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基于智慧管理平台的城市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研究

来源:原创  时间:2025-01-03  点击:563
文章分析了规划建设智慧型城市产业园区的意义,列举并阐述了园区管理中应用的几种大数据新技术;介绍了构成园区智慧管理平台系统的各项子系统,以及各项子系统功能对于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的作用和影响。

文章分析了规划建设智慧型城市产业园区的意义,列举并阐述了园区管理中应用的几种大数据新技术;介绍了构成园区智慧管理平台系统的各项子系统,以及各项子系统功能对于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的作用和影响。


 一、智慧园区规划建设意义

①通过智慧化建设,提升园区品质和品牌,提高用户认可度,提升园区运营效益。

②通过平台智能预警分析,减少人为干预环节,提升园区安全等级。

③智能化场景联动,创新功能应用,打造舒适、便捷的园区内工作生活环境。

④智能控制设备运行、减少能源浪费,节能减排,降低园区能耗。

⑤统一门户,集中管理,多系统联动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⑥收集可量化数据,分析预测园区需求,为园区规划改进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二、新技术应用

物联网:即“万物相连的互联网”,是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通过智慧杆、智慧园林、智慧停车等场景应用,实现人、机、物的互联互通。


北斗网格码:国家北斗系统组织研发的全球区域位置标识编码。支持陆、海、空、天和地下全域空间的区域标识,重点解决产业园区空间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区位标识、共享交换、高效计算的问题,提升共享交换与计算效能。


5G:有超高速率、超大连接、超低时延三大特性。通信速率会比4G高出10倍~100倍。通过5G技术应用,将有利于产业园区升级为5G产业园区。边缘计算:指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一侧,采用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为一体的开放平台。边缘计算具有低时延、高带宽、高可靠、海量连接、异构汇聚和本地安全隐私保护等特点,在产业园区多个场景下具有应用优势。处理过程将在本地边缘计算层完成,无须交由云端。由于更加靠近用户,还可为用户提供更快的响应,将需求在边缘端解决。数字孪生:是通过对物理世界的人、物、事件等要素数字化,在网络空间再造一个与之对应的“数字世界”,配合VR三维仿真平台展示。从而对园区基础设施、运营管理、产业服务、生活服务在内的各种需求作出综合分析以及智能响应。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串联起智慧型产业园区各个环节要素,将定位、连接、运算、反馈实时整合到系统中,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智慧运行。从而为智慧园区提供技术支持,实现智慧园区规划目标。

基于智慧管理平台的城市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研究

三、智慧管理平台的功能与架构

平台功能:城市产业园区管理中心搭建智慧管理平台,整合数据资源,输出给管理人员。数据管理平台具有价值高、容量大、多样性、速度快的特点。园区综合管理平台整合多项功能。


CIM数字孪生平台:“城市空间、建筑空间、地下空间”三位一体的模型为载体,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构筑智慧园区空间总体模型,推动园区“规建管用”一体化闭环运转,实现园区决策“一张图”、园区治理“一盘棋”,为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说明书”。实时监测感知建筑设施运行态势,利用园区运行数据,前瞻规划和动态推演,科学设计、合理布局园区公共基础设施,逐步实现园区可视化、可验证、可诊断、可预测、可学习、可决策、可交互的能力,使产业园区更聪明、更智慧。


园区大数据分析平台:城市产业园区大数据可视化平台通过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入库,基于构建的大数据分析业务模型,依据业务需求,通过建立数据汇聚系统,实现对部件数据及与设备运行状态数据的实时监测及分析,寻找共性规律,发现问题本质,辅助科学决策。


北斗网格码平台:北斗网格码技术将传统的面向对象的数据管理转变为面向空间的数据管理。依托北斗网格码技术体系,建设智慧园区大数据北斗网格平台,搭建“一底座两中台”的创新架构。即通过引接汇聚各项数据,进入智慧园区北斗网格底座,进行数据处理、数据编码、数据引擎和三维建模;进而搭建智慧园区北斗网格数据中台和应用中台,实现智慧交通、智慧停车、智慧安防、智慧物业、智慧楼宇、智慧运营、智慧环境等应用。


3.1 楼宇自动化系统

通过详尽的指标体系,实时反映建筑内设备的运行状态,将采集的识别数据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理解真实的管理场景,通过强大的三维引擎进行表现,使管理人员更直观地了解事件的进程,辅助作出及时的反应和处理。


并可对建筑能耗进行监测,用三维设备地图的形式展示园区新风系统及节能系统的运作,实时查看水电气、能耗监测的数据,自动计费和录入账单;进行能耗使用分析,设备损耗分析;定时控制节能、人体感应控制节能、照度感应控制节能。通过对园区内部每一建筑物的使用情况分析,可获得楼宇水电运行负荷、楼宇空置率、配套服务功能使用率等有效数据,得出哪些功能空间不足、哪些空间冗余,从而判断规划园区内用地性质划分、建筑功能比例是否合理,并为城市产业园区功能规划改进提供依据。


3.2 车路交通协同系统

沿城市道路系统设置5G基站,提供低延迟高效率网络。并结合摄像头实时监测道路交通拥堵状况、交通信号灯信息、道路积水信息等,实现车路协同管理,并为未来实现无人驾驶提供智慧解决方案、保驾护航。


园区引入车路交通协同系统,通过交通信息收集整理,分析产业园区交通运行情况,一方面对园区交通进行高效管理,另一方面评估园区内外道路交通系统当前存在的痛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比如道路交叉口最优解决方案,采用平交还是立交,设置人行道、过街天桥及地下通道等的必要性,道路宽度与实际交通流量是否匹配,公交车道与车站设置是否合理等,从而优化城市产业园区交通规划。


3.3 停车管理与智能充电桩系统

在访客出入口安装车牌识别道闸,实时呈现余位位置,引导车辆入位。车闸设备、停车场余位统一管理。与消防系统联动,火灾报警时所有车闸自动开启。借助园区室外信息大屏、智能路灯显示屏、园区公众号或APP,对车辆进行引导入位、出园。


支持不同品牌使用OCPP标准的充电桩,订阅或计量的收费模式,通过APP远程实时监控,支持微信/支付宝或适配NFC的银行卡付款,与智能泊车整合,管理车位使用,预订充电位,路线查询和流动付款服务,与客户关系管理整合,提供充电量与消费量的结算咨询。


方便园区停车与充电桩运营,实现高效的智慧管理。同时,也可观测园区内不同位置不同时间段的停车位和充电桩使用情况,更好地引导优化城市产业园区停车规划。


3.4 智能物业管理系统

基础管理包含物业概况、房产管理、住户管理、设施管理;维修管理包含人员管理、维修管理、订单管理、人员公示;园区管理包含园区管理、业主管理、智慧食堂、流程化管理;巡更巡检包含每日巡更、每日巡检、及时处理、安全保障;运营管理包含消息推送、及时发布、公告通知、实时获取。通过数据信息即时反馈,实现最高效的物业管理与维修。并为城市工业区规划提供可靠的数据参数。


3.5 智慧工厂

产业园区的智慧工厂通过各种形式采集生产环节中的数据,传输至工业互联网平台,用于分析、控制、预测各类生产参数。5G 技术高速率低时延的特性有效地为工业数据的传输提供了保障。


3.6 园区招商展厅建设

以园区内重点打造的产业如生命健康、信息技术、新材料、激光光电、智能制造、新型农业等为主题,整体展示上呈现出园区的智能化,便捷化,人性化的特点,成为招商引资的园区名片。作为智慧技术与现代形象展示的窗口,展现产业园区规划设计理念,可视化的手段为客户增强信心,提升招商引资效果。


3.7 园区管理物联网系统

包含智慧灯杆、无人机巡检、智慧井盖、垃圾桶检测、智慧城市家具等。采用北斗网格码技术,集合了定位、信息采集、状态监测、互动展示等功能。


3.8 智慧通行与安防系统

园区内员工可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自动进入。访客可线上预约或临时拜访。可发现重点可疑人员及车辆行动轨迹,实时报警。


3.9 智能消防联动系统

通过热成像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电弧探测器、声光报警器、水压传感器等设施,实时监测园区各个位置的消防状况,实现消防巡检、火灾预警、设备管理、数据统计等内容的消防安全管理。


3.10 智能环保监测系统

服务内容包括:在园区水面安装浮标站检测水位水质;在办公室、车间安装空气质量检测器,监测环境质量;在废水排放处安装水质检测器,监测废水排放质量。所有检测器通过基站链接至智慧环保平台。


通过环保监测数据收集,高效地对城市产业园区规划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对灾害进行预警,并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3.11 网络通讯覆盖系统

一次认证,多次访问,内部员工自由漫游;支持用户或者用户组的策略控制,双向保证用户上、下行接入带宽;园区来访客户安全接入控制。无线网络园区全覆盖,实现用户自由接入;海量终端自由识别,实现园区移动办公。


另外可通过有线电视、智慧屏幕等公共显示系统,实时展示园区动态、空气质量、招商企业情况等信息,大大提升园区的智慧服务水平。


3.12 智慧园林绿化系统

园林绿化智能管理具有提供园林养护信息化管理、绿化分类管理及绿化执法管理业务等功能。利用5G传输技术,在重要绿化区域实现入侵监测、破坏监测、生长状态等园林养护状态的在线巡检。针对名贵树木通过电子标签建立详细档案信息。利用倾斜测量仪监控树木倾斜、防盗情况,并能自动报警。土壤环境实时采集,通过高压电磁阀进行智能喷淋控制。


从而实时掌握绿化植物生长情况、植物对园区微气候的影响,以及人员活动对园林绿化的使用倾向,对城市产业园区景观绿化规划提供积极的信息反馈,制定出更合理的园林规划优化升级策略。


四、结语

应用物联网、北斗网格码、5G、边缘计算及数字孪生等技术,搭建园区智慧管理平台,对城市产业园区进行可视化高效管理。并为产业园区规划提供可靠数据信息,评估规划实施效果,实现城市产业园区规划的不断迭代优化。(作者:邓冲)



上一篇:面向多元化人群需求的特色产业风貌区规划研究——以浙江省杭州市云栖小镇为例
下一篇:中央预算内投资农业建设项目评估现状及评估流程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