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本文所构建的理论模型,实现钢结构厂房安全建设管理控制,按照结构厂房安全建设的影响因子分析,划分钢结构厂房安全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最终通过理论分析,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比例,实现钢结构厂房建设质量的精细化管理,质量管理如图1所示。通过研究,确定钢结构厂房建设过程中的4个主要控制指标:施工质量、施工工艺、建材质量及新技术的应用。

图1 质量监管网络
一、施工质量监管
对工程相关技术文档进行监管,从施工到竣工,确保施工过程中各类技术文档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对其进行收集、整理和编制。根据工程的具体状况,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通病的成因展开分析,并提出防范对策。施工阶段,需及时发现工程建设风险源,采取预防措施。质检阶段,质量检验部门或项目技术部门需按要求及时进行检查(抽查),根据信息来源,找到可能不符合要求的施工,并进行分析和研究,必要时采取预防措施,同时,对工程安全建设措施进行效果评价,做到实时反馈,及时纠偏。同时,对工程各阶段的相关技术文档进行监管,确保施工过程中各类技术文档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施工质量监管如图2所示。

图2 施工质量监管网络
二、人才培训监管
根据施工方案、技术指导及现行的国家技术规范,明晰每个施工阶段的任务,建立示范项目,对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的培训,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强化对生产过程中每一个步骤的控制,实现了作业流程标准化,保障施工质量最优。
三、建材质量监管
成立材料、设备部,同时设立专项基金,确保材料、设备供应。在材料的经营上,有专门的人才,包括研究、购买、经营和销售等。对供应商的选择及产品的品质严格监督,保证采购产品的品质符合要求。加强对原材料的实地调研及市场调研,选择信誉好、资质好的供应商,以较低的价格采购到优质原材料。对原材料、工程进度、工程完成情况进行记录,以确保工程质量,并可追溯到工程进度。在纪录上和实体上确认原材料,在关键物料的用途处确认并跟踪,在纪录上和实体上确认施工进程,在特别工艺处确认并跟踪使用位置。建材质量的控制如图3 所示。

图3 建材质量监管网络
四、新技术应用
为保障钢结构厂房的安全、环保、经济和高效建造,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提供绿色施工及降本增效的相应措施,同时引进新技术和新工艺,方能保障安全建设的同时有效控制建设成本。利用远程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对工程现场的施工状态和工作人员的出入进行实时监视,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实现对工程的监督和管理,进而对工程的进度和施工质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通过远程监控验收,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并留下影像资料,便于对现场进行实时验收和检查,减少返工,降低工程成本。另外,基于已有的二维或三维模型数据,工程量结算时采用自动计算技术,可对工程量、钢材及钢筋使用量进行自动统计,实时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同时减少竣工验算过程。
五、结束语
本文对钢结构厂房建设质量管理与优化策略进行了分析,旨在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与策略提升建设质量。钢结构厂房建设质量管理与优化策略的研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通过对建设质量的全面管理和合理优化,可以提高钢结构厂房的建设质量和经济性,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并不断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通过建设质量管理,确保设计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及时解决问题,使各项工程质量达到预期水平。持续改进和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探索最佳实践和创新方法,建立经验分享机制,是保障钢结构厂房的建设质量和效率,实现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方法。然而,我们也要意识到未来仍需工程人员们不断探索和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和发展要求。(作者:谢玮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