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广袤的土地上,农业产业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成为推动这一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力量。中机院作为农业产业领域的专业智囊团,凭借多年深耕行业的深厚积累与卓越实力,现面向新疆涉农企业、地方政府及各类农业经营主体,重磅推出新疆2026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储备申报一站式服务(项目前期规划、申报材料撰写、政策解读与指导、项目包装与优化、后期跟踪与服务),具体申报流程如下:

一、申报基础条件
主导产业选择
聚焦1-2个新疆特色产业(如棉花、林果业、畜牧、设施农业或中药材),主导产业产值需占产业园总产值的50%以上,且具备“生产+加工+科技+品牌”全产业链基础。
新疆特色方向:
棉花主产区:突出机械化采收率(≥95%)、纺织加工集群配套;
林果业(红枣、葡萄等):配套冷链物流设施(预冷库覆盖率≥60%)和精深加工(如干果、果汁生产线)。
区域布局要求
覆盖2个以上乡镇,面积不低于100平方公里,需附产业园范围图及县级政府批准的专项规划文件。
绿色发展指标
化肥农药减量≥2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80%,棉花主产区高效节水灌溉覆盖率≥90%。
二、申报时间与流程
关键时间节点
通知发布:预计2026年3月由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申报通知。
材料提交:2026年4月中旬截止(以新疆农业农村厅通知为准),需预留县级初审(1周)和市级推荐(3天)时间。
申报流程
县级申报:由县(市)政府牵头编制材料,经地(州、市)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审核后推荐至自治区。
自治区评审:新疆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评审,择优推荐至农业农村部。
中机院服务:提供申报材料预审、答辩模拟及规划图优化服务,提升竞争力。
三、资金奖补与使用规范
中央财政支持
总额1亿元,分三阶段拨付:
创建期:拨付30%(30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如棉田智能滴灌系统)和科技平台建设;
中期评估后:拨付30%(3000万元),支持产业链延伸(如林果加工设备购置);
认定后:拨付剩余40%(4000万元),重点投入品牌培育(如“新疆棉花”地理标志推广)。
地方配套要求
自治区财政配套≥中央资金的20%,社会资本投入≥总投资的30%(优先支持冷链物流、电商平台项目)。
中机院资金方案优化:协助制定《中央财政奖补资金使用方案》,明确资金分配细则(如30%用于联农带农项目),确保符合绩效目标。
四、申报材料清单
核心文件
《创建实施方案》:含3年建设任务表、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布局图、联农带农机制(附合作社入股协议模板);
《产业园建设规划》:5年期规划,需县级政府批复文件,突出新疆特色(如棉花数字农业示范基地);
《中央财政奖补资金使用方案》:明确支持对象(如合作社、龙头企业)、支持方式(贴息、补助)及绩效目标。
辅助材料
产业基础数据:近3年主导产业产值、加工转化率(需统计局盖章);
科技支撑证明:与科研机构合作协议(如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中机院技术对接函);
绿色发展佐证:节水灌溉工程验收报告、粪污资源化利用台账。
五、创建要点与中机院支持
联农带农机制设计
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要求园内农民合作社覆盖率≥60%,农户入股比例≥30%,并提供保底分红协议样本。
中机院服务:协助设计联农带农收益分配模型(如“订单+保险+分红”),确保农民收入高于当地30%。
科技集成应用
棉花产业园需配备无人机植保、智能采收设备;林果产业园需建设无损分选线、区块链溯源系统。
中机院技术支持:对接智能农机企业、提供数字农业平台建设方案(含物联网监测覆盖率≥50%)。
品牌培育与市场拓展
重点打造“新疆棉花”“阿克苏苹果”等区域公用品牌,中央奖补资金的20%用于品牌营销(如电商直播基地建设)。
六、注意事项与风险防控
材料规范性
避免使用“工程”“项目”等模糊表述,统一为“重点任务”“建设内容”,并附具体投资明细表。
数据真实性
产值、农民收入等数据需由县级统计部门或第三方机构认证,中机院可提供数据核验服务。
动态管理要求
中期评估未达标(如资金使用进度<60%)需在6个月内整改,中机院提供整改方案编制及进度跟踪服务。
七、认定标准与中机院保障
硬性指标
主导产业覆盖率≥60%,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3:1,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99%。
中机院全流程保障:
申报阶段:政策解读、材料编制、规划图设计;
创建阶段:技术对接、联农机制优化、数字化管理平台搭建;
验收阶段:预验收模拟、短板整改建议。
总结
新疆申报需紧扣“棉花、林果、畜牧”三大优势产业,强化科技赋能和品牌建设,中机院可提供从材料准备到验收的全链条服务,显著提升申报成功率。具体执行需以新疆农业农村厅2026年正式通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