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 知识经济和技术革命作为当今时代的三大主要特征,其中技术革命所发生的深刻变革尤为突出。大数据( big data) 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产物,不仅开启了信息技术革命的新时代,而且开创了政府治理的新局面。大数据是一种技术, 推动着电子政务发展; 大数据是一种思维、 模式和方法,创新着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模式; 大数据作为“未来的石油” , 还是一种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 体现着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实力,对国家战略、 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把“治理”和“现代化” 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就需要把大数据融入到国家治理中, 通过对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 生态等方方面面的信息资源数据进行聚合分析,为国家治理提供重要数据基础和决策支撑, 从而推进依数据立政、 数据行政、 数据治国, 用大数据来治国理政,实现从“善政” 到“善治”。
一、 大数据概述
( 一) 发展背景
美国是全球信息技术的领头羊, 也是全球电子政务的先行者,在信息技术和电子政务方面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 早在大数据概念火热之前,美国就已经在大数据领域有了很多技术经验积累。 1993 年克林顿政府以“政府绩效” 为主推行“信息高速公路” ,2001 年小布什政府以“公民为中心” 实行在线公民服务, 经过两届政府持续不断地努力推动,2012 年奥巴马政府以“信息公开透明” 为主的“大数据的研究和发展计划” 正式启动, 美国联邦政府逐步形成了以信息技术、 制度建设、 行政改革、 应用实践和大数据资源为主的创新性电子政务发展模式。 诸如欧盟大数据开放平台、 澳大利亚公共服务大数据战略、 韩国“智慧首尔” 大数据平台、 日本 ICT 战略计划、 新加坡政府大数据基础战略,以及 2012 年联合国《大数据促发展: 挑战与机遇》 的发布等。
中国从 2011 年开始, 分别发布了《大数据时代即将到来》《大数据时代三大发展趋势和投资方向》《以数据资产为核心的商业模式》 等大数据报告, 成立了“大数据委员会” , 撰写了《中国大数据技术与产业发展白皮书》。 2014 年 11 月, 中国召开了“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为中国互联网空间发展、网络 信 息 安 全、 大 数 据 战 略 等 开 创 了 新 的 局 面。2015 年 9 月, 国务院发布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 ,明确提出要加强数据强国, 全面推进中国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 这为公共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和大数据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二) 定义及特征
大数据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当前,各类文献研究资料尚未对大数据给出一个科学严谨、 明确标准的定义。对大数据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进行定义。从狭义上讲,大数据是一种技术,是指大小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的抓取、 存储、 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群。 从广义上讲, 大数据是在对海量庞杂信息数据进行收集、 加工, 分析、 处理过程中形成一种新的思维、 方法、 模式。把大数据理解为一种思维、 方法、 模式,作为一种基础设施、 战略资源和基础性社会制度等。利用大数据带来生产、 分配、经营、 消费、 管理等模式的创新性发展, 形成大数据思维,并把大数据思维融入到各个行业领域,实现管理模式和决策方式的提升。把大数据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利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网格式管理模式构建大数据平台,实现各类基础信息资源汇聚,使其成为一种新的重要国家战略资源。
二、中国电子政府发展阶段及存在的问题
( 一) 发展阶段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技术驱动。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利用计算机技术参与政务工作, 实现公文、 档案、 事务等电子化管理, 即“办公自动化” , 20 世纪90 年代,启动“三金工程” , 部分政府部门和行业开始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业务系统工程建设,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雏形基本形成, 但仍处于电子政府初级阶段。
第二阶段为业务驱动。随着计算机和通信网络等技术的发展,1999 年开始“政府上网工程” , 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和网上办事窗口设立,各类“金字工程” 的实施使得政府工作系统化,用信息系统实现业务办理。
第三阶段为服务驱动。以“在线服务” 为导向, 利用信息系统实现政府管理和业务工作的平台化、 网络化、 数字化、 流程化,通过构建各级政府统一的信息平台和业务系统,优化政府办事流程,提升政府工作效率, 为企业、 公众和社会提供在线服务。2006 年《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的发布,从技术要素、 社会职能和管理体制出发明确了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方向, 即推行电子政务促进政府信息公开、 在线服务和政民互动。第四阶段为智能驱动( 数据驱动) 。大数据时代到来, 利用互联网、 云计算、 传感技术、 移动互联网、 大数据等信息技术,通过电子政务大数据平台进行整合数据资源、 共享政务信息、 构建政务协同, 来实现移动网络服务、 优化政务工作流程、 促进政府流程再造、 创新公共管理和服务模式等, 形成以“技术为支撑、 业务为核心、 数据为基础、 服务为导向” 的一站式、 一网式、 一体化的电子政务模式, 通过“智慧城市” 建设,实现“智慧政府”“智慧政务” , 达到电子政务发展的高级阶段。
( 二) 存在的问题
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主要存在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缺乏统一顶层设计和统一信息化标准规范,电子政务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电子政务方面的法律法规亟待建立。
第二, 缺乏统一电子政务组织体系,职能交叉、 各自为政、 多头管理、“条块分割”“九龙治水” 现象依然存在。
第三, 区域性发展不均衡,人财物力投入不足, 重复建设问题突出, 信息资源浪费严重,跨区域跨部门协同共享难度较大。
第四,建设过于分散, 基础设施利用率低, 公共资源数据整合困难极大,“信息孤岛”“数字鸿沟”“数据烟囱” 现象仍然严重;
第五, 缺乏统一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机制,重建设轻应用, 电子政务应用成效较差。
第六,缺乏高素质、 高层次、 复合型人才,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滞后等。
三、 大数据对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影响
大数据技术改变了电子政务建设模式, 大数据应用促进了电子政务应用深化, 大数据发展推动了电子政务服务管理模式创新。大数据对中国电子政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技术层面, 用大数据技术改变传统电子政务框架设计和建设模式。提高基础设施资源利用率, 整合各级政府部门信息资源,消除“信息孤岛” 构建基于大数据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
二是业务层面, 用大数据协同实现政务工作与电子政务的有机结合。把业务受理、 办理、 反馈、 管理等精简化、 规范化、 流程化、 信息化,实现各级政府“横向” 和“纵向” 之间信息资源互通共享,以及政府部门内部之间的政务协同和效率提升。
三是服务层面,用大数据平台实现政府服务主体、 服务渠道和服务形式等多元化。整合工商、 税务、 质监、 社保、 公安等政府部门基础公共数据, 突破部门数据壁垒为企业提供跨区域跨部门的在线服务, 根据大数据平台中用电用水、 交通出行、 看病医疗、 学习教育等数据信息需求分析, 为社会公众提供主动服务。
四是管理层面, 用大数据思维采用网格化管理创新公共管理和服务模式。通过精准分析政策环境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提高政府预测预警和应急联动能力,合理配置公共资源, 节约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效率,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水平,利用大数据推动电子政务发展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有效手段。
五是制度层面: 用大数据顶层设计完善电子政务体制机制、 法律标准和人才机制等制度。构建“自上而下” 的统一电子政务组织机构, 制定统一电子政务建设、 实施和服务等标准规范,促使电子政务相关方面法律法规建立健全, 以及形成大数据人才培养机制等。六是安全层面, 用大数据安全策略实现电子政务网络信息安全和国家安全战略目标。在确保实现公共信息资源开放、 透明、 共享、 协同的前提下,防止非法入侵、 网络攻击、 病毒攻击等,实现隐私信息不被监控、 窃取、 泄露、 篡改等, 确保物理安全、 网络安全、 数据安全、 应用安全、 信息安全等, 以及建立大数据信息安全体系, 为国家战略安全提供可靠保障。具体而言, 大数据对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影响及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结语
大数据作为继互联网、 云计算、 物联网之后又一次颠覆性的技术进步,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一次管理革命,还是一次社会变革, 对人们生活、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深远的影响。大数据给电子政务技术创新带来了深刻变革, 也给电子政务建设管理带来了思维、 模式、 方法等创新, 还给电子政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重大机遇与挑战。大数据作为重要基础资源推动着电子政务的发展, 电子政务作为政府管理的有效手段,是提升行政效率、 节约行政成本、 创新公共管理和服务模式的重要途径。同时,利用大数据促进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 政务协同、、公共服务的深度融合,也是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