,合理布局新建平台。充分利用各地区、院所、企业等已建海洋产业服务平台,协同共建,整体联动。

海洋产业服务平台规划建设思路

图1 海洋产业相关技术领域分布图


  3、重点突破。突出海洋产业发展重点、共性和急需,系统谋划平台布局。科学规划,有序建设,逐步做实、做大、做强,急用先行,成熟先上,以点带面,分步推进,构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现代海洋产业群。


  4、分类管理。对于面向不同产业发展需求、不同功能定位的产业服务平台,采取相适应的建设运行和管理模式,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保持措施及评价方法。


  (二)建设模式

  目前国内外三种比较常见的产业服务平台建设模式,分别是共享共建模式、政府支撑模式和产业园模式。


  1、共享共建模式

  共享共建模式是指在政府支持引导下,围绕产业发展亟需,瓶颈性技术装备、技术能力等,先期组织建设的,面向区域内相关产业发展共性需求的平台,服务产业发展。这种模式建设时间短,可以有效降低建设支持,有利于快速形成支撑能力,对于地方性的公共服务平台而言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但并不是所有的条件都适合发展这种共享共建的平台建设模式,只有行业资源能够实现轻松共享的产业才适合发展这种模式的公共服务平台。


  2、政府支撑模式

  政府支撑模式是由政府主导投资、建设和管理的服务平台,此种模式能够较好地保障平台的资金投入稳定性以及公益服务属性。政府支撑的公共服务平台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更容易获得行业内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支持。通过联合建设分中心的方式,在提高自身硬件条件、拓展支撑服务覆盖面等方面具有较高效率,可以较快达成目标。同时由于它自身的半官方地位,决定了它的服务对象是整个产业,所以它在积极推进产业化、努力帮助国内企业实现对国外同类产品的替代方面,往往能够做出显著成绩。


  3、产业园模式

  产业园模式是依托当地建设的产业园区建设的平台,这种模式具有比较明显的地域性和针对性,可以有效面向园内企业需要开展服务,提高服务响应效率,降低了企业获得服务的成本。同时,由于平台与所支撑服务的企业处于同一空间地域,便于沟通联络,可以更有效地了解企业需求,及时调整平台服务内容,让平台的服务更加具有针对性。该平台还通过提升内部管理水平,保障平台的服务质量。这种模式可以实现产业园与产业服务平台间的良好互动,是一种实用高效的建设模式。(作者:杨照 马良 刘晓炎)




上一篇: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集聚提升类村庄规划(附案例)

下一篇: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绿色农产品发展现状与对策

在线咨询 400-666-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