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城镇再生水循环利用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为推动城镇再生水循环利用项目的实施,政府设立了专项债资金,旨在为相关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中机院争资立项小组旨在为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详细的申报指导,确保申报工作顺利进行,提高项目申报的成功率,推动城镇再生水循环利用事业的发展,助力城镇可持续发展,保障水资源安全,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一、主管部门
(一)中央主管部门
1.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负责项目审批和专项债额度管理。
2. 财政部 :负责债券发行监管和资金使用规范。
3. 住房城乡建设部 :制定行业技术标准和建设规范。
4. 生态环境部 :监督污染物排放达标情况。
(二)地方主管部门
1. 省级发展改革委和财政厅 :联合组织项目初审。
2. 市县住建局、城管局 :负责项目申报实施。
3. 生态环境部门 :负责环评审批和环保验收。
二、政策内容
(一)政策依据
1.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财库〔2015〕83 号)。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24〕12 号)。
3. 《城镇污水再生利用技术指南(试行)》。
(二)政策要点
1. 支持方向 :重点支持城镇污水收集处理、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等项目。
2. 资金用途 :专项债资金应用于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以项目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还本付息。
3. 申报要求 :项目需符合国家政策和行业规划,完成必要的前期手续,确保收益稳定可持续。

三、支持范围
(一)再生水设施建设与改造
1. 再生水厂建设 :支持新建再生水厂,提高再生水生产能力。
2. 管网铺设 :建设再生水输配管网,确保再生水能够有效输送到用户端。
3. 设施改造 :对现有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再生水利用改造,提升再生水利用率。
(二)工业及景观环境用水
1. 工业用水 :支持工业用再生水设施建设,满足工业生产对再生水的需求。
2. 景观环境补水 :用于城市景观水体、湿地等环境用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三)非常规水资源利用
1. 雨水收集利用 :建设雨水收集、储存和利用设施,实现雨水资源化利用。
2. 海水淡化及利用 :在沿海地区支持海水淡化项目建设,缓解水资源短缺。
四、申报条件
(一)项目合规性
1. 立项审批 :完成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环评等审批手续。
2. 规划许可 :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
3. 纳入储备库 :项目需纳入省级专项债项目储备库。
(二)收益能力
1. 收益稳定性 :项目收益能够稳定覆盖本息 1.1 倍以上。
2. 收费定价 :污水处理费、再生水使用费等收费标准明确,经过物价部门核准。
3. 财政补贴 :财政补贴占比不超过总收益的 40%。
(三)技术标准
1. 污水处理标准 :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
2. 再生水水质标准 :再生水水质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等。
3. 设施建设规范 :设施建设需符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制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五、审核要点
(一)必要性审核
1. 项目选址 :项目是否位于水资源短缺或水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
2. 能力缺口 :现状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能力缺口是否超过 30%。
3. 环境敏感性 :项目是否位于环境敏感区,如水源保护区、生态红线区等。
(二)可行性审核
1. 技术路线 :采用的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技术是否成熟可靠,推荐采用 MBR、反渗透等先进工艺。
2. 建设周期 :项目是否能够在 3 年内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
3. 运营维护 :是否有明确的运营维护方案,确保项目长期稳定运行。
(三)收益性审核
1. 收入测算 :项目收入测算是否合理,是否有市场询价材料或以往年度同性质项目运营收入作支撑。
2. 成本控制 :项目建设和运营成本是否合理,是否有优化空间。
3. 风险评估 :对项目收益的不确定性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四)风险性审核
1. 政策风险 :项目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政策导向,是否存在政策调整的风险。
2. 市场风险 :再生水市场需求是否稳定,是否存在市场饱和的风险。
3. 技术风险 :采用的技术是否成熟稳定,是否存在技术故障导致项目无法正常运行的风险。
六、申报窗口及资料清单
(一)申报窗口
1. 申报时间 :每年 10 月底前完成下一年度项目的集中报送,次年 2 月底、5 月底、8 月底前分别完成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全年项目的补充报送。
2. 申报平台 :通过省级政府债券管理平台系统进行项目申报。
(二)资料清单
1. 项目立项文件 :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批复文件。
2. 规划许可文件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
3. 环评文件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其批复文件。
4. 用地手续 :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国有土地使用证等。
5. 实施方案 :包括项目实施计划、技术方案、运营维护方案等。
6. 财务资料 :财务评价报告、收入测算说明、资金筹集情况说明等。
7. 法律意见书 :由律师事务所出具的项目合法性审查意见。
8. 其他材料 :根据项目具体情况,提供相关的补充材料,如合作协议、技术专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