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四川省产业园区碳排放的重点领域

来源:原创  时间:2024-03-26  点击:671
按照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下称IPCC)碳排放清单,碳排放的重点领域主要集中在能源、生产、交通、建筑和生活领域。以此为基础,本研究拟从能源、生产、交通、建筑和生活领域分析四川省产业园区碳排放的基本情况。

工业、产业等园区是碳排放集中区域,推动园区绿色低碳发展、开展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是四川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当前,四川省碳排放的主要特点是:碳排放量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工业是碳排放的核心产业领域;煤炭消费碳排放量占据主导地位;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正在逐年提高。为了推动和优化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四川省产业园区碳排放的重点领域,具体如下:


按照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下称IPCC)碳排放清单,碳排放的重点领域主要集中在能源、生产、交通、建筑和生活领域。以此为基础,本研究拟从能源、生产、交通、建筑和生活领域分析四川省产业园区碳排放的基本情况。

四川省产业园区碳排放的重点领域

一、能源领域

能源生产和消费相关活动是最主要的碳排放源,大力推动能源领域碳减排是实现“双碳”目标、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举措。目前,四川省能源消费以化石能源为主,其中煤品消费碳排放达到1.5亿吨,占比46.75%;石油和天然气能源消费碳排放合计约1.4亿吨,占比约43%,而属于绿色低碳能源的电力消费碳排放仅占10.25%,能源结构亟需优化。此外,四川省能源网络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电力交易机制有待完善,需求响应机制还未完全建立;电力跨省跨区域输送利益协调机制缺失,配套辅助成本尚未得到合理补偿;能源管理体制滞后,职责分散,信息化水平不高等。综合来看,四川省能源领域碳排放现状与国家以新能源、清洁能源为主体的能源消费结构尚有差距。


二、生产领域

工业生产具有显著的高能耗和高碳排放特征,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2021年四川省工业生产领域碳排放达到2.2亿吨,占全省碳排放总量约70%,是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关注的重要领域。目前,四川省工业生产领域的碳减排压力主要在于对煤品资源的依赖。例如2021年,四川省工业生产消耗煤品7646万吨,占据全省煤品消费量的98%;煤品消费碳排放约1.5亿吨,占据工业生产碳排放量的65.96%。同时,从产业结构看,四川省低绿色行业占比达到了48%,其中的重点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及非金属矿物制品等;中绿色行业占比为33%,以设备制造、医药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等为主;而尚绿色行业仅占19%,以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业、家具制造业及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为主。总之,四川省生产领域碳排放的主要特点是:工业生产领域极度依赖煤品,新能源应用较低;产业结构偏重,大部分工业园区绿色评价指标值均偏低,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管理制度上与发达地区主流工业园区尚存较大差距,整体绿色发展水平还需提升。


三、交通领域

交通运输领域是经济社会繁荣稳定与持续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降低空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交通运输的绿色低碳发展,是“双碳”目标下必须坚持的长期战略。在四川省及其产业园区内,公路运输碳排放占交通行业碳排放总量的81.8%,是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目前,四川省交通运输领域的减排压力主要在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2021年,交通运输业消费石油924万吨,造成碳排放2790万吨,占比85.14%;以电力作为驱动能源的交通运输碳排放约87万吨,仅占比2.66%。当前,四川省交通领域碳排放面临的基本情况是:公路车辆中仍以油车为主,新能源汽车占比较低;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覆盖率不高,难以支撑新能源汽车需求;智慧交通运营体系不够完善,公路建设、运营管理全过程中的数字化水平有待提高。总之,交通运输领域的碳排放现状与绿色低碳可持续的交通运输业发展目标仍有差距。


四、建筑领域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规模巨大,同时也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之一。建设绿色低碳建筑,减少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一环。建筑全过程碳排放主要包括建材生产、建筑施工以及建筑运行三个阶段M。目前,四川省建筑领域的碳减排压力主要在于该领域对石油资源的依赖。2021年,建筑业消费石油323万吨,造成碳排放974万吨,占比90.83%;电力消费碳排放则为74万吨,仅占6.91%。当前,四川省建筑领域存在产业现代化水平较低、运营管理能力较弱、房地产企业积极性不足等问题具体表现为:在产业方面,装配式建筑发展不平衡,施工整体水平不高,建筑工业化和信息化水平较低,智能化、数字化能力有待提升;在运营管理方面,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有待完善,缺乏建筑行业互联网平台,建筑工程全阶段的信息互联互通能力有待提高;在企业和消费者方面,房地产企业推进绿色建筑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也有待提升。总之,建筑行业全过程的绿色低碳水平与运营管理能力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五、生活领域

除能源、生产、交通、建筑等供给侧领域外,以居民生活为代表的需求侧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控制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方面。2021年,四川省居民生活领域产生的碳排放约占全省碳排放量的10%,且呈现持续上升趋势。目前,四川省居民生活领域的碳减排压力主要在于对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依赖,2021年消费石油485万吨,造成碳排放1465万吨,占比43.22%;消费天然气56万吨,造成碳排放1217万吨,占比35.90%;作为清洁能源的电力消费碳排放578万吨,占比17.05%。当前,四川省还存在公众参与低碳消费的场景较少、新能源网络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废弃物处置工艺低级单一等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生活领域的碳排放量和占比会不断提高,因此推动公众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变刻不容缓。(作者:程强 傅益霖 彭春 刘玥)




上一篇:海安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园企业化运营思考与建议
下一篇: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的建设重点和预期目标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