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健康产业最早形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经过数十年的发展, 健康产业在国际上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采用了政策支持、重点宣传以及科学规划等举措, 注重创新并引进社会资本实现多元化、集团化发展。在此发展浪潮下, 美、日、英等健康产业大国纷纷建立健康相关产业园区, 同科研成果联系紧密, 注重成果转化。健康产业构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以及稳定的行业标准。这些先进的健康产业发展经验, 对我国健康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美国田纳西州的“纳什维尔模式”
纳什维尔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托马斯·弗里斯特 (Thomas Frist) 在纳什维尔建立了公园景观医院, 随后, 他成立了美国医院有限公司, 简称为HCA。这个公司的成立拉开了“纳什维尔革命”。现在, 纳什维尔已经形成医疗保健的产业集群, 包括300个医疗保健企业的与250个提供专业技术的服务公司, 同时, 它也是世界著名的学术研究中心, 强大的专业服务组织支持着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 形成了良性的产学研用循环。
“纳什维尔模式”主要包括三个层次:
1) 定位明确:其“高端的卫生保健与疾病管理公司总部聚集区”的明确定位为产业集群提供了纲领性的发展指南, 吸引了大批企业入驻。
2) 发展策略合理:该模式围绕核心企业建立完整的医疗健康产业链, 包括医院管理、医药供给、健康信息技术以及医药研究等, 围绕核心企业需求形成医疗保健产业集群。同时, 该模式以创新驱动产业发展, 尤其注重医疗技术与医疗模式的创新。
3) 政府扶持给力:纳什维尔模式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服务, 美国联邦政府给予核心企业极大的政策便利, 吸引大批医疗健康产业链各个层级的公司入驻。政府利用医保制度为弱势群体提供医疗服务, 这为医疗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市场需求。同时纳什维尔区域城市规划组织将交通与健康产业结合, 发展区域特色经济, 造就了多赢的局面。另外, 美国政府对教育的投入, 使得纳什维尔模式的运营一直有充足的人才支持, 有助于产业的生态化发展[31,32]。
2 日本的“静冈模式”
静冈县以世界水平的高新医疗技术开发为目标, 将先进的研究开发、产业促进、医疗及健康相关产业的振兴和集约化发展列为这一阶段的重点[33]。富士医药谷以打入世界市场作为发展目标, 将关注重点放在养老产业, 依托现有教育资源、吸引企业的资金投入以及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努力打造具有强竞争力、高集约化的医研企三位一体的健康产业园。在此过程中, 健康产业的发展不仅吸引外来人口流入, 也提升了原住民的健康水平, 提高当地居民对健康产业支持率, 积极参与到整体项目建设中, 劳动力更新与企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从而带动了当地中小企业的发展。
自2001年起静冈县制订了相应的发展战略推进富士医药谷的发展, 截止到2011年, 静冈县已初步完成第三次战略计划。由政府制定的详细缜密的规划路径是静冈富士医药谷崛起的重要因素, 也是值得我国健康产业发展借鉴的优秀案例。
静冈县的康复辅具产业园发展模式有三个核心内容:
1) 依托自身发展优势:静冈县便捷的交通位置以及邻近东京湾区的特点结合关注健康的社会氛围, 配备以天然的温泉、山区等自然资源为健康产业的发展构建了良好的基础。
2) 制订详尽发展规划:静冈县针对自身优势以及全球健康产业迅速崛起的机遇, 按照发展时间顺序为富士医药谷的发展确定了各个阶段的重心和举措。事实上富士医药谷也依据这一计划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在国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3) 得到政府大力扶持:整个静冈县的发展主要是由政府推手造就的。其战略发展计划由日本政府制订, 被列为国家级项目, 同时有数个政策如“新成长战略”与“医疗签证”为发展战略保驾护航。与美国自发性形成产业集聚不同, 日本的产业集聚更多的是由政府主导, 这与中国的政策优势不谋而合。
3 英国的“医学之城”计划
2014年, 英国政府提出“医学之城” (MedCity) 计划, 旨在通过多种富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 吸引著名企业来伦敦设点, 并由此孕育蓬勃发展的新公司, 将伦敦打造成为欧洲“医疗健康技术之都”, 创建一个在医疗和生命科学研发领域连接伦敦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学校的联合合作项目[34]。
伦敦拥有丰富的医疗资源包括数量众多的世界级水平的健康医学研究机构以及世界著名的健康产品。英国政府全面整合伦敦附近区域内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力量, 开展跨学科的健康研究。伦敦每年在医学类研究领域投入高达5.8亿英镑, 全英最顶尖的三所医学院皆集聚于伦敦, 吸引大量医学研究人才, 产出了大量相关的优秀学术成果。
政府的大量投入与扶持使得临床研究在英国重新振兴, 不断促进医药公司等生命科学产业的聚集[35]。同时, 伦敦政府为“医学之城”的建设设立了数字化、信息化的综合平台, 统筹了该区域生命科学产业多样化的信息, 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由于伦敦区域学术研究的实力强大, 在良好的信息传递中, 医药公司在与学术界的合作中不断保持创新态势与产出[36]。伦敦健康产业的发展模式与学术界联系紧密, 迅速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应用技术, 这正是国内健康产业目前所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