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针对四川省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申报中电动重卡充换电设施建设及重卡电动化政策的分析,结合国家《关于开展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办建〔2025〕3号)要求,提出政策衔接与实施建议:
一、国家政策背景与四川省适配方向
1. 财办建〔2025〕3号文核心要求
试点目标:2025-2027年在全国县域布局充换电设施补短板,重点支持重卡换电、公共充电网络及光储充换一体化项目。
资金支持:中央财政按投资30%-40%补贴(重卡换电站最高800万元/站,县域充电网络最高1.2亿元)。
申报条件:优先选择物流枢纽、矿区、农业大县,且需配套地方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
2. 四川省适配方向
区域聚焦:攀西矿区(攀枝花、凉山)、成都平原物流枢纽(青白江、新都)、川南农业县(眉山、泸州)。
场景特色:
矿区短倒运输电动化(钒钛、稀土运输);
成渝双城经济圈物流干线换电走廊;
高原农产品冷链电动化(阿坝、甘孜)。
二、四川省现有政策支持
1. 省级电动重卡及充换电政策
政策文件:
《四川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5年)》;
《四川省“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
核心措施:
购置补贴:新能源重卡按国补标准1:0.3省级配套(如国补6万元/车,省补1.8万元);
换电支持:重卡换电站建设按设备投资25%补助(单站最高400万元);
电价优惠:充换电设施执行大工业电价,谷段电价低至0.25元/度(四川水电资源优势)。
2. 县域补短板配套政策
政策文件:
《四川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5)》;
《关于加快农村能源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
重点方向:
2025年前实现所有县域公共充电站全覆盖,乡镇充电桩车桩比≤3:1;
支持“交通+光伏”模式(如攀枝花矿区光伏车棚、阿坝牧区光储充一体化)。
三、试点申报实施建议
1. 试点申报方向与项目策划
区域选择:
攀西经济区:攀枝花米易县(钒钛运输)、凉山州会理市(稀土矿区);
成都都市圈:青白江区国际铁路港、新都区传化物流基地;
川东北农业带:南充阆中市(粮油冷链)、达州宣汉县(锂电产业配套)。
项目策划:
重卡换电站:每县布局2-3座,服务半径≤50公里(山区放宽至80公里);
光储充换一体化:换电站配套光伏装机≥年用电量的50%(四川光照资源丰富)。
2. 资金拼盘模式
资金来源 | 比例 | 用途示例 |
---|
中央财政补贴(3号文) | 30%-40% | 换电站设备、充电桩建设 |
省级配套资金 | 20%-30% | 电网扩容、土地平整(省发改委专项资金) |
市县财政+专项债 | 10%-15% | 配套道路、停车场建设(如专项债包装) |
社会资本(如蜀道集团) | 25%-35% | 运营维护、电池资产管理 |
3. 申报材料重点
县域补短板实施方案:明确电动重卡推广目标(如2027年替代率≥25%);
经济性测算:结合四川低电价优势,换电站全生命周期IRR≥8%;
合作协议:与本地车企(蜀都客车、四川现代)、能源企业(川投集团、国网四川)的联合申报协议。
四、特色场景与落地路径
1. 攀西矿区场景
需求:攀枝花钒钛年运输量超1亿吨,柴油重卡成本高、污染重;
方案:
在米易县白马矿区、红格镇布局重卡换电站;
推行“矿企-物流企业-换电站”三方协议(矿企承诺电动重卡运输比例≥40%);
利用尾矿库建设光伏电站,绿电直供换电站。
2. 成渝物流干线场景
需求:成渝双城经济圈年货运量超20亿吨,亟需绿色化;
方案:
建设“成都-重庆”换电走廊(青白江-渝北),服务京东、顺丰干线物流;
试点“换电重卡高速通行费减免”(联合四川省交通厅、重庆市交委);
推广“电池银行+里程计费”模式(引入宁德时代、比亚迪合作)。
3. 高原农业冷链场景
需求:阿坝牦牛肉、甘孜松茸冷链运输电动化率不足5%;
方案:
在汶川县、康定市布局冷链电动重卡换电站;
整合“合作社+冷链物流平台”,推广“绿色运输订单”模式;
申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争取冷链物流补贴。
五、政策红利与风险应对
1. 叠加政策机遇
国家级试点:同步申报“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
省级支持:四川省“电动四川”行动计划(2025年预算6亿元)、成渝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基金。
2. 风险规避策略
技术风险:选择耐高海拔、多弯地形的换电车型(如徐工重工定制化电动重卡);
运营风险:与物流企业签订“保底换电量”协议(单站日均换电量≥1200度);
资金风险:利用四川绿色金融工具(如碳汇质押贷款、基础设施REITs)。
六、总结建议
聚焦三大优势:
清洁能源:水电资源丰富(低电价)+光伏潜力大;
产业基础:本地车企(蜀都客车、四川现代)+电池产业链(宜宾锂宝、遂宁锂电);
政策叠加:捆绑申报“县域补短板试点”与“成渝双城经济圈绿色交通行动”。
实施步骤:
2025年:完成2-3个试点县申报,启动攀西矿区换电站建设;
2026年:打通成渝换电走廊,形成高原冷链电动化示范;
2027年:打造“四川电动重卡生态圈”,争取纳入国家典型案例。
如需具体县域申报方案或政策落地辅导,可提供详细区域背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