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黑龙江省村镇公共环境景观创新设计研究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9-08-15  点击:1402
新农村建设更应该注重文化资源的继承和发展, 村镇规划中的精神文明建设更需要一种符合我省村镇地域文化特征的公共环境景观来达到一种人与自然, 文化与艺术, 农忙与休闲相结合的环境效果, 从根本上提高村镇人民的生活品质, 满足精神建设需求,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发

黑龙江省有着辉煌的历史成就, 拥有富饶的自然资源和林农文化特征, 但是黑龙江省村镇的建设却在我国经济发展转移的进程过程逐渐衰落。中自国家颁布实施现存振兴战略的发展目标以来, 我省大力推荐新农村、特色小镇、旅游小镇等各类形式的特色村镇建设, 村镇的形象有了显著的提高, 村镇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但是村镇的建设发展和振兴并不仅仅停留在村镇风格的统一、建筑的翻新以及道路和设施的完善这些物质条件基础上。新农村建设更应该注重文化资源的继承和发展, 村镇规划中的精神文明建设更需要一种符合我省村镇地域文化特征的公共环境景观来达到一种人与自然, 文化与艺术, 农忙与休闲相结合的环境效果, 从根本上提高村镇人民的生活品质, 满足精神建设需求, 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道路。
 

 
1 黑龙江省村镇建设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最东北的区域,是我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我省西部属松嫩平原,东北部有三江平原,北部紧邻大小兴安岭,因此拥有广茂的农业用地及林业资源,由于黑龙江省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季节气候变化,因此农林经济成为我省村镇建设发展的整体特色。

1.1 发展中的矛盾
黑龙江省有着辉煌的历史成就,但是由于地理位置属于我国最东北的省份,紧邻俄罗斯边境,虽有富饶的自然资源,但是却主要以输出型经济为主;虽有丰富的农林文化特征,却在我国经济发展转移的进程过程逐渐衰落。自国家颁布实施现存振兴战略的发展目标以来,我省大力推荐新农村、特色小镇、旅游小镇等各类形式的特色村镇建设,村镇的形象有了显著的提高,村镇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是村镇的建设发展和振兴并不仅仅停留在村镇风格的统一、建筑的翻新以及道路和设施的完善这些物质条件基础上。新农村建设更应该注重文化资源的继承和发展,村镇规划中的精神文明建设更需要一种符合我省村镇地域文化特征的公共环境景观来达到一种人与自然,文化与艺术,农忙与休闲相结合的环境效果,从根本上提高村镇人民的生活品质,满足精神建设需求,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道路。

1.2 关键性问题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其发展的速度令世界瞩目,经济发展及社会环境的变革可谓日新月异,国家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建设的背景下,村镇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影响,黑龙江省村镇的林业、农业、旅游经济收入受我国经济环境、地域及气候条件影响较为明显,村镇的人口向城市流动较大,从而造成部分影响较严重的林场、农场人口大量流失。因此在我国城市化发展向乡村振兴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进行新农村建设,尤其是能够发挥黑龙江省的村镇自然环境特色,提升村镇自身精神面貌和形象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能够凝聚人心、凝练特色、促进新风貌建设是本次研究的关键所在。

2 公共环境景观特点
公共环境景观的表现形式多样,能够根据村镇的发展特色和精神文化追求进行综合的设计规划,公共环境景观艺术与其他的艺术形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公共环境景观需要在村镇地域环境、经济基础、历史文化等背景下得以存在和推广,其特点主要体现以下几个形式。
2.1 亲和性
村镇公共环境景观体现的是村镇自身的文化内涵特质,同时也是针对村镇自身需求和民众愿望而进行设计规划的,无论是公共环境景观的主题、风格、规模、功能以及设施等都能够真正体现村镇人民的真实需求和欣赏水平,注重村镇人本主义和对资源文化的尊重,为村镇的休息休闲、文化娱乐、社会生活提供了一个亲切理想的空间环境。

2.2 纪念性
公共环境景观结合村镇中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历史遗迹等承载体进行公共环境景观的营造,这种公共环境景观不仅能够满足村镇公共空间的使用需求,也能够记录和传承村镇建设发展过程中代表性内容,是村镇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载体,传达村镇历史事件及人物故事等信息,能够使参与其中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以及不同年龄阶层的使用者感受到具有纪念意义的环境氛围,也能够产生一种精神层面的交流和共鸣。

2.3 展示性
公共环境景观注重和提倡可持续力量,强调与自然环境的高度融合。黑龙江省村镇自然景观及和谐生态环境保留完好,无论是田园地间、还是层山密林;无论是季节的更迭、还是绚烂的色泽,这一切都是大自然赋予黑龙江黑土地的瑰宝,都能够通过村镇公共环境景观进行合理的展示和表达。

2.4 象征性
公共环境连接的是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巧妙的使用隐喻及象征手法,灵活、形象的传达公众基础的、关注的、焦点的精神追求,引发公众的感知、体验、理解及想象等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村镇公共环境景观能够有效利用象征性特点,将符合村镇特色和审美需求的象征元素融入到公共环境景观之中,村民在体验公共环境景观的同时感受到公共环境作品所传递的象征意义,从而引发情感和精神的共鸣与思考,形成村镇的特有品牌和精神文化中心。

3 村镇公共环境景观的作用
黑龙江省的村镇公共环境景观的概念还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形成村镇建设公共环境的重心,同时更加缺乏公众精神文明的导向作用。公共环境景观作用根据其功能性首先体现在公共活动方面,村镇受其规模、地理位置和人口因素的影响基础设施相对简单,村镇人民的生活方式相对单一,尤其是对业余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设施尤其匮乏,这就需要一个公共的环境景观满足村镇公民业余的公共生活需求。其次公共环境景观的作用体现在康养娱乐方面的作用,在加拿大育空省的白马市是一个仅仅拥有20000余人的城镇,在城镇的中央就有一个公共环境景观区域,这个区域中包含有公共广场、服务建筑、博物馆、会议大厅、雕塑艺术以及优美的自然环境,每年2月份的城镇生日的一段时间中都会在这个公共区域举办传统选美大赛、烟火节、搬原木大赛、冰雪雕塑比赛、背粮食比赛、音乐节以及各式各样的娱乐庆典活动,小镇人民盛装出席积极参与形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不仅受到小镇的人民喜爱更是吸引了国内及国外游客的关注与参与。黑龙江省村镇当中的民风淳朴,村镇生活忙碌却又单一,长期的劳作需要适当的休息休闲来放松身心,这就迫切的需要一个合适的公共环境景观区域满足各项村镇公共活动的需求和景观观赏需求。公共环境景观作用还体现在村镇的发展理念层面,我国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重大国策之一,它不是短时间的政策引领,而是长时间的攻坚历程,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充分重视和发扬公共环境景观设计和规划,能够形成村镇独特的形象面貌,这种面貌对内是精神文明建设,不断的提高和凝聚村镇人民的精神文化水平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从而形成一种村镇自身的自豪感、凝聚力和活力;对外是整体村镇形象的传达,强化村镇特色特点、打破千篇一律的村镇形象,形成一种综合的、整体化的、可持续的理念形式,吸引村镇人民热爱自己的家乡,也能够吸引国内各地人民的关注。
 
4 村镇公共环境景观设计创新
4.1 绿色设计与生态设计
绿色设计又称为环境意识设计,要求在艺术设计过程中注重环境和生态属性为主要设计原则,以减少污染、可持续应用和循环利用为主旨。黑龙江地势形态、自然资源、民族文化等丰富多样。村镇公共环境景观设计建设过程中深入挖掘各自的资源、文化、历史、建筑、艺术等特色,设计主题贴近村镇人们艺术鉴赏能力和日常生活,结合村镇当地景观环境,对原有自然生态充分利用和提升,就地取材从各个环节保证村镇公共环境景观的绿色生态理念。同时公共环境景观的绿色设计也体现出明显的责任意识,通过公共环境景观引发村镇人民对环境与生态的关注,日本新泻县的越后妻有是一个小乡村,由于日本较早的步入老龄化社会,越后妻有这个小乡村年轻人纷纷离开,房屋废弃,这次成了很多人回不去的故乡。2000年一位策展人将760平方公里的山村林地变成艺术的舞台,通过大地艺术的表现形式就地取材以秸秆、木材、石材等探讨艺术的古典与传统、现代与未来、城市与乡村等各种艺术哲学,举办十多年来吸引了国内及国际著名艺术家的参与,同时也带动了旅游经济和乡村民众的返乡热潮。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每年的秋冬季节大量的农业废弃秸秆成为北方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尤其是偏远村镇秸秆焚烧似乎是村民潜移默化的共性问题,通过农业废弃附加品的利用结合艺术形式的合理设计表现,成为村镇公共环境景观,即是村镇特色景观,也是废物利用的可循环发展真实体现。

4.2 全新视觉形象设计
传统观念中一谈到黑龙江省的民俗、民风就会联想到旧中国时期的灰头土脸、粗糙简单,其实不然,黑龙江省村镇中的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体现的是北方人民的坚韧与淳朴、智慧与审美。公共环境景观的设计与创作体现的是村镇的公众审美需求,因此结合村镇建设发展过程中的优秀文化资源,并合理运用美的基本原则进行设计与创作出来的作品及形象就具备了公共设施属性。形式美的原则是人类在创造美、欣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规律的总结和高度概括。主要表现形式有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均衡,变化与统一、对比与调和等原则类型。村镇公共环境景观建设过程中将传统的、陈旧的、残破的、散乱的村镇文化资源的载体赋予了美的内涵,具备了公众审美的价值。

4.3 全新的空间体验设计
空间体验是公共环境景观中最直观的感受之一,公共环境景观设计过程中对历史建筑、文物以及遗迹进行合理保留,对特有的文化印记、人物历史进行深入的发掘分析,通过立体化的空间呈现效果和空间序列设计程序,使得村镇中的使用者不仅仅是通过眼睛观赏,更需要通过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乃至心灵感受的参与体验。创新设计研究过程是设计表达的主旨思想,黑龙江省村镇公共环境景观的创新设计是通过对村镇特色素材和主题的创新构思创造出空间作品的过程。创新的设计理念赋予村镇公共环境景观文化内涵和风格特点,成为村镇建设过程中振兴文化的一种形式, 也是村镇的符号与象征。因此将黑龙江省的村镇公共环境景观艺术理念推广并引起共鸣也是一种创新的设计表达理念,并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无限的活力。(作者:孟献国)

 
上一篇: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辽宁省城镇民宿旅游发展研究
下一篇: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湖南衡阳市空心村修复研究(一)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