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广安市前锋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探索传统产业园区从城市“产业孤岛”到“产业新城”的转型路径,旨在将传统产业园区打造为功能集聚、服务优质的产业新城,为同类型产业园区的转型提供参考。
一、项目定位和发展阶段
广安市前锋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距离广安市主城区30km。目前,前锋区是广安市工业化主战场和经济发展支柱,2013—2020年,前锋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和人均产值均位列全市首位。前锋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是环渝腹地区首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川渝合作示范核心区、四川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重点培育的千亿园区、四川省首批省级化工园区。
从产城融合的角度来看,前锋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尚处于产城互动的提升和整合阶段,要发展成为产业新城,依旧存在诸多问题。
二、现状问题
2.1 人口增长乏力
前锋区是广安市常住人口最少、人口下降率最高的地区。从人口普查数据来看,近10年人口减少1.7万;全区城镇化率虽然稳步提升,但整体水平仍然偏低,中心城区人口吸引力不足,城镇化率年均增长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甚至存在城镇人口分流至周边乡镇的情况。
2.2 配套功能不完善
通过通勤人流量分析可以看出,开发区对广安市主城区仍有极强的依赖性,因产业所需的居住和配套功能仍不完善,导致职住分离问题严重(见图1)。
图1 通勤人流量分析
2.3 空间活力不足
开发区当前城市活力不足,人群聚集错位。老城传统片区具有烟火气,但公共空间配给不足、品质较差,开发区公共空间的规模较大,但尚未聚集人气。此外,开发区存在路网结构不完整、铁路和山体等消极要素横穿城区导致场地割裂等问题。
2.4 风貌特色不明显
开发区虽坐拥华蓥山和芦溪河两大自然景观,但城市与山水融合度较低,山水风貌和景观效果有待提升;空间形态失序、缺乏地标节点、城市天际线缺乏整体引导、拼贴化严重,使开发区与老城风貌差异较大,地方特色有待彰显(见图2)。
图2 开发区现状航拍
2.5 服务体系不完善
当前开发区区级公共服务中心位于区政府一带,设施仍不完善;街道级公共服务中心集中分布于南部,北部覆盖欠缺,且存在体育、医疗卫生等设施短板。“区级—街道级—社区级”三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有待完善,15min社区生活圈有待构建。
三、产业新城规划策略及建议
3.1 标定成长坐标,抢抓融圈机遇
目前发展的当务之急是由以产促城的发展阶段转向以人为本、产城人融合的产业新城阶段。前锋开发区处于功能提升到整合阶段,应以产业新城建设为依托,逐步建立相对完善的区域交通网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以良好的环境、优于主城区的公共服务,打造新的人口和空间增长点。产业作为开发区发展的有力抓手,应注重升级产业类型,对电子、新型材料等高端制造业进行重点发展;强化第三产业培育,大力发展研发、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对生活片区有干扰的工业用地应有序置换为商业、居住用地,将部分工业用地置换为研发用地;优化商业功能、丰富商业类型并培育高端商业。开发区发展要紧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重庆中心城区非核心功能疏解等改革红利,聚集资源要素、承接产业转移、深化区域合作。
图3 空间结构规划示意
3.2 分区差异引导,明确核心功能
因地施策,差异化引导片区发展,强化城市核心轴与节点(见图3,4)。东南部老城片区着力打造小巧精致、功能织补的生活片区,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保留烟火气并提升老城建设品质,明确风貌特色,对市政、交通、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查漏补缺,见缝插针式地补充街头绿地、口袋公园等;北部新城片区重点强调品质主导、生态宜居,围绕优质山水打造高品质新城片区,提高其对新兴人才的吸引力;西部产业片区打造布局有序、高效集约的产业园区,承接成都产业转移,吸引更多企业入驻。
图4 开发区中心城区城市设计效果
3.3 优化用地配给,完善用地布局
在产城融合理念下,围绕产业发展,合理配置功能用地,打造“产业+生活配套”的产业新城,进而满足多元人群诉求。配套供给应与产业诉求高度相关,重点加强适应产业人口空间偏好的用地供给;强化用地匹配度,结合未来多元人群进行策划和布局。
3.4 强化理序塑城,提升空间品质
注重城市设计,识别现状城市风貌问题,加强对城市山水格局、空间韵律与吸引力、风貌整体性等方面的引导和管控。以“提升空间品质,焕新城市活力”为目标,塑造“山水融城、高度有序、风貌协调、多元魅力”的城市面貌。预控自然山水与城市视廊,依托打纸岩南北两处制高点与华蓥山主要山头预控打纸岩城市之脊与“华蓥山—芦溪河”之间的两条自然山水视廊;依托城市中轴与广前大道站前廊道预控两条城市景观视廊并管控视廊上新建建筑高度、塑造视廊两侧建筑层次感。
四、结语
基于产城融合视角,以广安市前锋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对产业孤岛式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未来发展提出策略和建议。在产业新城建设中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注重时代特征及区域战略,由“产业导向”转为“人本导向”、由“工业文明”转为“生态文明”;把握产业新城的内在特征、发展规律、未来趋势,在项目实践中充分结合地方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规划发展策略。(作者:李一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