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地图
返回首页
首页
"8+1"全链咨询
项目申报资金申请
九大服务链
产业大数据
研究咨询及申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专题
超长期特别国债申报
中央预算内投资申报
地方政府专项债
“十五五”规划
玄武岩纤维产业研究
EOD项目模式
新质生产力专题研究
预制菜产业研究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村庄规划
露营地规划设计
乡村振兴研究
田园综合体研究
特色小镇规划
十四五规划
开放型经济规划研究
保税区发展规划
智能制造规划
军民融合产业园
产业链规划设计
装配式建筑规划
文创产业园研究
循环经济规划
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
一带一路研究
出租车投放运力研究
走进中机院
关于我们
中机院新闻
new
项目收费及咨询
各大分院
人才招聘
联系方式
搜索
①市场研究
②战略规划
③产业规划
④创新空间规划
⑤招商规划及活动承办
⑥重大项目可研
⑦项目投融资方案
⑧云展云招云脑
+1 政策咨询与全程策划
政策解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产业园区规划环评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20-11-26 点击:4654
产业园区规划环评是各类规划环评中数量最多旧。空间范围界定最清晰、污染和风险防控成效最明显的一类,已成为加强产业园区污染防控和环境管理的重要抓手。以产业园区为例,研究分析规划环评在全链条管理中的问题和产生原因,对加强规划环评管理、完善全链条无缝衔接预防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源头预防体系的主体,是环境治理现代化体系中的基础性制度,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由区域战略环评(“三线一单”)、规划环评、建设项目环评构成的全链条元缝衔接预防体系。规划环评在这个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u1,在推动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预防和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规划环评全链条管理,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规划环评本身的编制、审查、落实全过程管理,二是规划环评在全链条环境准人制度体系中与“三线一单”和建设项目环评的衔接。产业园区规划环评是各类规划环评中数量最多旧。空间范围界定最清晰、污染和风险防控成效最明显的一类,已成为加强产业园区污染防控和环境管理的重要抓手。以产业园区为例,研究分析规划环评在全链条管理中的问题和产生原因,对加强规划环评管理、完善全链条无缝衔接预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园区规划环评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的执行率不高
产业园区规划环评是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查最多的一类规划环评,但是其执行率依然偏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规定,规划环评审查权限与规划审批权限一致。《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版)(以下简称《目录》)中的国家级开发区,应该由国家层面进行规划环评审查。据统计, 《目录》中共有552家国家级开发区,其中生态环境部受理的规划环评仅100多项,占比不足30%,主要集中在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受理的跟踪评价不足20项。5I。截至2017年年底,长三角地区纳入统计的595个工业园区中仍有83个园区未开展或未重新开展规划环评工作,55个规划环评满5年的园区未开展跟踪评价工作。6o。江苏省作为规划环评试点省份,规划环评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但截至2019年上半年,省内国家级开发区规划环评开展比例仍不到一半,省级开发区规划执行比例约85%,跟踪评价完成率不到40%。
二、规划环评对规划的优化调整作用发挥不充分
由于规划环评介入晚、流于形式,规划环评对规划方案优化的作用发挥不充分。从规划环评与规划方案的互动成果角度来说,早期介入、全过程互动,是规划环评发挥对规划优化调整作用的重要前提,然而有的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介入过晚,对已经形成的规划草案在报批前临时组织规划环评,或是在规划已经批复的情况下补办规划环评手续,规划环评的优化调整建议无法落实到规划方案中。同时,受规划后重大建设项目、招商引资等因素驱动,园区规划编制机构未采纳规划环评的合理优化调整建议,规划环评流于形式,对规划本身布局、规模、产业定位等起不到实质性优化调整效果,源头预防的应有作用大大削弱。
三、规划环评的要求落实不到位
规划环评的审查意见未形成刚性约束,相关要求被“选择性”落实,对周区环境管理的支撑不足。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规划环评报告书结论及审查意见中环境保护相关要求的落实是规划环评成果发挥成效的重要途径,然而笔者调研的产业园区在开发建设和环境管理中或多或少存在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落实不到位的情形,主要包括:未按规划环评要求引进项目,集中供热、污水集中处理等环境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区域性减排措施不能及时落实,居民搬迁、饮用水水源地调整等要求长期未落实,人居矛盾和环境风险长期存在,环境监测监管预警体系缺失,导致区域环境问题持续存在并引发大量公众投诉。
四、规划环评成果质量不过关
规划环评成果质量不过关,制约其有效性和指导性。各类型产业园区环境污染和影响特征不同、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约束不同,规划环评编制过程中需针对区域环境特征、园区的污染特征开展评价,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规划调整建议及污染减缓措施。但调研发现部分园区规划环评成果质量不过关,在空间布局合理性论证、产业定位和准入把关、污染管控措施要求等方面存在有效性和指导性不足的问题。如对内部空间分散混乱的园区,规划环评未结合园区特征从土地节约利用、污染集中治理和环境风险统一防控角度提出针对性的空间优化方案或管制要求;对规划产业污染风险高的园区,规划环评对于产业链环境合理性分析、高风险产业设置的生态环境合理性分析偏弱;对于产生特征污染物的园区,规划环评未能提出针对性措施要求,治理工艺不匹配导致产生后续环境风险。
产业园区规划环评执行中为什么会产生问题?
一、园区管理机构对规划环评认识不足
我国设立的各级产业园区通常会组建专门的管理机构(如管委会、开发公司等)或者由政府部门代管,负责园区开发建设和管理等事务。对长江经济带400多家园区的调查发现,设立专门的园区管理机构是主流,由政府部门代管的不到30家。产业园区的管理机构作为园区规划及规划环评、开发建设、招商引资、环境管理等的实施主体,简单地将规划环评看作是建设项目环评受理审批的“敲门砖”博’,没有充分认识到规划环评是环境宏观决策的重要支撑,对规划环评重视程度不够,开展规划环评的内在动力不足,仅以取得规划环评审查意见、项目落地为目的,没有将规划环评建议真正纳入规划决策考量。在实际开发建设和环境管理的过程中,将规划环评成果束之高阁,没有把规划环评报告书和审查意见的要求作为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导致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落实不到位,造成布局性矛盾突出、环保基础设施不满足需求、环境监管和风险防范能力不足等问题。
二、产业园区规划不属于法定规划体系
产业园区规划不在我国现行的法定规划体系里,没有法定的规划审批部门。调研的园区中,部分园区虽开展了规划环评,但规划并没有获得相关部门批复,园区实际开发建设也未按规划进行,相应规划环评的执行效力也受到影响;部分园区规划虽获得相关部门批复,但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往往受制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上位规划,与规划环评要求及园区实际发展需求不匹配。同时,由于产业园区规划不属于法定规划体系,各地在实际执行中对规划对象、范围、内容、深度等均没有统一尺度。园区层面没有整体规划,只顾眼前,缺乏统69筹和长远考虑,边规划边变化、面积越变越大,“规划跟着项目走”、频繁修编等情形不在少数,导致规划环评难以从整体上判断园区长远的环境影响和风险,规划环评源头预防作用发挥有限。
三、与“三线一单”、建设项目环评尚未很好衔接
“十三五”以来,以“三线一单”为空间管控基础,以规划环评和建设项目环评为环境准人把关的全链条环境准人体系逐步构建。
一方面,在规划环评与“三线一单”衔接上,2016年开展产业园区规划环评清单式管理试点,2019年新修订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中也增加了规划环评与“三线一单”工作的衔接,但现阶段规划环评与“三线一单”的具体衔接方法仍处于探索阶段,随着“三线一单”制度的推进,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如何与“三线一单”衔接亟待进一步明确。
另一方面,在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的衔接上,虽已出台相关联动指导意见,明确规划环评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重要依据,但园区规划环评是基于环境质量目标的承载力分析,确定的是园区范围内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上限,而具体建设项目环评及后续排污许可分配给企业的排放量并未衔接园区层面污染物排放总量,园区污染物排放量与环境质量之间未建立起有机联系。(作者:姚懿函 赵玉婷 董林艳 李亚飞 李小敏)
上一篇:
什么是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工业园区总体规划方法
下一篇:
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全链条管理的4大对策建议
核心业务
重大项目可研
项目投融资方案
九大服务链
战略规划
市场研究
园区项目前期定位
产业规划
建筑规划设计
产业园区规划
·电子商务产业园规划
·文化创意产业园规划
·生物医药产业园规划
·新型建材产业园规划
·节能环保园区规划
·循环经济园区规划
·高新技术园区规划
·茶产业园规划
·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规划
·健康产业园区规划
·养老产业园策划
·新材料产业园规划
·新能源产业园规划
·总部经济区规划
·经济开发区规划
·产业集聚区规划
·工业园区规划
·化工园区规划
产业研究与规划
·通用航空产业
·轨道交通产业
·装备制造产业
·产业转型升级规划
·健康养老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
·大数据产业规划
农业规划
·生态农业规划
·休闲农业规划
·观光农业规划
·生态农庄规划
·农业科技规划
·旅游园区规划
·休闲旅游业规划
·现代农业园规划
·现代服务业规划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
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