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功能定位优化
“十五五”时期,在业已形成的高品质生态环境新起点上,按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生态地区不仅是国土空间新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还将是国土空间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支撑。在生态功能重要或生态系统脆弱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其功能定位需要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优化的重点方向包括3个方面。
(1)坚持以提供生态服务或生态产品为主的功能导向不变。在继续提升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的基础上①,针对全球气候增暖、极端天气应对、“双碳”目标实现等重大需求,协同增强海岸防护、洪水调蓄、固碳增汇、调节气候等生态调节和供给服务功能,全方位守牢安全格局底线,建设更具韧性的新型国土空间格局。
(2)以增进生态系统的文化服务功能为切入点。提升人们通过精神感受、知识获取、休闲游憩、美学体验等从生态系统获得非物质利益的可能性,解决增进居民福祉中优美生态环境的供需矛盾。尤其是在国家公园采用大面积保护、小规模利用、适度特许经营方式,实施精细化公园用途分类分区管制,激活并规范特许经营管理运营机制,营建净零排放绿色基础设施,发挥其共建、共享、共赢的“全民公益性”价值,更好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3)依托高品质生态环境本底激活绿色发展动能。拓展与生态保护定位兼容、凸显生态比较优势的生态旅游、有机农副产品供给、生物资源深加工、清洁能源生产、环境敏感型制造等复合功能,扭转过去“一刀切式”“堡垒式”排他性保护,形成更具公平性和可持续发展机会的包容性保护方式;将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展作为国土空间新发展格局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战略格局完善
面向“十五五”时期功能定位调整与升级需要,生态地区应当从更具完整性的生态系统、更具协调性的保护与利用方式、更具适应性的安全与发展取向多重视域着眼,在原有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基础上,进一步增强生态安全屏障与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空间联系与供需互动(图1):扩充长江、黄河重点生态区和海岸带等生态安全屏障,推进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从偏远的生态源地向人口经济最集聚的轴带靠近;扩大“三区四带”空间覆盖范围,实现每个城市群及都市圈地区、每个农产品主产区就近均分布有重点生态功能区,将为主要城市群(如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和主要农产品主产区(如松嫩及三江平原、黄淮海平原等)等提供稳定、充足、洁净水资源的生态安全屏障区作为优化的重中之重,从而为高质量发展夯实更加稳固的自然生态基底,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安全的生态保障。总之,在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体系,优化重点生态功能区格局,整合自然保护地体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以及系统增进生态地区对区域重大战略生态支撑的同时,引导生态优势区做好生态利用文章,全方位满足新时期国土安全和居民福祉多元化需求。
图1 生态安全屏障区与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空间联系与供需互动关系
(1)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重点提升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强化高寒生态系统自然恢复,稳固“亚洲水塔”。黄河重点生态区,重点增强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稳定性,建设防风、固沙、固土“一防两固”的流域绿色屏障。长江重点生态区,重点提升上游涵养水源与水土保持功能,加强长江岸线及重要湖泊湿地生态恢复,增强防洪调蓄、水生物种多样性维护等流域生态功能。东北森林带,重点加强退化森林、草原修复与水土流失治理,加强森林经营和战略木材储备。北方防沙带,重点提升沙化荒漠化区防风固沙功能,建设锁边防风固沙体系和防风防沙生态林带。南方丘陵山地带,重点提升山地生物多样性维护与水源涵养功能,构筑跨省一体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海岸带,重点恢复海湾、滨海湿地典型生境,增强河口生物多样性和海岸防护功能(图2)。
图2 “十五五”时期我国生态地区战略格局示意图
(2)优化重点生态功能区格局。优化调整落实“三区四带”内陆域49个、海域11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范围,明确功能定位、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下限,确保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内的陆域生态保护红线区域面积占比保持在73.84%以上(表3),分类制定关键生态功能、兼容性复合功能,明确优质生态产品供给目标。扩大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水源涵养与水源补给、黄河重点生态区水土保持与防风固沙、长江重点生态区防洪调蓄与生物多样性维护关键区段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推进东北森林带和南方丘陵山地带跨省生态廊道交汇区、北方防沙带锁边防风固沙区的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提升为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在黄河口、长江口—杭州湾、海峡西岸、珠江口、北部湾等重要海湾河口,加强陆海统筹,衔接匹配确定主体功能定位,拓展海岸带关键物种及栖息地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
表3 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内重点生态功能区名录及优化方向
(3)整合自然保护地体系。在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遴选的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含陆域44个、陆海统筹2个和海域3个)②,优先启动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等生态区位重要、原始自然风貌良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清晰的一批陆域国家公园筹建,积极创建南海热带海洋国家公园等填补海域国家公园空白,稳步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针对保护地空间重叠、内嵌与分割数量多、破碎化问题,尤其是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等景观类型保护地与自然保护区的主要重叠类型,按照生态价值和保护强度重构分类体系和空间布局,对珍稀濒危动植物、旗舰种和指示物种适宜生境与栖息地、集中分布区、关键生态廊道等应保尽保、应划尽划,维持生态系统完整性、提高保护有效性的同时,加强游憩空间内生态与文旅深度融合,根据生态环境容量细化管控分区,有序拓展科研、教育、游憩等综合功能。
(4)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按照陆域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300万平方公里、海洋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15万平方公里的规划目标,将生态功能极重要、生态极脆弱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在稳定自然生态空间保护规模的同时,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确立生态保护红线范围的动态优化机制,配合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一方面,将低人为扰动且具有潜在重要生态价值的生态空间及位于重要江河干流源头两岸、重要湿地和水库周边、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等重点生态区位的生态空间补充划入;另一方面,加强红线内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规范管控的基础上,针对过去“抢救式”保护使规模较大、人口集聚的村镇,连片分布的耕地,保护价值不大的基础设施,以及成片分布且对生态功能不造成影响的商品林等被划入红线的历史遗留问题,科学评估后逐步调出红线范围。(作者:周 侃,樊 杰,周道静,钱者东,虞虎, 刘汉初,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