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精准扶贫工作正处于攻坚关键阶段,为进一步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发展,巩固扶贫成效,要充分意识到财务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将其科学运用于精准扶贫工作中。文章以财务大数据的运用为前提,分析湖南精准扶贫的战略方针及面临的机遇。实践表明,通过财务大数据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更加深入地落实各项精准扶贫政策,提升精准扶贫工作质量。
1、财务大数据与精准扶贫的战略契合
1.1 多类型与多主体
目前,湖南省精准扶贫处于攻坚阶段,面临着繁重的目标任务。需逐步实现扶贫主体的多元化目标,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引入社会力量。通过市场、社会协同作用的发挥,促使精准扶贫目标得到更好的实现。而大数据的类型多样,十分契合这一多元化需求。通过深度融合大数据与多元智能,能够全面筛查、分析海量的数据,将更加真实、可靠的数据源提供给参与扶贫的多元化主体。基于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的支持,扶贫主体也能够对贫困人口的意愿、需求等实时掌握。通过共享信息、统筹资源分配,能够打破单兵扶贫的困境,促使新型扶贫格局得到逐步形成。
1.2 规模大与整体性
为圆满完成脱贫任务,既要从全局角度综合考虑精准扶贫战略规划内容,精准选用扶贫方式和方法,又要在扶贫开发全过程中贯彻精准扶贫理念,促使扶贫到村、到户的目标得到实现。而大规模是大数据的重要特征,能够为精准扶贫的整体性提供技术支持。[1]政府部门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海量原始数据进行高效处理,可以将现阶段区域内扶贫工作状况全面反映出来,同时对贫困发展趋势科学判断和预测,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且通过分析海量数据,也能够对精准扶贫的工作规律有效揭示,帮助相关人员及时革新扶贫理念与方法。此外,通过大数据技术系统监测扶贫全过程,能够促使识别、帮扶、考核等全流程的信息化目标得到实现,进而更加高效的配置扶贫资源,优化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效果。
1.3 精确性与精准性
大数据技术通过深度挖掘、分析海量数据,不仅可以将数据背后的事实挖掘出来,还能够对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运用大数据技术,则可对贫困类型、致贫原因等进行分析,通过相关领域信息的整合,促使相关决策人员依据贫困人口的实际需求制定各项扶贫工作规划,这样非理性决策行为得到了规避,精准扶贫的针对性、科学性得到增强。扶贫信息的精准性关系到精准扶贫的开展成效,因此,在各项扶贫政策、帮扶措施制定过程中,必须要对当地贫困情况全面分析,这样方可以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
2、财务大数据时代湖南省精准扶贫的机遇
2.1 有利于精准识别贫困户
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扶贫工作的粗放性较强,受人力、物力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政府部门往往借助人工采集、抽样调查等方式识别贫困户。本次扶贫模式下,就容易出现信息偏差问题,扶贫对象的精准性得不到保证,进而影响到扶贫工作的开展质量。而财务大数据时代下,通过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综合运用,政府部门能够有效获取海量的数据,样本数据的完善性得到增强。[2]完成数据采集工作后,分别建档立卡处理,对贫困家庭的收入状况、住房状况等诸多指标数据等科学分析与评估,贫困人口识别的精准性显著提升。且及时向社会公示调查情况,避免了隐瞒、造假等不良现象,大数据扶贫实效得到优化。例如,江苏滨海县于2017年4月将精准扶贫大数据识别系统构建起来,人社、民政、卫计等部门能够对相关数据实时共享与核对,通过对农户家庭的开支、收入与情况进行监测,促使精准识别、精准施测的目标得到实现。截至目前,本系统已经将407户、数千名因故致贫的农民自动识别出来,同时也有114户已脱贫户得到了识别。
2.2 有利于精准选派干部
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主要是对贫困人口的实际需求进行满足。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支持,将贫困人口信息系统构建起来,能够对贫困户的需求进行深度分析和掌握,通过扶贫“第一书记”的合理选派,促使扶贫干部的优势得到全面发挥。[3]政府部门将扶贫对象数据库构建起来的同时,也对扶贫干部数据库进行完善。结合精准扶贫工作推进情况,实时更新数据库内的各项数据,对扶贫干部、扶贫对象等进行综合评估和考量,促使扶贫干部队伍能够切实将各项扶贫政策落实到位,高效推进精准扶贫目标的实现。
此外,政府部门通过分析扶贫大数据,掌握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将产业、就业扶贫业务专题培训活动组织起来,如培训农民科学技术、输出剩余劳动力等,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良好促进作用。[4]
2.3 有利于精准实施扶贫规划
对地区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后,扶贫干部需充分考虑如何精准实施政府部门的各项扶贫规划,以便完成全面脱贫任务。财务大数据时代下,政府部门需将大数据思维树立起来,在精准扶贫各项环节深入应用大数据技术,深入调查与掌握贫困地区实际情况,将凸显地区特色的产业开发出来,增强扶贫规划的落实成效。目前湖南省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充分重视产业扶贫的实施。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平台的应用,促使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渠道得到拓展,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得到提升,推进扶贫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通过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综合运用,促使扶贫干部、扶贫规划的精准决策得到实现,更加科学的落实扶贫规划内容。
2.4 有利于政府精准监管
政府监管对于各项扶贫政策的落实以及扶贫成效的提升具有较大意义。只有充分发挥政府监管职能,社会正常秩序方可以得到维护,扶贫信息的真实性、实用性方可以得到增强。财务大数据时代下,可向大数据平台中全面录入扶贫对象、扶贫资金等各项信息。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支持,政府相关部门即可动态、全面的监督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状况。此外,政府部门也能够对下级单位、负责人的扶贫工作成效进行科学考核,促使扶贫对象准入退出机制得到完善,扶贫主体晋升机制得到落实。因此,湖南省精准扶贫实践中,需将信息化扶贫开发手段综合运用起来,精准监管扶贫单位与个人。
3、湖南省精准扶贫中财务大数据的应用策略
3.1 完善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为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和作用,政府部门需将网络信息平台及时构建起来,由线上完成过去线下开展的诸多扶贫工作,以便促使扶贫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得到增强。建设网络信息平台时,首先要全面、认真采集各项信息。由于不同部门、不同系统之间需要共享网络信息平台中的各项信息资源,一旦有采集错误现象发生,就会影响到扶贫工作的整体成效。且在扶贫工作推进过程中,贫困户的实际情况会发生较大改变。[5]因此,工作人员要实时监控、更新、完善信息内容,促使网络信息平台中信息资源的时效性得到保障。其次,扶贫信息与扶贫资金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因此可向相关金融机构共享平台内容,发挥金融机构的信息处理分析优势,促使信息资源的准确性得到提升。
3.2 强化扶贫过程监管
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对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国家的全面发展具有较大意义。但部分政府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缺乏,工作态度不够积极,对个人利益过度关注,导致浪费了诸多资源,不能够深入落实扶贫规划内容,影响到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质量。因此,要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严格监管精准扶贫开展过程。首先,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支持,政府部门需将扶贫监督机制构建起来,及时向上级部门传输实际扶贫工作状况,发挥上级部门的审核、监督职能。其次,工作人员需深度共享、公开扶贫信息,促使社会公众能够全面了解扶贫工作过程,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最后,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长期妥善保存扶贫信息。监管部门需结合实际调研情况,定期对比、检查各项信息,追查相关人员的责任。通过完善监管机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督促扶贫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精准扶贫工作中,全面落实精准扶贫任务。
3.3 科学优化扶贫规划
为全面提升精准扶贫工作质量,政府部门要结合贫困居民生活动态,及时调整和优化贫困规划。若贫困规划的时效性得不到保证,将会影响到扶贫工作的开展成效,难以给予贫困人口针对性的帮扶。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工作人员需全面分析各项贫困信息,对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等准确把握,进而增强扶贫规划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大数据技术能够实时分析各项信息资源,工作人员要结合分析结果,持续调整扶贫规划,保证扶贫工作适应贫困人口实际需求,切实增强扶贫工作的精准性。
3.4 创新大数据扶贫技术
只有不断运用、创新大数据技术,方可以实现大数据扶贫的良性发展目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涵盖了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决策等内容。工作人员需对这些环节的关键技术充分掌握,方可以将数据资源的社会价值充分发挥出来,进而优化精准扶贫实践成效。首先,相关部门及人员需对大数据技术应用较为成功的运营模式积极借鉴与学习,在精准扶贫实践中逐步落实大数据建模分析技术,深度研发大数据关键技术,高效转化科研成果。其次,要完善大数据人才队伍建设,将大数据领域的专业人才吸纳进来,从智力角度促进精准扶贫的高效开展。结合贫困地区实际情况,将大数据模型构建起来,为精准扶贫的实践活动提供有效指导。
3.5 加快大数据扶贫人才培养
大数据扶贫工作受专业人才的限制影响较大,只有配备了完善的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方可以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全面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因此,政府部门要会同高校、企业等社会主体,完善大数据扶贫人才培养机制。其中,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较大的优越性,能够将学校、企业、科研机构的优势综合发挥出来,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湖南省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大数据扶贫人才培养模式。
4、结论
综上所述,财务大数据的应用,为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湖南省要依据本地区扶贫工作状况和需求,在精准扶贫全过程中深入应用与落实大数据技术,增强精准扶贫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全面性,高效实现精准扶贫的冲刺任务。(作者:刘金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