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四川农村适宜发展的健康产业类型和模式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9-08-21  点击:1935
四川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美誉, 农村所处自然风光绚丽多彩,民族文化多元, 物产资源丰富。四川农村得天独厚的资源秉赋能够与健康产业内涵丰富的特质契合起来融合发展。四川可充分发挥农村地方资源优势, 通过科学发展健康产业, 助力乡村产业兴旺, 推进健康四川建设, 实现

目前, 健康产业尚无标准定义,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健康产业是涉及多个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的新兴产业, 可分为健康服务业和健康制造经营业。其中, 健康服务业包括医疗服务、养生康复、健康管理、休闲健身、营养保健、咨询服务、培训考试等。健康制造经营业涵盖医药用品、保健用品、绿色食品、体育用品、医疗器械、中药材、医用材料、化妆品等[1]。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 健康产业逐步向门类多元化、消费大众化、需求品质化、发展全域化、产业融合化、竞争国际化趋势发展。

1 适宜农村发展的健康产业类型
根据农村资源实际和所处地理条件, 可选择发展绿色食 (药) 材种养、养生膳食品鉴、特色运动休闲、生态旅游观光、山水田园颐养、康养文化体验、康养产品制造、康养综合服务等健康产业。
绿色食 (药) 材种养。利用原生态的自然环境, 或回归传统方式, 或通过严格控制化肥、农药、饲料的使用, 种植蔬菜、中药材或养殖畜禽, 开展有机、生态、无公害食材与药材供应。
养生膳食品鉴。以乡村生态食材为原料发展集农事体验、采摘、制作、品尝于一体的地道品质农家餐食产业, 或开发民间、民族养生配方发展特色滋补膳食产业。
特色运动休闲。利用民间、民族文体运动形式或农村独特地貌资源, 开发特色文化体育休闲运动, 如赛龙舟、舞龙舞狮、登山、攀岩、骑马、漂流、钓鱼、蹦极、野外拓展训练等。
生态旅游观光。利用乡村自然生态、生产生活方式、民族文化等资源, 开发乡村自然景观、民族村落景观、农林种植景观以及融合山水、文化、传统、体验于一体的景观综合体, 发展乡村健康生态旅游。
山水田园颐养。适应现代人对绿色、环保、静谧的养生环境追求, 发挥乡村生态、气候、环境等养生资源优势, 结合农民闲置房产 (宅基地) 激活工作, 发展生态文化养生体验、避暑度假休闲养生和健康养老地产等。
康养文化体验。利用乡村特色民族医疗文化、长寿文化、养生文化等资源, 或挖掘民间组方、验方, 开发健康文化体验产品。
康养产品制造。利用城市近郊等优势, 结合资源与需求实际, 开展医药用品、保健食品 (用品) 、医疗健身器械、医用材料等生产制造。
康养综合服务。有条件的乡村可结合康养地产或健康田园综合体等建设, 借势发展养生康复、健康管理、营养保健、咨询与培训等健康服务。

2 适宜发展的健康产业类型分析
四川全省地貌东西差异大, 地形复杂多样。西部为高原、山地, 东部为盆地、丘陵。根据所处地形条件, 为便于研究, 将四川农村分为高原山地乡村、低山丘陵乡村和平原近郊乡村三类。不同类型的乡村可根据资源秉赋实际发展不同类型健康产业。

1.2.1 高原山地乡村适宜发展的健康产业类型
高原山地乡村主要分布于川西北、川西南, 海拔多在4 000 m以上, 生物多样性富集, 生态资源丰富, 民族文化独特。一是开发高原山地特色野生食材、中药材以及其他林下资源, 开展有机、绿色、无公害食材、中药材人工种养, 建设高原特色农特产品加工基地、现代高原特色农牧业基地、藏药产业化基地, 提供中高端健康农林产品。二是打造高原、山地休闲运动场所。三是依托高原山地旅游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 打造健康旅游目的地和健康文化体验地。四是利用地热资源、富氧资源、民族医疗传统等开发健康颐养中心、健康民宿地产与特色康养项目等。

1.2.2 低山丘陵乡村适宜发展的健康产业类型
低山丘陵乡村主要分布于四川中东部, 海拔多在1 000~3 000 m之间, 以低山丘陵、溪沟为主要地理特征。相比平原乡村有更好的景观和生态, 相比山地, 交通与信息获取更便利。一是通过制定地方生态农产品、药材种植标准, 围绕畜禽养殖回归传统、农作物回归生态本原, 保护、继承和发展传统养殖种植技术, 保证原生态农产品的“乡土味”特色, 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发展特色生态健康农产品。二是发展中药材规模化、基地化种植以及与之相关的观光、科普、加工等。三是发展生态农业、创意农业、精致农业以及相关的品鉴、采摘、创意设计等体验型健康产业。四是发展健康生态旅游产业、健康文化体验与健康运动休闲等, 或者将其融合开发健康民宿地产。

1.2.3 平原近郊乡村适宜发展的健康产业类型
平原近郊乡村主要分布于盆地西部川西平原与各主要城市周围, 相比山地丘陵, 平原乡村土地肥沃, 土地生产能力高。部分城市近郊乡村聚集众多制造、科教、服务等资源, 与城市已呈融合发展态势。一是发展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工厂化的都市型现代高效农业, 提供优质、高效、生态和无害健康农产品。二是利用优势资源建设特色农副产品 (精深) 加工基地、绿色食品饮料基地, 发展相关康养产品生产制造。三是打造健康特色小镇和健康田园综合体, 提供健康综合服务。四是根据自然人文资源条件发展绿色食 (药) 材种养、养生膳食品鉴、特色运动休闲、生态旅游观光、康养文化体验等。

3 发展健康产业的模式
1.3.1 单品类全产业链模式
适合于走“一村一品”健康产业发展路线的乡村, 可围绕聚焦单品, 向产前、产中、产后延伸, 形成完整的产品体系, 通过丰富供给, 延伸、补充和强化产业链, 将产业价值最大化。如健康农产品种植, 以猕猴桃种植为例, 可打破以往单纯靠种植销售初级农产品的模式。向前通过基地化或庄园化形式, 开展猕猴桃研发、科普、创意、品鉴、体验、认领种植等经营。横向可推行种养一体化复合经营模式, 利用林下空间开展健康有机食 (药) 材种养, 实现生态有机循环发展。向后可建立猕猴桃精深加工企业, 开发纯天然绿色保健食品, 还可通过文化创意形成高附加值产品系列, 满足不同层次需求。再后, 可推广或参与物流体系、销售体系、大数据等建设, 还可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 实现品牌发展, 最终打造集猕猴桃科研、体验、生产、初加工、精深加工、仓储物流、市场销售、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 提升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 推动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1.3.2 多品类综合体模式
适合于资源相对丰富, 同时发展两个以上类型健康产品或服务的乡村。可将资源优势系统整合, 发展综合体模式, 在产业连接整合过程中创造新供给, 满足新时代对健康的新需求, 获取新效益。四川省乡村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 有些还具备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既可开展生态旅游观光, 也可开发绿色生态食材, 还可开发特色运动休闲或山水田园颐养, 对于这样的乡村, 可充分结合各村优势条件, 或者连片整合, 将多品类的健康产业进行整体打造, 形成一批产品丰富, 配套齐全, 集观光农业、乡村度假旅游、绿色生态种植等为一体的田园健康综合体[2]。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同时对接多元化的健康需求, 提升人民健康水平。
 
1.3.3 多产融合一体化模式
适合于有一二三产基础, 形成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 选择将健康产业作为新突破口的乡村。可以健康产业为核心, 以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或大型乡村健康产业龙头企业为依托, 以要素流动为纽带, 以产业融合为链条, 采取内部集聚型融合、外部联合体融合、社会化服务型融合等农村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打造农村健康产业优势航母, 培育健康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做大生态圈, 创造新的就业和增收渠道。如以健康产业为主体, 相关服务产业相配套, 建设健康产业集聚园区, 系统引入农产品和非农产品加工、旅游产品创意设计、高科技产业、健康养老地产、旅游地产、金融、医疗、学校等现代加工业和服务业, 以此为基础, 打造健康产业小镇或中心村, 实现三产融合产业聚集区[3];或以龙头企业为主体, 打造三产有机融合、一体发展的健康产业集群。

 
上一篇:工业4.0时代我国康复辅具产业园发展模式探究
下一篇:四川农村发展健康产业的优势与瓶颈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