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社区经济发展目标的确立是建立在全面掌握城市社区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分析并总结出城市社区经济发展要素的基础上的。城市社区经济发展的基础源自需求,这种需求包括两方面,
一是对城市制造的产品的需求,
二是对城市提供的服务的需求。
另外,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来自要素的供给,这种供给主要是指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供给。这种要素的供给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区域内的要素供给,二是区域外的要素集聚和供给。这些供给被认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唯一动力来源。对于区域内部要素的供给,就是简单地将区域内的资金、技术以及生产力等生产要素进行统筹,从而达到生产的目的。区域外的要素供给,首先要有要素集聚的过程,城市需要具备足够的吸引力才能吸引外部要素。这就需要城市在不断扩张和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优化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和发展动力,吸引区域外的要素向城市中心集聚,将聚集的要素提供给生产部门,从而达到城市社区经济不断发展的目的。瑞典社会学家冈纳•米尔德尔认为,城市最初的一个支柱产业会不断地吸引和聚集外部的要素流入区域内部,从而不断派生出新的产业,不断增强城市内部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同时,由于区域外的地区不具备与城市竞争的产业,导致区域要素流向城市。
因此,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就显得更加困难和缓慢,这样就形成了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需求和供给可以说是一个硬币的两面,都是构成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需求可以成为短期内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要实现城市社区经济的长期发展需要从供给侧发力,通过不断进行结构性的调整以保持城市社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
对城市社区经济发展的规划不仅要考虑经济的增长,还应考虑伴随经济增长将出现的社会发展、民生、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因而,我国城市社区经济发展的定位是基于对城市社区实际情况的分析,准确把握城市社区的区位、经济、社会以及政治基础,以人为本,充分整合社区内外的各类资源,通过政府、社区组织以及居民等主体的共同参与,推动城市社区经济实现良性循环。(作者:沈冠辰 苏立影 段络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