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视角下的特色产业园区规划:品牌效应下园区互助集群规划

辽宁省县域41个县(市)主导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依然存在瓶颈:相比于全国百强县,辽宁县域产业经济效益还有待普遍提高,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的国内外协同度更需深入,产业发展要素资源面临整合。本研究参照主体功能定位,综合考虑产业发展阶段、地域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基础等因素及其差异,将辽宁省41个县(市)划分为四类地区。根据各类地区不同的自然资源情况、发展阶段特点、产业集聚要素等特征,结合国内成功经验,本章节将探讨产业融合发展视角下一类地区——品牌效应下园区互助集群规划发展路径。


一、规划策略

一类地区是按照全国百强县标准比较下经济基础较好的7个县(市),主要分布于省域中部,包括瓦房店市、海城市、庄河市、大石桥市、新民市、东港市、兴城市。一类县市的主导产业优势相对明显,其发展的核心策略是推动区域品牌效应,带动园区互助集群建设。


二、一类地区产业布局

以区域品牌建设为依托,以轴承制造、装备制造、清洁能源、菱镁新材料、造纸包印、农副食品加工、泳装、文旅、现代农业等产业为基础,推动区域品牌逐渐成熟。在“磁场效应”下促进园区产业的聚集,形成互助集群,园区之间彼此相互促进,相互融通,逐步形成产业、产品、技术、信息共享,形成区域特色产业链。


品牌与产业集群建设是相互促进和彼此依托的。一方面,区域品牌的成熟可以促进产业园区的建设;另一方面区域品牌的成熟依托于产业集群达到一定的集聚程度。品牌烘托园区,园区助力品牌规模和效益。区域品牌建设与园区建设相辅相成,集群内的多数园区可以共享区域品牌及品牌周边产品,共享技术与资源信息,集群区内的园区彼此间产业分工明确,形成园区间互促发展的模式,形成以点带面的集群内协同发展。


随着品牌特色产业园区的逐渐成熟,产业集聚规模将会不断扩大,周边村镇可以在品牌园区建设中逐渐参与区域分工:提供农副产品加工、提供劳动力保障、提供物流运输等生活与生产辅助性功能,提供主要的居住生活区和商业办公服务,为周边园区注入旅游体验性、娱乐性产业,最终形成互助集群式的产业园区。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特色产业园区规划:品牌效应下园区互助集群规划

三、案例借鉴

河南长垣魏庄镇,是镇域面积仅100平方公里的豫北小镇,坐落于黄河故道,地理位置并无优势,却被誉为“中国起重第一镇”。河南起重机械工业园是2002年11月由河南省人民政府牵头在依托魏庄起重机械产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魏庄为中心的起重机械特色工业园。为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园区产业发展逐步走出了“个体起步、股份推进、小区发展、规模经营”的高效路径,主要产品已经延伸到“电动葫芦”和起重机整机等专业高端产品,为产业集群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建园初期园区面积6平方公里,到园区道路、电力、供排水、绿化亮化与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再到入园企业140多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逐步形成了制造、元件、物流一体化的起重机械特色产业群,形成起重机械工业集聚区,并带动周边小城镇协同发展。


发展20多年来,长垣起重工业园区已经成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能级,并逐渐融入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信息技术产业,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等重工业,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为产业链的延长和伸展奠定了基础。园区内大型起重企业共享资源,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生产设备技术,成功吸引多方资金,开始向智能、绿色、高端升级,形成稳固的全国起重机生产基地和起重机配件市场。园区的成功发展,是品牌策略下互助集群发展的良好典范。(作者:康桥)




上一篇:衡阳市祁东县玖隆村产村融合发展路径

下一篇:产业融合视角下的特色产业园区规划:资源特色小镇空间融合规划

在线咨询 400-666-8495