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作为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根本途径,指的是将光伏效应有效利用起来,让太阳光折射到硅材料上形成电流发电。基于此,文章就“双碳”背景下光伏产业发展趋势分析作详细分析。
一、光伏产业发展迅速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在未来时期内我国光伏行业将会逐渐进入“寡头”时代,将会占领市场 80%的份额。现阶段,我国已经全面掌握了光伏产业各个环节的核心技术,而这些技术也在持续发展的不断创新中,多晶硅制造电池片和电池组件技术,我国各大电池生产企业普遍拥有专项技术,电池的转换效率也将会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比如生产电池所需要的多晶硅为6g 而国际水平在 9g,这样既节约了电池的生产成本,同时又增强了我国光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现阶段,光伏发展经历了政府补助、转换效率、原材料价格等的发展历程,未来将会继续提高转换效率并进入成熟发展时期,降低原材料价格,并减少对政府部门的资助依赖。同时新兴市场扩大以及评价竞争上网页将会成为光伏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二、分布式光伏将迅速崛起
分布式光伏在我国总光伏装机量中的占比很小,不过发展势头迅猛,2019 年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同比增长了41.3%。从产业结构来看,未来 5 年内太阳能光伏将会得到迅速地普及和应用,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仅考虑建筑、铁路、高速公路、水面、农业设施等,应用潜力超过 8 亿千瓦,再加上其他应用的话,潜力将超过 10 亿千瓦[3]。未来时期内,要想打造中国光伏产业核心竞争力,还需要依靠科学技术、生产规模获得成本优势、制定光伏发电扶持政策、借助市场之手,不断开创我国光伏产业市场,并与其他行业领域融合,引导其他产业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健全与完善光伏产业质量保证体系,以此解决市场中无法解决的问题,引导中国光伏企业进入良性竞争,获得在质量、品牌、技术以及成本等各方面的优势,我国建设成为光伏产业大国。
三、光伏+储能将加速发展
在目前的电力系统中,光伏发电不如煤电稳定可控,限制了光伏对煤电的替代性,解决这一缺陷的主要方式是在发电侧配套储能。储能作为占比最高的可再生能源,是推进绿色能源发展的关键技术,2020 年储能已经成为国家能源发展的重点,成为了我国重要的产业和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的,实现了储能的多领域融合渗透,初步建立了商业模式。随着《关于开展“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指导意见》的发布,让储能深度融入了电力行业,加快了储能技术的进步,“可再生能源+储能”这一应用模式也将加速发展。
四、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产品发展空间巨大
BIPV 产品是具有光伏发电能力的建材产品,是巨大分布式光伏市场催生的新生代产品,在建筑设计阶段进行一体化设计,在建设中与建筑主体一体成型。截至 2018 年底,我国 BIPV 累计安装使用量仅为 1.1GW,多为示范性项目,是一个挖掘程度远远不足的蓝海市场。未来,在绿色节能建筑的背景下,尤其在“新基建”的浪潮下,BIPV 行业将呈现更加多元化的应用前景,据测算,BIPV 存量与年增量市场潜在空间可分别达到 2.2 万亿、2200 亿元。另外,建筑光伏一体化产品还具有就近发电、并网以及就近使用的特点,即可以有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又能有效解决新增高压线路以及长途运输损耗等的问题,将会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主要方向。
总结
发展光伏产业有助于我国健康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更有利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与此同时,发展光伏产业还可以切实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对于世界的影响力也在逐渐增强,同时肩负着的使命也越来越重,在“双碳”背景下,我国既要承担起建国重任,还需要为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实现不断努力。(作者:张玲 於霞 王智慧 孟思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