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四川农村发展健康产业的优势与瓶颈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9-08-21  点击:1560
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全域联动、品质为先”原则, 采取单品类全产业链、多品类综合体、多产融合一体化三种模式, 通过系统规划、政策牵引、融合创新、完善支撑等措施科学发展健康产业, 助力乡村产业兴旺, 推进健康四川建设。

四川农村可借实施国家战略契机, 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发展不同类型健康产业。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全域联动、品质为先”原则, 采取单品类全产业链、多品类综合体、多产融合一体化三种模式, 通过系统规划、政策牵引、融合创新、完善支撑等措施科学发展健康产业, 助力乡村产业兴旺, 推进健康四川建设。

1 优势
1.1 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由物质型消费为主向服务型消费为主加速升级。预计到2020年, 中国城镇居民服务型消费需求将提高至50%左右, 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8万亿元以上, 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4]。养生、休闲、健身、保健、康体、疗养、康复、旅游等健康服务市场井喷。到2020年, 四川省健康服务业占GDP比重将达10%左右[5]。

1.2 政策环境持续优化
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系列扶持健康产业和乡村振兴的规划、政策, 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美丽四川·宜居乡村”推进方案 (2018—2020年) 》《四川省养老与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 (2015—2020年) 》等政策规划文件。政策推动、市场拉动、创新驱动、政府带动等多元叠加, 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逐步回流农村, 利好农村发展健康产业。

1.3 发展手段日益先进
生物技术、生命科学不断取得突破, 为人类健康需求提供新途径。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加速发展, 为健康产业提供坚实的信息技术支撑。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相互融合渗透, 涌现出基因检测、远程医疗、个体化治疗等新业态和新模式。农村健康产业发展可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的同时, 搭上科技的东风, 借力发展。

1.4 特色产品门类丰富
四川地形地貌和气候复杂多样, 拥有各类旅游资源4 000多处, 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和自然景观极为丰富。四川也是农业大省, 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基地, 拥有中药材5 000余种、川产道地药材近50种。四川农村可根据各自所拥有的资源条件, 选择发展健康食 (药) 材种养、健康 (养生) 膳食品鉴、健康运动休闲、健康旅游观光、健康颐养与健康综合服务等多类健康产业形态。

1.5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四十多年的改革发展, 四川农村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生态文明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和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得到进一步提升, 村容村貌更美丽, 基础设施更完善, 公共服务水平更高,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6], 为农村发展健康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2 瓶颈
2.1 竞争压力加大
目前, 欧美发达国家健康产业总产值占GDP比例均超过10%, 制药业、高端医疗装备等高技术、高附加值领域仍长期由欧美大型跨国公司主导, 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在国际健康旅游、健康养老领域表现抢眼[7]。大量跨国企业进入我国市场, 不断占领国内省内高端市场。国内多数省市将健康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 周边重庆、贵州、广西、云南等省市均制定了健康产业发展规划, 并出台相关政策文件, 四川发展健康产业面临来自国内外的竞争压力。

2.2 项目同质化严重
农村健康产业发展缺乏系统性论证与统一规划, 一哄而上、遍地开花的无序开发与低水平、重复建设经营普遍存在, 如乡村观光旅游基本都是农家乐和休闲度假村, 项目业态同质化、产业低端化、投资效益低下、新模式新业态培育不足等问题突出。

2.3 人才基础缺失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扩大, 农村青壮年纷纷流向城市。农村发展健康产业面临总体人才不足与本土人才外流双重压力。如何有效提升乡村健康产业的吸引力, 全面提升乡村农民整体素质, 亟需解决。

2.4 生态文化破坏导致乡村性渐失
前期村庄建设存在大拆大建、过度开发、建设过密等问题, 不少乡村特别是城市近效乡村生态破坏比较严重, 村落文化正在被淡忘和消失, “乡村城市化”为乡村发展健康产业既提供了交通、科技、制造方面的便利与机会, 但同时也降低了乡村特有的生态、文化方面的吸引力。

2.5 产业辐射带动能力较弱
四川农村健康产业发展仍处于点状、局部发展状态, 整体供给层次偏低, 中高端产品匮乏, 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 健康产业形态消费辐射半径仍是临近地区。尚未形成行业引领性的健康产业集群或核心圈 (组团) , 缺乏具有优势带动作用的健康产业龙头企业。

 
上一篇:四川农村适宜发展的健康产业类型和模式
下一篇:四川农村发展健康产业的原则与路径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