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产开发问题及发展趋势研究

        一、旅游地产的概念
        旅游地产,是以旅游休闲度假为依托,在旅游地形成的围绕旅游行为展开的土地开发与房地产物业开发,是旅游与房地产两个主流产业融合形成的交叉产业,但又绝不仅限于这两个黄金产业本身。它依托旅游的空间位移基础,借力旅游搬运,服务游客消费,形成地产房产开发和营销,从而构建一种新型的产业模式。
        目前,在我国对房地产保持高压调控的政策背景下,大部分资本开始转向旅游地产业,这就使得旅游地产成为当下的热点。
 
        二、旅游地产开发面临的问题
        目前,旅游地产在开发方面,主要面临六大关键问题,其相应的解决方法见下图。
 
        三、旅游地产的发展趋势
        未来旅游地产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趋势1:主题化与文化化
        (1)主题度假形式受到青眯
        所谓主题,就是指度假区发展的主要理念或核心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形成或强化度假区特色,增强度假区的竞争优势,满足度假区核心客源市场的休闲度假需求。
        (2)突出地方特色文化
        文化是度假区的灵魂、是度假区能够存在与发展的源泉、是度假区形成特色的主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文化既体现在度假区的特色之中,又成为度假区旅游吸引物的主要内容。
 
        趋势2:健康依然是主旋律,度假产品多样化
        (1)健康依然是度假的基本目的之一
        从度假的主要目的看,早期的度假主要以保健疗养为目的。即使现代度假目的多样化,但保健疗养仍是重要目的。更主要的是,从旅游者的特征分析,因为度假的逗留时间长,重游率高,对环境和康体设施的要求较高。因此,追求健康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今后度假区发展的趋势之一。
        (2)度假产品多样化
        传统的度假目的主要是保健疗养,现代度假的目的则逐渐扩大,除传统的健康消费外,亲情回归、社会交往、素质提升、会议商务、消磨闲暇等也成为度假的目的,今后的度假区可满足各层次度假者的需求,为各类度假者提供一系列服务,投其所好,比如购物、水上运动、学传统音乐及绘画艺术知识、观赏表演等,使旅游者的生活过得丰富多彩。
 
        趋势3:环城市度假设施更加适应家庭式短期度假需求
        (1)度假游客大多以家庭为基本单元
        随着家庭范围的日益缩小,全家出游度假成为当今世界度假的重要趋势之一。家庭化在世界度假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常见度假区游客大多是夫妻二人,或者再加上孩子。环城市度假设施将更加适应家庭式短期度假需求,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度假开发的热点。
        (2)施游度假业向国际一体化进程发展
        随着跨国旅游度假的兴起,旅游度假业向国际一体化发展势头明显,旅游度假业的竞争最终将成为整条旅游度假价值链的竞争。纵向一体化包括通过“前向一体化”收购或兼并度假客源地的度假零售商、中间商等形式来加强对度假产品销售网络的控制;也包括通过“后向一体化”收购、兼并旅游饭店、车队、旅游景点来控制度假产品要素市场,形成度假产品的供产一体化。
 
        趋势4:创新化和多样化已经成为发展方向
        (1)创新化趋势
        当今,度假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度假客源也以团队为主转向以散客为主,不带孩子的伴侣在度假者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无主题的度假旅游向有主题的度假旅游转变。
        (2)多样化趋势
        度假旅游产品在早期传统的温泉、矿泉疗养出现后,继而出现了追求“3s”享受(阳光、沙滩、海水)的滨海旅游,而后,高山滑雪也成为深受人们欢迎的度假旅游项目,并且迅速发展成为一大产业。
        近年来,一些拥有丰富度假旅游资源、城市设施又较为完善的城市又逐渐开发出了都市度假旅游的形式。滨海、滨湖、高山滑雪、温泉疗养等多种类型旅游度假区的配合,使得度假旅游产品不断丰富与完善。国际旅游业呈现出观光旅游形态向休闲度假形态转变,特点是旅游产品的升级。但国内旅游度假市场仍表现为共生关系,而非简单升级。在中国,正常的旅游发展趋势是:从观光到休闲,再从休闲到度假,每个景区里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和度假旅游的不同人群都存在。因为中国太大,发展也不平衡,这种三位一体的模式,决定着它承载的功能是丰富多样的。
       旅游度假市场发展趋势带给我们的启示包括:(1)度假更注重的是在固定旅游目的地的停留,因此对住宿及其配套要求较高:(2)人们通过参于娱乐、休息、教育、运动、度假等方式,获得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因此对度假区功能设置有特殊的要求;(3)具备恢复个体健康功能,具有主题性,且能满足高端客户文化需求的度假区是多数项目未来发展的方向。

 

上一篇:园区规划中物流产业的战略定位研究

下一篇:节能环保产业的“春天”来了

在线咨询 400-666-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