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是基于不同区域的独特资源禀赋条件,拥有核心技术、特异品种、特色文化、特殊工艺,依据现代产业理念打造具有优势的生产、经营、销售、服务体系,在市场定位、产品开发、创意设计、消费体验等方面形成综合竞争力,对乡村经济有较强的带动作用,且具有排他性的产业。
县域特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资源驱动型传统产业发展阶段、技术驱动型过渡产业发展阶段、资源与技术融合的可持续发展阶段。围绕县域特色产业进行区域公共品牌打造,形成特色鲜明、多样化的乡土产业特色品牌,树立特色产业独有的产品形象,是提高农民生产经营收入、实现地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承接载体,特色产业在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升级新业态、开辟新模式的发展空间日益广阔。
建设以特色产业发展为主导的现代农业园区,是响应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政策、突出产业特色、优化产业布局、集聚产业要素、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重要方式。通过特色产业主题化农业园区建设,可以起到突显形象、塑造品牌、展示产业的作用。
一、特色产业形象提升方式
随着我国消费者品牌意识的不断增强,特色产业及产品的品牌形象塑造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特色产业园区作为品牌形象最直观的承接载体,是特色农产品发展历史、生长环境、产业文化的综合呈现,向消费者展示优质产品生产过程,传达产品定位和生产理念,增加顾客的体验感和信任度,助力特色产业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和产品价值提升。如美国都乐农庄、君乐宝优质牧场、上海多利农庄、台湾飞牛牧场等,均通过主题化农业园区向消费者传达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文化。
1、以产业园区为载体,营造特色产业主题形象
特色产业是农业园区建设与景观元素筛选的重要物质基础,景观环境对特色产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景观环境的场景呈现优势,以特色产业带动农业园区乃至乡村景观的提升,以景观环境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已成为探索特色产业主题型园区建设发展的重要思路。
特色产业园环境形象营造的基础是产业本身,支撑是特色产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提升,核心是优质特色农业产品的品质保障,路径是多元化、创意化景观营造手法的应用,最终的目的是通过主题化自然生态和人文风情的元素呈现,突出特色农产品的特有属性和差异性,使消费者对区域特色农产品产生丰富的联想和强烈的购买愿望,成为区域的良好声誉、较高品质和悠久文化的综合呈现。
2、以地域文化为依托,形成特色产业个性形象
特色产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只有与地方的文化、科技等元素充分融合,与农创、文旅、研学、康养等业态充分链接,充分提炼特色产业与地域文化的独有特质,才能提高特色产业的竞争力、创新力和吸引力,满足新消费场景下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个性化、品质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营造其具有个性的主题形象。
3、以品牌建设为驱动,塑造统一的区域品牌形象
品牌建设是抓手,是提升特色产业农产品价值的根本。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创建区域公用品牌,必须建立清晰的区域品牌形象,才能创新特色产业品牌策划、包装、宣传推介。区域公用品牌的准确定位,主要对特色产业的发展历史、区域文化、自然条件等全面分析与提炼后,传导其特有的品牌价值和文化,形成区域独有的区域产品形象,增强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特色产业园区景观元素类型
1、自然景观要素
特色产业园中自然景观因素主要是当地的自然地形地貌、农业生产景观、植物景观和气候景观,通常包括天然的自然条件、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场景、风格迥异的植被景观,构建不同尺度的体验空间。
2、人工景观要素
特色产业园中人工景观要素主要包括建筑、道路、雕塑、景观节点、基础服务设施、交通工具等,融合了特色产业的色彩、造型、文化、故事、品质特色等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为消费者提供深刻的产品印象和愉悦的游览体验。(胡晓立、甘勇、张天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