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是“十五五”建设农业强国中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是衡量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该指标是由农作物的机耕率、机播率、机收率按照0.4、0.3、0.3的权重测算出来的。对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及其增速的预测,是开展农业机械化发展宏观调控的重要基础,也是产业扶持、政策制定的充分条件。促进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全面提高,是推进我国“十五五”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本文基于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对未来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的环境条件进行分析研判,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十五五”时期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进行预测,探寻2026—2030年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着力点,以期为有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历史沿革
2023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6.16%,同比提高0.94个百分点。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村劳动力不断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农业人口数量在不断减少,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现象,使农业机械对农业劳动力的替代作用日益凸显。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法规政策陆续实施,我国农业机械装备数量和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见图1)。2022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1.06亿千瓦,是1978年的9.45倍,年均增速5.23%;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3.11%,比1978年提高了53.45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21个百分点。1978—2022年,农作物机耕率、机播率、机收率分别提高了45.52、53.01、64.46个百分点,年均分别提高1.03、1.20、1.47个百分点,增长速度呈现出差异化特征。
图2显示了1978—2022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的同比变化幅度,能够看出,在改革开放前三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的变化幅度明显下降,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之后是呈波动上升的趋势。2000年,由于农业结构调整,特别是粮食作物生产结构的调整,全国农业机械化作业受到了一定影响,增长速度显著下降。耕地面积数据从采用农业农村部系统数据改为农业普查数据,总面积数据变大,导致机耕率下降较多,2001—2002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均有下降,2003年开始较大幅度增长。2008年之后水平增幅收窄,表明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出现了规律性特征,即不再单纯地追求发展速度,而是追求效率更高、供给更有效、结构更高端、更绿色可持续以及更和谐的增长。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是通过机耕率、机播率、机收率加权测算得出的,基于此,本文选择以统计口径相对稳定的2001—2022年数据为研究对象,来预测“十五五”的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从2008年起,我国开始分别统计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油菜、马铃薯、花生、棉花八大作物的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本文根据2008年以来的数据,计算得出八大作物总的机耕率、机播率、机收率,然后计算得出综合机械化率,与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做比较,如图3所示,八大作物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稳步提升,与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的差值年均约12.8个百分点,除了2008年的最小差值9.72个百分点以外,八大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均比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高10个百分点以上。
二、“十五五”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的预测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耕地条件、劳动力水平、经济水平、社会环境等方面,我国地形地貌、种植结构等复杂多样,南北方差异较大,情况与其他国家不同,无法找到一种现成的理论和国际经验来直接预测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本文在规范研究的基础上,尝试使用数学方法对“十五五”机耕率、机播率、机收率进行预测,进而测算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的理论目标值。
本文假设农作物机耕率、机播率、机收率以及八大农作物机耕率、机播率、机收率符合函数模型y=f(x,θ),其中y是输出变量指机械化率,x是输入变量时间,θ是参数(它们可以是向量)。本文用有理多项式函数y=(a+bx+cx2)/(1+dx+ex2)来预测农作物机耕率、机播率、机收率、八大农作物机播率、机收率;用Loglogistic增长函数y=a1+(a2-a3)/(1+exp(a4ln(x/a5)))预测八大作物机耕率,经过SPSS软件数据分析得到以下六个方程。
机耕率=(47.41-1118730691.96x-187397447.74x2)/(1-29206768.34x-1313154.08x2),
R2=0.985;
机播率=(26.37+1.10x+0.86x2)/(1+0.073x+0.01x2),R2=0.998;
机收率=(17.87-0.554x+0.334x2)/(1-0.037x+0.005x2),R2=1.000。
八大农作物机耕率=108.871+(73.940108.871)/(1+exp(0.858ln(x/6.980))),R2=0.986;
八大农作物机播率=(47.444+40.598x+1.613x2)/(1+0.722x+0.004x2),R2=0.997;
八大农作物机收率=(39.050-21959414.956x-5837751.172x2)/(1-602105.045x-44860.372x2)
R2=0.997。
从结果看,拟合优度较高,R2都在0.98以上。根据拟合结果分别对“十五五”时期农作物及八大农作物机耕率、机播率、机收率的预测值进行测算并计算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和八大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理论目标值,结果见下表。
三、结果分析与启示
从预测结果看,农作物机耕率、机播率、机收率在2030年将达到97.39%,67.11%,72.52%。根据计算公式得到2030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为80.85%,与“十四五”规划提到的2025年达到75%的目标相比,提高了5.85个百分点。2030年比2026年提高了2.98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596个百分点,从理论上预示着我国农机化水平在实现既定目标的基础上,仍存在一定的增长空间。从现有的数据来看,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2022年比2021年增长1.08个百分点,而“十五五”时期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的增长速度趋缓,基于此必须更加合理利用和有效配置资源,着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十五五”机耕率、机播率、机收率在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升中的贡献分别是51.66%、26.34%、22.00%。我们能从预测结果中看出某种趋势,即“十五五”时期,已经处于较高机械化水平的机耕环节仍是政策需要关注的重点,根据国内农业生产状况,对耕整地机械,尤其是适合山地丘陵地区耕地作业的小微农机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全面提高我国的机耕水平。机播率、机收率仍然存在极大的提升空间。“十五五”时期八大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由2026年的91.64%增长到95.36%,均高于同期的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13个百分点以上,其中“十五五”期间,八大农作物机播率增长了6.22个百分点,机收率增长了4.52个百分点,机耕率增长了1.2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十五五”时期,八大农作物机耕率将会达到98%以上,机播、机收水平会有较快的提升,机械播种和机械收获环节预计将会成为“十五五”时期的发力点。(作者:孙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