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产城融合?产城融合理念下都市产业园的研究意义

  产城融合就是将城市的生产功能、生活居住功能、交通功能及生态功能等融为一体,实现生产生活协同发展的城市空间形态。其作为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协同演进的发展理念,是在满足居民生产、生活需要的前提下,对产业与城市在空间、用地和功能上的布局进行统筹安排,从而形成共生共融、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城市产业的集聚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需要按照统一的目标理念进行谋划,并在分期实施过程中不断优化。


  一、都市产业园

  我国的产业园区从 20 世纪 80 年代起,基本经历了企业自建园、工业地产园及都市产业园三个阶段。目前正处于都市产业园阶段。


  (1)都市产业园内涵

  都市产业园可以理解成靠近城市建成区附近的工业生产区,在一大片的土地上聚集若干工业企业的区域。 企业可在该区域内进行孵化、研发、生产等活动。都市产业园作为产业园的一种衍生形式,工业类型主要是对城市生活环境无污染的新兴产业、高新产业及特色产业,作为都市产业的基本载体,与城市构建了互补共生、共存共荣的产业网络。


  (2)基本特征

  都市产业园作为都市产业的载体,有着不同于其他产业园的特征,首先是可以共享城市配套资源,充分利用城市便捷的交通、完善的设施配套;其次,产业集群化和空间集约化程度高,较容易形成规模效益,建设用地可以得到高效利用。


  二、都市产业园的研究意义

  目前,城市开发面临着从粗放到精细的转型,产业园区的选址、规划、配套正逐渐成为城市未来跨越式发展的一部分,为新旧功能转化和产业升级提供了载体,为城市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然而,随着产业园区化的不断推进,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激励政策下,产业园仍难以摆脱用地粗放、土地资源浪费、园区内产业类型同质化、产业链条短、配套不完善等问题,不仅影响了产业园区整体功能的提升,也间接影响了城市的健康发展。


  基于此,近年来各地政府纷纷提出“产城融合”的理念,从产业方面来看,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绿色产业等逐步取代传统产业,引导着产业园区内部功能提升;从城市建设方面来看,逐步从建设用地规模扩张向内涵式提升转变,由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变。同时,由于国土空间规划下对城市外围耕地实行更加严格的保护政策,使城市的粗放扩张得到进一步遏制,未来城市可建设用地更加稀缺,不仅房地产开发要高效利用土地,工业用地中的产业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也应集约利用,尤其是位于城市成熟社区附近的工业用地,因其基础设施配套比较完善,土地价值更高,对工业产出效率有更高的期待,由此“都市产业园”应运而生。


  都市产业园通过逐步完善城市功能,实现产城融合,完成从功能分离到功能混合的转变,产业园区的模式正逐步被广大中小城市所认可。这种都市产业园因具有低污染和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的特征,使其与传统产业园区有显著的区别,在园区功能上要求功能融合,为园区技术人才、产业工人提供优质的居住和日常生活服务设施,而绝对的功能分区理念无法解决这类产业园发展的需要。因此,就需要通过规划手段,处理好产业与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空间布局关系。(作者:郭正欣、田华、韩坤、 郑广慧)




上一篇:产城融合理念在诸城十里片区产业园规划策略

下一篇: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集聚提升类村庄规划(附案例)

在线咨询 400-666-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