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科技产业园规划实践
对X高新科技产业园展开规划时,空间功能规划布局既是重点也是难点,需结合建设面积和周边环境、交通条件等,优先采用轴线式布局方法,根据用地情况设置一条中轴线,再以中轴线为中心进行功能规划,科学规划各个空间,提高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基于轴线式布局方法下,便于轴线两侧产业业务交流,员工之间交流和信息传递更加高效化,有助于信息共享。当从宏观角度出发,空间功能规划时需重点加强对原有产业结构功能的完善,使得空间布局更加紧凑,产业体系结构处于完善状态。如,根据各个产业建筑的地理位置和业务特征,适当加入一部分公共资源、自然景观资源等,为员工提供休息、放松的场所,缓解工作压力。从微观角度出发,则需着重凸显产业园区环境的舒适性,加强绿色生态建设,分析园区地形地貌特征,针对性规划绿色环境空间。

图1 高新科技产业园平面图
一、人车分流规划
为方便X高新科技产业园区车辆和行人通行,需进行人车分流规划,二者相互独立,在满足大型货运车辆通行的同时,规避交通事故的形成。具体规划过程中,应设置标高组织,行人主要活动于标高区域,之后增设台阶和连廊,缩短行人通行时间,车辆也能有序行驶。园区内普通车辆设置单独进出口,货运车辆需在不同于行人进出的标高区域通行并进入指定卸货点,严格按照园区运输线路行驶。另外,参考园区空间功能分区,设置人行线,并与景观相连接。设置消防流线时,应依据车行道构建一个完整的环形消防线,不仅可方便灌溉,还能及时消灭火源,保障职工生命的安全性,避免由于火灾而对产业园带来较高的经济损失。
二、功能分区规划
X高新科技产业园区东部为高端研发办公区、西部为研发生产功能区、北部为宿舍等生活区、南部为培训中心和文化教育区等功能,多元化建筑设计为园区人员提供从生活到生产力提升的全方位个性化服务。
三、整体空间布局规划
为提升X高新科技产业园区的空间形象,充分凸显园区多样化的功能,规划园区整体空间布局时,应保障各功能分区的连接性和协调性,以中心轴为核心各空间功能逐渐向两侧延伸,做好绿化、人行道和空间功能规划,如图2所示。

图2 空间规划
四、绿地景观规划
基于可持续化发展战略理念下,高新科技产业园需重视绿地景观规划,树立绿色环保发展理念,科学规划各区域景观结构。实际规划时,优先采用点线面串联规划方法,在扩大绿色面积的同时,提高园区的美观性。点:对坡地区域实行艺术化处理,每个建筑物四周都设计不同形式的景观,落实以点带面规划原则,既优化园区生态环境结构,又合理调整园区排水结构,减少资金投入。线:沿着园区线建设一条宽度为18米的水景景观带,并种植相应的水生植物等,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使其成为产业园区特色景观。面:将产业园区南部作为主要绿化区,种植生命力顽强的植物,还可打造街心花园,设置一些凳子和椅子,供内部人员休息和交谈,具有生态花园的功能,促使产业园区规划效果显著提升。
高新科技产业园建筑设计方法
一、标准生产厂房
设计产业园生产厂房时,遵守规划建设统一的原则,打造标准化的生产厂房结构,并结合产业园区生产需求,预留充足的空间尺度,防止由于厂房建筑资金和能源投入过高,超出设计预算成本。同时,设计期间需参考标准化生产厂房的横线尺寸和纵向尺寸,精准区分各生产区域功能,提高厂房的实用性,达到错落有致的效果。建筑厂房属墙体颜色以银白色为主,凸显建筑的严谨性。由于标准化生产厂房的特殊性,可选择边筒式设计理念,以核心筒为中心,将辅助厂房设置于两侧,其中厂房标准层面积约为2260平方米。整个设计过程中,遵守标准化和规整化的原则,设计内部连接走廊,分别设计通用类厂房和专用厂房,以及完善的工艺生产线,加快产业园生产效率。对于厂房的立面设计,应以简洁化为主,避免设计外立面结构复杂的厂房,降低厂房的生产性能。
二、节能系统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阶段,需全面贯彻节能、低碳的设计理念,对建筑资源实现二次利用,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降低工程造价。节能环保设计时,优先采用一些可再生能源,如地热能、太阳能和风能,并注重保温设计和隔热设计。设计人员应从材料选择、方案优化、机械设备选择等方面入手,并进行多方沟通,再根据市场调查结果,明确机械设备、材料选择原则和标准,选择环保型能源和性能良好的设备。另外,建立功能完善的水循环系统,加强雨水收集和废水处理力度,充分发挥污水收集系统、雨水收集系统、科研实验废水处理系统的建设价值,雨水或废水经处理满足使用标准后,将其运用于灌溉作业。同时,构建并落实产业园节能管理和环境管理体系,利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实时动态化监测各区环境情况和能源循环利用率,并向园区职工大力推行绿色低碳生活理念。
三、培训中心和宿舍建筑设计
产业园区培训中心和宿舍建筑设计时,建成面积为11.76万平方米,园区地上总建成面积为35平方米,占比为33.6%,符合相关规范要求,遵守园区多功能复合要求,园区北部与南部为培训中心、职工宿舍等,建筑层高控制在4-13层,并搭配其他基础生活设施,构建舒适的居住环境,避免影响职工日常生活品质。培训中心建筑设计时,需设计多功能的培训教室和会议室,包括实践活动室、实验中心、研讨室等等,整体呈现环抱状,体现建筑的特殊性和标志性。另外,建筑立面设计选择模数化分隔方法,避免整个建筑物过于单调,更能体现高新科技产业园的先进性、创新性。宿舍和其他基础配套设施位于产业园区北侧,紧邻既有生活区,可共享相关配套设施。设计建筑立面时,融合多种颜色,与立面线脚变化相呼应,再参考建筑内部各区结构功能,灵活调整门窗比例和大小,在满足各区域功能需求的同时,提高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四、研发办公室建筑设计
研发办公室建筑作为高新科技产业园的核心,关系到产业园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此应选择空间组合设计模式,为科研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当前,产业园区研发办公室建筑分成两种类型,一种为研发用房,另一种为实验厂房,需分别设计两种建筑结构,避免二者相互影响。设计实验厂房时,采用塔式布局,打造持续性的视觉空间,满足科研人员实验需求。研发厂房设计时,重点突出结构和造型的创新化,并在搭接区域增设空中花园,美化建筑物、净化空气。另外,建筑立面装饰设计期间,加入一些现代化元素和科技元素,间接反映产业园建筑的科技性。
五、总结
总而言之,在时代快速发展背景下,高新科技产业园是推动区域经济迅猛发展的关键,可以满足各行业发展需求,并能加强科研力度。为此进行产业园区规划和建筑设计时,应遵守相应的设计原则和规划要求,掌握工业厂房、研发办公楼等建筑设计要点,并做好产业园整体空间规划,达到结构统一、功能多样的效果。同时,塑造良好的景观形象,落实绿色环保理念,根据各区生产功能,设计景色优美的水景和植物景观,打造特色空中花园,还与产业特色相融合,促进高新科技产业园规划和建筑设计效果更上一层楼。(作者:董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