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文化产业开发的热潮中, 中机院专家探讨一下山东省绿茶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的路径,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一、山东省绿茶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的良好机遇
(一)政府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开发
近年来,山东省委和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强省战略的纲要、文件、政策、措 施 。 尤 其 是 2011年,山东省打出了含金量十足的“组合拳”,印发了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与旅游融合发展、促进文化企业产品服务走出去、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企业上市等五个政策性文件,极大地推动了山东省文化产业的发展。 “十二五”期间,山东省又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使山东省的文化产业进入黄金时期,始终保持着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为开发绿茶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绿茶文化特色鲜明、品牌响亮
山东原来不产茶。 20 世纪 50 年代,随着“南茶北引”设想的提出,山东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在青岛崂山、日照等沿海气候温和湿润、水质优良,适宜种茶的地方开始引种。1966 年试种成功。从此,绿茶在山东半岛、鲁东南、鲁中南地区迅速推广开来,并逐渐形成崂山绿茶、 日照绿茶和沂蒙绿茶三大品系。 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冬暖夏凉、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生长出来的绿茶具有南方茶所没有的特点:叶片肥厚、内质好、香气高、滋味浓、耐冲泡,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儿茶素、氨基酸等各种微量元素, 具有明显的杀菌消炎、降脂、缓解中枢神经疲劳等保健功能。 因此被列为中国高档绿茶,知名度高,品牌享誉国内外各地。 所以,绿茶文化为繁荣山东省的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和社会环境。
(三)绿茶产量持续增长、品质优良
山东绿茶引种成功后,种植面积飞速发展。 到2011 年,山东省茶园总面积达 28.23 万亩,茶叶总产量 1.07 万吨,其中名优茶产量占茶叶总产量 60%以上,在全国 19 个产茶省中名列第 16 位,茶叶亩产值在 6000~10000 元。 目前,“崂山万里江茶”、“崂山云雾茶”等 10 大名茶风靡海内外。 这些都为发展山东省绿茶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资源条件。
(四)居民消费结构发生变化
近年来,山东省政府加大了文化产业的投资力度,每年的财政投入都在 2000 亿元左右,人们的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他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物质生活需求, 而是更多地追求高品位的茶饮文化生活。山东城乡处处可见饮茶的人群和纯朴的茶饮民风,饮茶习俗俨然成了山东城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种状况改变了当地居民的消费结构,追求高品质的茶饮文化消费日益成为人们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已经成为茶饮文化高消费迅速增长的省份,这为加快山东绿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潜力。
(五)重点文化项目建设启动
“十二五”期间,山东省规划建设了一批重点文化创意产业项目。 2011 年,山东省投资 2 亿元以上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 103 个,总投资额达 936.2847亿元④。 内容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影视娱乐创作、传媒策划创意、动漫休闲旅游等。 在绿茶文化方面,目前日照市政府正在规划日照碧海康乐有机富硒茶高科技示范园,占地面积 14.68 公顷。 计划将茶叶园区打造成为集茶种植、加工、销售、科研以及茶园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的有机富硒茶高科技休闲示范园。 这些都为山东绿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支点。
二、山东省绿茶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的思路与构想
在分析山东省绿茶文化创意产业开发机遇的基础之上,笔者提出了山东省绿茶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的总体目标、开发原则和开发构想。
(一)总体目标
结合山东十二五、 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农业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依据山东现有的绿茶资源条件,笔者认为,山东省绿茶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应围绕生产、生态、休闲、度假四大主题。 重点打造绿茶文化主题园,通过绿茶文化馆、绿茶养生馆、绿茶保健餐厅、绿茶特色民俗住宿区、绿茶种植区、绿茶加工互动区、绿茶茶艺表演区、绿茶供销区等的规划。 形成多维度的绿茶文化功能区,突出绿茶文化的特色,让游客更好的感受山东省深厚的绿茶文化内涵。
(二)开发原则
绿茶文化创意产业园需充分利用现有的绿茶资源,以绿茶文化为主题,结合当地的风土民情,借助现代化科技手段和艺术化设计理念生动形象地表达绿茶文化。 将绿茶生产、绿茶文化、绿茶加工、绿茶展示、绿茶餐宿、绿茶保健等与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让游客充分领略现代生态农业的自然情趣。 在开发中应本着以下几条原则:
1.绿茶生产与旅游服务相结合。 即以独特的绿茶栽培景观作为开展旅游的依托,合理地、多层次地种植绿茶作物, 并将郁郁葱葱的绿茶景观与其他植物交叉栽培,形成层次分明、景色宜人的绿茶生产景观。 在与旅游结合中,注意将现代风情与乡土气息相结合。 即将具有现代风光的绿色茶园及相关实施和具有乡土气息的采茶、摘茶、炒茶、茶艺表演等传统茶事活动融合在一起,增添了茶园的无限美感。
2.观赏性和体验性相结合。 即选择绿茶的珍稀品种和特色优良品种进行栽培, 增强绿茶的观赏性,吸引游客主动参与到不同层次的绿茶生产活动中,体 验 绿 茶 采 摘 、加 工 、品 尝 、游 玩 等 ,放 松 了 身心,又学到了知识。 在实行体验经济过程中,将生态环保与效益回报相结合。 即在生态环保的前提下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所以要开发良性的生态环保茶园,处处彰显绿色、低碳、节能,生产没有污染的天然绿色产品,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3.绿茶文化主题与艺术表达相结合。 即将绿茶文化产业园的要素以艺术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形成错落有致、变化有序的茶园布局,同时注重造型、色彩等的选择和设计,使绿茶文化的观赏价值、保健价值、食用价值等得到充分的释放,让游客深度感受丰富的绿茶文化内涵。
(三)开发构想
创意茶园是集观光、旅游、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区域, 所以根据山东省现有的资源条件应设置不同的功能园区开展各种休闲活动。 山东绿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应按“馆、区”二层设置,即建设绿茶文化馆、绿茶养生馆、绿茶特色民俗住宿区、绿茶种植区、绿茶加工互动区、绿茶茶艺表演区、绿茶供销区。
1.绿茶文化馆:是征集、收藏、陈列、研究绿茶物质与精神文化遗产的场所, 是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欣赏、传承绿茶文化遗产的文化建筑设施,所以文化馆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以及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来展示绿茶文化。 可设置三大主题厅:历代绿茶品种标本展示厅、 历代制茶工具及茶艺展示厅、历代绿茶诗词歌赋民谣展示厅。
2.绿茶养生馆:是为人们提供经络养生、健康保健、减压放松等服务项目的休闲场所。 绿茶养生馆主要体现在绿茶饮食文化和保健养生上。 饮食文化主要是对绿茶进行餐饮开发,制作各种绿茶风味小吃 、加 工 食 品 、烹 调 菜 点 等 ,打 造 富 有 特 色 的 绿 茶宴。 保健养生主要是利用绿茶进行美容养颜、、沐浴、疏通经络,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3.绿茶特色民俗住宿区:住宿区建设应重视景观设计,整体规划与包装都要融入当地民俗与绿茶文化元素。 对住宿区的房前屋后进行绿茶景观设计、装饰,室内通过手工制作的绿茶民俗装饰品加以装饰,门窗设计制作绿茶文化的对联、条幅,墙壁通过制作一些意象性绿茶文化小品表达对游客到访的热情,以展示当地的绿茶民俗风情。
4.绿茶种植区:是休闲茶园的主要景观,主要突出绿茶茶园的瑰丽风光。 所以根据茶园的自身条件,可以建立各种形式的园区, 如不同品种的茶园区、不同地形的茶园区、不同形式的茶园区等。 茶园之间配以幽静的田间小道, 以展示绿茶清雅的风格。种植区与绿茶供销区应相互联通,向休闲者提供各种绿茶产品,丰富他们的休闲体验。
5.绿茶加工互动区:是绿茶加工和观光、体验相结合的休闲区域。 根据休闲者的自身需要进行绿茶加工,让休闲者亲身参与体验,学习绿茶从采摘、加工到包装的整个加工工序,既达到了自娱自乐的目的,又加深了对绿茶的认识,满足了休闲者的个性化需要。 同时,与之相连的绿茶艺茶表演区:主要演示如何选茶、制茶、泡茶、品茶等,向休闲者充分展示绿茶的文化技艺。
三、绿茶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的对策建议。
(一)突出绿茶文化特色
绿茶文化是绿茶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象征。 因此要充分抓住茶园的观赏特性,加大资金投入,重点进行景观打造。 将建筑设施和绿茶栽植融合在一起,充分挖掘绿茶文化的物质与精神层面的文化价值,开发各种旅游产品。 借助绿茶的表达,使休闲者获得精神上的感悟和意境上的升华,以彰显“绿茶文化”的主题特色。
(二)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开发绿色茶园的基本保证。 因此,创意茶园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要把经济效益与当地环境结合起来,避免过度开发,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三)完善交通设施建设
山东省绿茶产地多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制约了休闲旅游业的发展。 因此,要完善绿茶产地周边的陆路、水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建议在距离远的茶区之间修建环城小铁路;在各茶区内部修建四通八达的公路, 在沿海地带的茶区开拓水上交通线,三者构成网状交通, 从而形成一条龙的交通服务,便于休闲者往来,增大旅游客流量。
(四)提高服务管理水平
茶园的管理直接影响到茶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所以对茶园的管理者和服务人员要定期进行培训,内容从形象、言谈、举止,到服务态度,再到更深层次的茶文化修养,从而增强休闲茶园的软环境,吸引更多的休闲者来这里旅游观光,使休闲茶园始终保持良性循环发展。
(五)引进培养高端人才
高端创意人才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要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一是要制定激励机制,引进茶文化的高端人才;二是加强人才培养,定期办“培训班”,或鼓励他们出国深造,积极探索产学研发展路径;对自主创业的文化人才,政府给予大力扶持。 从而造就一支素质高、能力强、创意新、眼光远的文化创意人才队伍,推动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