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地图
返回首页
首页
"8+1"全链咨询
项目申报资金申请
九大服务链
产业大数据
研究咨询及申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专题
超长期特别国债申报
中央预算内投资申报
地方政府专项债
“十五五”规划
玄武岩纤维产业研究
EOD项目模式
新质生产力专题研究
预制菜产业研究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村庄规划
露营地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研究
田园综合体研究
特色小镇规划
十四五规划
开放型经济规划研究
保税区发展规划
智能制造规划
军民融合产业园
产业链规划设计
装配式建筑规划
文创产业园研究
循环经济规划
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
一带一路研究
出租车投放运力研究
走进中机院
关于我们
中机院新闻
new
项目收费及咨询
各大分院
人才招聘
联系方式
搜索
①市场研究
②战略规划
③产业规划
④创新空间规划
⑤招商规划及活动承办
⑥重大项目可研
⑦项目投融资方案
⑧云展云招云脑
+1 政策咨询与全程策划
政策解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全链条管理的4大对策建议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20-11-26 点击:2420
加强规划环评全链条管理不仅要从规划环评本身的编制、审查、落实全过程进行管理,还要加强与“三线一单”、建设项目环评制度的有机衔接,完善全链条环境准人体系。
在产业集聚发展的背景下,各类产业园区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节点,是区域发展规划和战略布局的重要平台,是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的重要基地。在重大项目必须人园的环境管理要求下,各类产业园区已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以长三角地区为例,上海市、江苏省的产业园区集聚了该区域3/4以上的工业产值,浙江省产业园区则集聚了全省一半的工业产值。产业园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任,同时也是推动产业转型、污染治理的重要抓手和平台。
据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实施取得的成效和在全链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性地提出明确产业园区管理机构主体责任、确立园区规划法律地位、提升规划环评成果质量,以及继续推进规划环评与“三线一单”、建设项日环评衔接等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全链条管理的对策建议。近年来,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在全国各地逐步推进,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和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成为生态环境保护参与园区发展决策的重要抓手,发挥了划框子、定规则,从源头预防产业园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作用。
加强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全链条管理的对策建议
从前文分析可以看出,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制度取得成效,但同时全链条管理仍有待加强,主要包括:规划环评自身层面的园区管理机构主体责任的落实,园区规划本身的法律地位、规划环评成果质量的提升等方面,以及全链条环境准人体系层面规划环评与“三线一单”、建设项目环评衔接上存在的问题等。加强规划环评全链条管理不仅要从规划环评本身的编制、审查、落实全过程进行管理,还要加强与“三线一单”、建设项目环评制度的有机衔接,完善全链条环境准人体系。
一、
尽快启动法律法规修订,明确园区管理机构主体责任
加快《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修订,明确和压实规划环评全过程中产业园区管理机构的主体责任,包括及时按要求开展规划环评、跟踪评价。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对规划环评的优化调整建议的采纳情况进行反馈;在规划实施过程中,严格落实项目环境准入要求,将规划环评要求纳入日常环境管理体系等。同时加强执法监督,严格产业园区管理机构未依法开展规划环评的责任追究,对不落实规划环评结论和审查意见要求,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行为进行追责。产业园区所在地方政府部门应建立园区规划环评落实情况的跟踪调度机制,并将规划环评落实情况纳入园区各项考核、评比体系。
二、
衔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确立产业园区规划法律地位
结合当前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契机,一方面应明确产业园区规划法律定位,理顺产业园区规划与其他空间开发规划的关系,为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实施提供更好的法律支撑;另一方面应明确产业园区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的责任主体,编制和审批程序,编制内容、对象、范围、时限等要求,改变当前“规划跟着项目走”、规划范围不断扩大、不办理审批手续等现状,提高产业园区规划本身的约束力和严肃性,为规划环评的有效落实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发挥规划环评纽带作用,确保全链条预防体系衔接顺畅
规划环评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衔接宏观和微观,向上衔接战略环评(“三线一单”)空间管控要求的落地,向下发挥对项目环境准人的约束和指导作用。对于产业园区,应尽快结合各地“三线一单”编制情况,继续开展规划环评与“三线一单”衔接案例研究,制定与“三线一单”对接的具体办法和技术体系,完善配套制度,充分发挥规划环评在源头预防体系中的纽带作用。
在园区层面,规划环评一方面应衔接区域“三线一单”空间管控成果,进一步论证规划的产业定位、发展规模和功能布局等的环境合理性,落实和细化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产业定位、产业规模等管控要求;
另一方面,规划环评提出的产业定位、布局,以及园区污染物控制总量等要求应在建设项目环评及后续排污许可中予以落实,建立园区污染物排放与环境质量间的有机联系,真正构建全链条无缝衔接预防体系,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和区域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四、加强质量控制与监管,提高规划环评对策建议的可行性
规划环评成果质量水平直接关系其成效发挥。环评制度和规划环评技术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各地规划环评编制人员水平不一,对制度和评价技术方法的理解直接关系到规划环评成果质量。建议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加强环评改革新理念、新技术、新要求的培训和宣传,全面提升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编制人员对环评制度的理解程度和整体技术水平。同时,结合环评“放管服”改革、建设项目环评机构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推动规划环评机构的信用监督管理机制,引导和规范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市场,保障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编制质量,提升规划环评对策建议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发挥对规划决策的支撑作用。(作者:姚懿函 赵玉婷 董林艳 李亚飞 李小敏)
上一篇:
产业园区规划环评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下一篇:
秒懂!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重点
核心业务
重大项目可研
项目投融资方案
九大服务链
战略规划
市场研究
园区项目前期定位
产业规划
建筑规划设计
产业园区规划
·电子商务产业园规划
·文化创意产业园规划
·生物医药产业园规划
·新型建材产业园规划
·节能环保园区规划
·循环经济园区规划
·高新技术园区规划
·茶产业园规划
·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规划
·健康产业园区规划
·养老产业园策划
·新材料产业园规划
·新能源产业园规划
·总部经济区规划
·经济开发区规划
·产业集聚区规划
·工业园区规划
·化工园区规划
产业研究与规划
·通用航空产业
·轨道交通产业
·装备制造产业
·产业转型升级规划
·健康养老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
·大数据产业规划
农业规划
·生态农业规划
·休闲农业规划
·观光农业规划
·生态农庄规划
·农业科技规划
·旅游园区规划
·休闲旅游业规划
·现代农业园规划
·现代服务业规划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
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