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背景
根据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关于开展2025年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申报有关工作的通知》(财办建〔2025〕3号),2025年计划支持75个试点县,重点补齐农村地区公共充换电设施短板,进一步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
二、山西省政策支持及申报要求
优化申报条件
鼓励两个及以上的县联合申报试点,联合试点县占用一个试点县名额,并明确一个牵头县统筹开展试点申报及后续工作。
试点县所在地级市2024年汽车保有量应不低于25万辆。
资金支持
中央财政采用“以奖代补”方式,奖励资金专项用于支持试点县公共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配电网改造以及能源信息管理等。
对于已享受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的公共充换电设施项目,不得重复申报本试点奖励资金支持。
鼓励新技术应用
试点县可适当增加电动重卡充换电设施,支持重卡加快电动化。
鼓励探索车网互动(V2G)、光储充换一体化等新技术应用。
申报流程
各省需通过竞争性评审方式择优确定试点县名单,并于2025年3月13日前将试点县名单及实施方案上报三部门备案。
三、现状分析
基础设施现状
山西省在电动重卡充换电设施建设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特别是在晋南钢铁等重点区域,已布局部分充换电设施以支持电动重卡的推广。
应用场景拓展
山西省可结合矿区、物流园区、港口等重点应用场景,布局电动重卡充换电设施。例如,在晋南钢铁等矿区推广电动重卡及配套换电站,可有效降低运输成本并减少碳排放。
在物流园区和港口周边,建设重卡换电站和公共充电桩,支持短途运输电动化。
政策实施情况
山西省分配4个名额,但尚未明确具体的试点县名单,但根据政策要求,山西省需结合自身新能源汽车和公共充换电设施发展状况,科学确定试点县名额,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申报。
四、建议
积极申报试点县
山西省应结合自身优势区域,如晋南钢铁所在的矿区、物流园区等,积极申报试点县。
加强规划布局
试点县应科学编制充换电设施建设规划,避免重复建设,提升设施利用率。
探索创新模式
鼓励试点县探索“车电分离”、光储充换一体化等新模式,提升充换电设施的智能化水平。
争取政策支持
山西省可结合乡村振兴、能源革命等政策,争取更多资金支持,推动县域充换电设施建设。
通过以上政策支持和现状分析,山西省有望在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为电动重卡的推广和新能源汽车消费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